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书籍里的味道(四)记录女子觉悟的片纸闲章
2019年初春,友知我喜民国历史。从天津给我寄来他淘得的一份民国旧报,藏在一本合订本刊物中,我掩为珍藏。那是一份来自天津《大公报》1919年1月9日的小贴张。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缘故,报纸和后来我们说看到的油印本书籍相同。而因为报纸内容关乎藏者本人,所以老人一直剪贴收藏着。老人关注的是一篇关于女子不婚组织的报道。内容如下:
「女嫁男婚古今通例,近有寓居上海八仙橋之女學生蔣某,江蘇南通州人,畢業中校,現執教鞭於滬上之某學堂。前日心花怒放,異想天開,發起女子不婚俱樂部,入部年齡資格定章二十歲起至四十歲止,每年公繳部費六元,得全享有部中權利。惟當入部之時須有部員介紹,且於志願書中預先填明誓不婚嫁,如有違願,甘罰洋六百元等字據。聞已組織就緒,將於近日開幕,並請名人演說,宣佈不婚樂趣,屆時八仙橋輓定有多少仙女下凡也。」
——《大公报》1919年1月9日
就是这样一则当时名不经传的消息辗转百年时光到我手中,着实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慨无法用文字去表达。这则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已经是社会异闻录,即使是放在今天也发生同样的事情,也依然显得十分“吃惊”。作为一名历史和民俗爱好者,百年后的新闻里却透露给我更多的信息:
1. 历史地名:上海八仙桥、以及当时对南通以南通州冠名的种种考证
2.对于自己做的民国黄金十年的界定:民国进入第九个年头,除了政治上的混乱外,整个民风开始步入黄金十年的一些见证
3.辅助当时物价考证
4. 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女性主义
5. 互证考究癖。单这一点的八卦来说就受益匪浅。在同时期北京地区的《晨钟报》、上海《申报》曾援引报道此新闻,且同类型的报道也是此起彼伏。当年在大学图书馆看老报纸对此还印象深刻。
对于互证考究癖好,关于这则新闻我脑海总是浮现一些模糊情节,自己就去翻了大学时代在图书馆阅读老报纸影刊合订本做的一些读书笔记。找到一篇题为《异哉!女学生之立志不嫁会》的报道。因为文章不错又有意识就抄录了下来,那一年还是2007年。全文如下:
“江陰西門外某女學校開辦迄今頗形發達,邇來有年長之生徒八名秘密創立一會曰「立志不嫁會」,茲錄其簡章四則於下:(一)目的 以立志不嫁終身自主為目的;(二)義務 凡會員均有勸人立志不嫁之義務,且有保守本會不使洩漏秘密機關之責任;(三)入會 凡欲入本會者宜先申明其理由並當會眾立誓。(四)出會 既入本會當不參預人之婚姻事,若私與男子往來,經察覺後立除其名。破天荒之立志不嫁會創立未滿二旬,已為校長張女士偵悉,遂召集該會會員大加海戒,略得男大須娶女大當嫁,此人倫之天職也,若守不嫁主義則蔑視己身,淪喪人權,不愛國之甚者也。於是改會整頓敗消,而此種新聞傳諸校外咸議論紛紜雲。
——1917年3月2日《晨鐘報》
拿这两则新闻对比会读出很多味道来。主要还是关于当时的女性意识觉醒和道德观。我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句话放在四海皆准。即使到了百年后的今天看现在的社会现象,依然有很多值得深思的社会风情在回响交互。1917年在江阴学校里的八名学生是否稚嫩我不知情,但同样出身离江阴不远的南通的上海女老师两年后在上海成功发起不嫁会却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历史缩影。就在这位老师小范围兴起不婚主义不久,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接踵而至。从1919年开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无政府主义、女权运动、共产主义、存在主义、新儒学……20世纪全球的新潮思想在中国大地上再次上演百家齐鸣。而这些有着新思想和自主意识的女子们前赴后继的投入到这场潮流中。那是一个时代的开幕。
大公报创立于1902年6月17日天津,初为天主教报刊,宗教味道浓厚。后来在保皇党人影响下(主要是盛宣怀等人)成为当时国内最知名的社会综合类新闻刊物。它同时也是中国最长寿的报纸。
一百年后的今天已经是21世纪,虽然在思想和文化上没有百家齐鸣般的轰轰烈烈。但我们总是能在新时代的女性身上看到隐隐约约的时代变化,甚至有人喊出了细思极恐的网络潮。沉浸在老新闻里,我看到和读到的是历史缓慢的重演和等不到的质变与量变。但这种玩味于历史细节的对话,却始终是书籍收藏里的享乐。
可能每一代人都有他接触信息的渠道和习惯。但本质上都是相通的。今天我们的信息渠道多来自网络,尤其是新闻。媒体渠道多样且真假难辨。在2000年以前,网络还没有兴起的年代,一户人家可以邮购订阅报纸和牛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普遍有对喜欢的报纸进行剪贴的习惯。我在多本旧书中常常遇见有书友把剪贴画、剪贴报粘贴在没有印字的空白扉页的情况。那深藏着当时读者的喜爱和关注。
百年前,当自己有关的新闻被报道时,当事人剪贴了报道收藏自己小小的记忆;百年后,她不会知道自己的小小收藏到了别人的手中,承载着闺阁秘密的小小一篇报道记录的只是她人生的小片段,却是历史大潮流中的一片小落叶,诉说着曾经发声的随风往事。
曾经在央视电影频道日看过一个系列数字电影,讲的是民国时期上海的探案故事。其中有一集印象深刻,里面谈及凶手因为爱情纠纷,觉得立誓不嫁的姐妹最终“互抢男人”而吃醋,更是把女同的概念引入到民国的大上海舞台中,不可谓不潮,也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甚至我在想她会不会和我一样看过《晨钟报》和《大公报》上的报道呢?亦或是《申报》?毕竟,那个年代这样的故事也未必就没有真实的发生过。
记得我在知晓温州本地鳌江镇民国时期的大小姐杜蔷薇1941年逃婚引起社会关注时曾经走访了事发地点康阜底想找当事人杜奶奶,几次寻得结果已然是老人的辞世。23岁时与之相爱的恋人、她为之私奔的丈夫于1945年死于霍乱,她们只做了5年夫妻。此后杜自己从帮人洗衣服到一手缝纫好功夫帮人做衣裳,含辛茹苦养大子女,终四世同堂,也算是那个年代独有的坚强女子。
如今想来,我会好奇于杜奶奶的生平,也是在有感于这些民国平凡的奇女子的连锁反应吧。民国时期女子逃婚盛行,多为希望得到上学机遇,也有像杜蔷薇这般挣脱家庭束缚追求爱情的“现代刘兰芝”。
5.20只是一个数字,但赋予了人情,就变得有了味道;书籍只是一堆纸本,因为成为文字的载体多了人情的味道。穿越历史,那些记录时代浪潮里普通女子在时代面前做出选择的片纸闲章,力透纸背,意味深长!
——5.20之夜集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