《 苏州闲话中的“氽”和“汆” 》(会员作品选登)

作者:苏公子
       做菜无非是“煎炒烹炸”四种基本技法,但是在不同的方言中可以衍化成许多说法。其独特的写法、独特的读法,尤其是独特的词意,寄托了当地人对于食物以及烹饪方式独特的解读,代表了该方言所处区域的乡土文化,是本土居民思维方式、生活情调、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比如吴语中的烹调方式就有煠、焯、煸、炝、笃、煨、籷、糟、氽、汆,等等。如下:
       煠(zhá,吴语音近“杂”。在沸水或沸油中烧煮谓之“煠”);焯 (chāo,吴语音近“抄”。在沸水中略微煮一下就捞起来谓之“焯”);煸(biān,吴语音近“边”。在热油中略微炒一炒谓之“煸”);炝(qiàng,吴语音近“枪”。用作料浸渍食材谓之“炝”,且此种食材多为“活货”,如虾、蟹等);笃(dǔ, 吴语音近“do”。文火熬煮谓之“笃”);煨(wēi,吴语音近“喂”。慢火熬煮食材及汤水谓之“煨”,苏州人一般特指鸡汤、鸭汤);籷(zhé,吴语音近“扎”。勾芡谓之“籷”,苏州人叫做“扎腻”);糟(zāo。用酒或糟腌制食材谓之“糟”)。
       尤其是“氽”、“汆”俩字非常有趣,粗看极其相似,很易混淆,但实则完全不同的两个字,词意迥然,落在烹调方式上,更是大相径庭。
         先说“氽”(tǔn)。
      【字汇】土恳切,吞上声。水推物也。【字林撮要】人在水上为氽,人在水下为溺(《康熙字典·巳集上·水字部》)。
       上述《字汇》是明代宣城人梅膺祚所著的一本字典,是海内珍本、稀世典籍。全书共计14卷,将东汉时期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作了重大改革。在《康熙字典》问世之前,《字汇》是我国古代唯一完备的大字典,现存最早的《字汇》版本为明万历四十三年。但《字林撮要》一书未查到出处。有一本古代字书叫《字林》,是西晋文字学家吕忱所著,增补《说文解字》所未备。可惜已佚。不知《字林撮要》是否为《字林》的“简要”版。
       看来,“氽”字也是一个古老的文字,且在吴语中也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比如苏州闲话中有些俗语都用到这个“氽”字。
      氽脱木排撩筅帚。
      烂木头氽勒一浜里。
       这里“氽”均为浮的意思。眼看木排和筅帚都浮在河面上要飘走了,却只顾捞起不值钱的筅帚,放任大的木排不管。“氽脱木排撩筅帚”形容“丢了西瓜拣了芝麻”。筅帚即竹丝做的刷镬帚。
       “烂木头氽勒一浜里”意为烂的木头都浮到一个河面上了。有“物以类聚”的意思,但是贬义词,形容品行不好的人都集中一起了。
       还有苏州人形容某人做事慢腾腾、不起劲、效率低,把这种状态叫作“氽法氽法”。人好像浮在半空中,真是惟妙惟肖。
       另外,苏州人下馄饨、饺子、汤团、小圆子,食物熟了浮起来的那种状态,称之为“氽”。
       因此,吴语中的烹调方式“氽”即是该字的原意衍生:食材浮在滚油之上。油炸为“氽”(吴语音近“吞”)。
       最形象、最常见的油氽食物便是油氽花生米了。
       但苏州人不叫油氽花生米,叫“油氽果玉”。花生果(苏州人叫长生果)剥皮(苏州人叫“衣”)后放在油里炸,熟后浮在油面上,颜色如玉。苏州人雅称其为“油氽果玉”。老法头苏州人过小日子,晚上一般吃粥或泡饭,常备四只吃粥小菜,除了咸菜炒毛豆子(或老卜干炒毛豆子)、酱小菜、“两蛋”(冬吃皮蛋、夏吃咸蛋)外,雷打不动的就是油氽果玉了。
       “老酒咪咪油氽果玉过过”,这就是苏州人的休闲生活了。苏州人下馆子或者家里请客,有四道冷盘是必点(备)的,熏鱼、白切肚丝、酱鸭,还有就是油氽果玉。油氽果玉往往还是“备胎”,不会点菜的,或者没什么菜可点了,就会说“来一盘油氽果玉吧”,雅俗共赏。与油氽果玉“异曲同工”的还有油氽黄豆、油氽豆瓣,都是苏州的有名食品。
       说苏州的油氽食品不能忘了那道“硬菜”,油氽排骨!
