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物品断舍离,你还可以这样做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最鸡血的谎言:你可以兼顾事业和家庭》。文章说,工作和生活之间,只能二选一,要成全其中一个,就得牺牲另一个。兼顾工作和生活,只是一个伪命题。

这不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倒像是戳穿了皇帝的新衣。

但真相被戳穿又如何?即使知道这平衡几乎难以实现,对大多数人而言,比起断臂式的舍弃,我们宁可选择头破血流地“保全所有”工作和生活,哪一样都放不下——尤其在女性越来越强调独立的今天。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更好地去面对。

没有勇气舍弃,可以试着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更简单。无法做到绝对平衡,可以试着让自己变得更从容。

面对同样繁复的工作法则、生活琐事

和成千上万的规则约束,

为什么总有人比你轻松许多?

这个差距,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力的成长,是传统教育里缺乏的重要的一门功课。

思维的断舍离:最有效的13个简化方法

01 简单备注

什么时候该备注,该备注些什么?全凭你自己的经验和观察。重要的是,从改变你的的思考习惯开始,让“‘简’的习惯”成为日常思考过程的一部分。

02 每次只做一件事

人脑完全可以同时处理好几件事。

厨师可以一边做饭一边聊天,大多数产业工人也一样。商店的售货员可以一边为你服务、一边与两个人聊天,还能接电话——全都同时进行,互不耽误。但如果事情看似太复杂,让自己每次只做一件事会产生神奇的简化效果。

03 用语言表达

用语言来表达可以迫使模糊不清和看似复杂的想法更加精准。

任何决策背后的三个主要原因都可以被简化为:

1. 恐惧

2. 贪婪

3. 争论

在用语言表达为什么做出特定选择或决定的过程中,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三个原因中的哪一个是最主要的。一旦你用语言表达出决策背后的原因,就可以欣然接受那些原因了——如果不能接受,不妨再回头去考虑一下。

04 分类和整理

将彼此独立的事务搅在一起处理,最容易造成混乱。

复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力图每次处理多重事务。两个事项彼此独立。应该把它们区分开来,尝试每次只处理一件。

05 分析和分解

分析旨在分离出事物真正的组成部分,从而识别出各个已知元素,就知道该如何处理它们了。

分解是指将事物分解成“便于一次处理”的小块,然后就能分若干次处理那些小块了。

06 小步骤

你要做的只是设计适合自己的小步骤。

一个艰巨复杂的任务可以被分解为若干微小的步骤,只需按部就班地处理即可。不要总想着顾全大局,有时候,关注下一步往往要比关注整个任务简单得多。

07 利用概念

在思考中,我们通常未充分利用“概念”。我们更喜欢处理具体的细节,因为学校里只教了这个。然而人脑无时无刻不在处理概念,只不过它们都存在于我们看不见的潜意识里。

一旦提取出概念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你就已经在简化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了。

08 分阶段思考

出于某种原因,人脑不喜欢“急转弯”式思考。我们喜欢先明确目标,再想出如何实现该目标。在急转弯式思考中,我们会朝着某个明显不是那个目标的方向上迈进一步,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以那里为出发点,努力朝目标迈进。

09 逆向工作

我们是从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出发逆向工作,直至目前所处的位置。概念越来越具体,直到最终想出具体的创意。

10 平行思考

简单的框架可以让思考变得更简单。在任何时候,我们都知道自己当前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在任何时候,所有相关者都看向同一个方向,将各自的想法平行排列。共有六个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用一顶不同颜色的“思考帽”来表示。

11 没必要追求完美

如果追求完美,任务的复杂性必然会把你压垮。有时做得不错就够了。

例如你打算写一本完美的书,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耗时如此之久,以至于即将完成该书撰写时,你的想法已经改变,可能又要重写了。

说没必要追求完美,并不是说可以接受犯错。而是有时追求完美会增加一些额外的价值,带来很多额外的复杂性。

12 放慢速度做事

或许人们在不那么努力寻找创意时,大脑才有可能迸发出更好的点子。

如果大脑什么都不想,以非同寻常的慢速度做正常的事情时,就更有可能迸发出新点子。专注于目前担忧之外的其他事情可以让思考变得更清楚、更简单。

13 清晰

清晰与简单并行不悖。在必要时刻戴上眼镜能让含混不清的世界变得更清晰。

现在形势如何?

我们迫切需要做些什么?

出什么事了?

这类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还可以加入一些前文中提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习惯,用一个清晰的、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的答案来回答那些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