       “近数年中,苏州风行一种油煎猪肉,名曰排骨。骨多肉少,每块售铜元五六枚,前此所未有也。一入玄妙观,排骨之摊,所在皆是。甚至茶坊酒肆,亦有提篮唤卖排骨,见者辄曰:'阿要买排骨?’”(程瞻庐《吴侬趣谈》)。
       这是苏州通俗小说作家程瞻庐描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玄妙观吃油氽排骨的景象。
       据老苏州们回忆,那时的油氽排骨摊主要在玄妙观三清殿西侧。店家摆足阵势,在门口置一大口油锅,一副作台板。新鲜猪肉大排蘸上五香调料,放入锅中,现氽现卖。氽熟的排骨从滚开的油锅中捞出,色泽金黄、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摊主用黄色的油纸一包,顾客都有些迫不及待了,赶忙咬一口,虽然有些烫嘴,但松,嫩、香、鲜的感觉顿然齿颊生香,回味不尽。
       氽排骨时遗落下来的碎肉,味道也十分鲜美,纸头包包,买回家去吃老酒。这或许就是苏州人现如今喜欢吃的“油氽五香小肉”的“雏形”吧。
       说起苏州点心,想起网络上流行的一段《苏州小吃民谣》,非常有意思,但不知谁人原创,或许是“集体创作”吧。笔者抄录如下,也适当进行了一些小小的修改。
       生煎馒头蟹壳黄,老虎脚爪绞连棒。
       千层饼、蛋面衣,大饼油条豆腐桨。
       葱油花卷葱油饼,高脚馒头搭姜饼。
       香菇菜包豆沙包,小笼馒头肉馒头。
       发家兴隆买紧酵,油里一氽当心咬。
       茶叶蛋、焐熟藕,大小馄饨加汤包。
       芝麻糊、糖芋艿,油氽馓子白糖饺。
       鸡鸭血汤豆腐花,春卷烧卖八宝饭。
       糯米粢饭有夹心,笃笃笃来买糖粥。
       锅贴水饺香喷喷,桂花芋艿海棠糕。
       臭豆腐干粢饭团,萝卜丝饼三角包。
       蜜糕方糕条头糕,猪油年糕糖年糕。
       汤团麻团粢毛团,双酿团子南瓜团。
       酒酿园子甜酒酿,定胜糕来梅花糕。
       赤豆粽子有营养,肉粽咸鲜味道好。
       鸡头米、莲子羹,糖炒栗子桂花香。
       枣泥麻饼是特产,卤汁豆干名气响。
       60多种传统小吃中,有7种属于油氽食品,其中包括:氽面衣、氽油条、油氽紧酵馒头、油氽馓子、油氽臭豆腐干、油氽萝卜丝饼、油氽三角包。这里面最具苏州特色的就是紧酵馒头,又称作油氽紧酵。
       紧酵馒头是一种以鲜肉为馅的食品。所谓紧酵,指做包子面皮时,用酵母不多(约一般用平常做馒头时酵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量),进行轻度发酵。紧酵馒头蒸熟后不及一般包子软松膨胀,冷后呈塌陷状。但一经油炸,却能继续膨胀,给人的感觉是馒头发起来了,所以讨个口彩,谓之:发家兴隆。紧酵馒头油氽后外脆内松,颜色金黄,汁多味鲜,香味扑鼻。
       老法头造房子、搬新家,苏州人习惯送馒头、糕,紧酵馒头便是最理想的首选,被称为“兴隆馒头”。送人时,把紧酵馒头放在一种扁扁的大眼(孔)竹篓子里,篓子底垫油纸,馒头顶面上铺张红纸,红纸上一般有店家的名号,用一条纸捻的绳子扎好后手拎着。春节时也可以用紧酵馒头在亲友间互相馈赠。
       再说“汆”(cuān,吴语音近“窜”)。物体(食物)入水中谓之“汆”。用到烹调方式上,水煮为“汆”。
       “用猪精肉二分,肥肉一分,剁极细,入葱、椒、杏仁酱少许、干蒸饼末少许,和匀。用醋着手圆之(用醋抹在手上,把拌匀的肉酱做成圆子),以真粉作衣(用好的淀粉调成薄糊,在肉圆的外表涂一层)。沸汤下,才浮便起。清辣汁任供”(元·《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这是一道古老的菜肴——水龙子的做法。元代《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有上述菜谱的记载。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曾居于太湖,家有云林堂,著菜谱《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这是一部反映元代太湖饮食风格的烹饪专著。书中汇集饮食50多种,有些被后世烹饪书籍复录。
       “水龙子”就是典型的“汆”的烹调手法。“汆”讲究一个“快”字。将食材(如肉丸、鱼丸)放到沸汤中煮一下,“才浮便起”,随即捞出。苏州人叫做“一汆头”,菜的那口鲜嫩就跑不了。而且这种烹调方式锁住了营养成分。
       比如时令的鸡头米上市了。哪天清晨,把鸡头米在滚水里汆一下即捞起,放在白瓷碗里,舀上一小勺白糖,撒上一撮桂花。啧啧。
            完成于2021年8月17日晚间
作者简介:
陶然,网名:苏公子。1964年10月出生,祖居苏州。吴地文化的守护人。高级经济师。苏州悦读人生读书会会员。平素喜欢藏书、读书、写作。写有《香干集》、《收藏旅踪》、《浮生散记》、《城市的年轮》四本随笔小册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