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丨企业家精神与竞争 [第9讲]
文丨张是之
上一讲我们讲了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问题,知道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这一讲,我们来一起看下企业家精神与竞争。
这个问题,其实企业家也是分工合作下的产物。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那么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我觉得不用那么复杂,用通俗一点的话来理解,那就是「敢想敢干」,有洞察力能想到、能发现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有信心、有毅力把这事给干成了,消费者愿意付费购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企业家精神了。
无论是资本积累、资源配置,还是技术进步,其实都是企业家精神作用的结果。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通常都忽略了决定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家精神。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探讨的是财富是什么和财富如何增加的问题,在斯密看来,经济增长就是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过程:经济发展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以及资本的积累;技术进步和创新依赖于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而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度由市场的规模决定。
于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分工和专业化的提升;分工和专业化的提升导致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增加;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升,导致财富的增加;财富的增加又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并因此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经济持续增长。
在讲义中有个图,斯密的增长模型是这样的:
按照斯密的增长模型,经济增长一定同时表现为市场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和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财富的增加。伴随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的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新古典增长模型只注重总量的增加,不注重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斯密模型有个问题没有回答,或者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那就是整个增长过程,是谁来驱动的?实际上,这个驱动的主体就是企业家。这就是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创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既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企业家出于逐利的动机,不断进行着发现不均衡、创造不均衡的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市场才被开拓,新的分工才得以出现,技术进步和创新才变得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家才是经济增长的「国王」,但很遗憾,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讨论,企业家的核心作用是被忽视了的。
企业家的核心作用有四点:
第一,企业家是市场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现代经济的大部分市场本来是不存在的,是由企业家开发出来的。企业家通过创造新产品来创造市场,而不仅仅是满足客观上事先已有的需求。比如微信,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如果没有微信,就不会有微信市场。马化腾并不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提出的微信需求,而是创造出了微信这个需求和市场本身。智能手机的出现,并不是消费者发现的,而是乔布斯创造的。
第二,企业家创造了分工。还是以微信和苹果智能手机为例,他们的出现造就了一批利用他们的平台致富的人,这就是新的市场带来的新的分工和市场机遇。
第三,技术进步主要是企业家创新的结果。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包括创造新的产品、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开发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原材料和实现新的组织方式,都是企业家的功能。
第四,人们的收入提高了,需求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如何把新的财富变成新的市场,从而使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创新。
在讲义中的第二个图,是斯密-熊彼特增长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家成为理解经济增长的核心,他们的行为应当被视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只有这样我们对经济增长的理解才能更为深刻,而不至于流于表面上的技术关系。
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企业家的制度环境,一个国家是富有还是贫穷,其经济是增长还是停滞,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企业家精神是否得到有效发挥。
米塞斯是这样论述企业家的:「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创业者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会纠结于过去和当前,而是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洞见来处理事务。他和别人一样看到过去和当前,但却以独到的眼光去判断未来。」
竞争保护消费者
说完了企业家,咱们再来说说竞争是如何保护消费者的。
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的是物美价廉,追求的是性价比,即便是土豪他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也是有对比的。
在市场经济中,自愿达成的交易,双方都受益。问题是,我凭什么要选择你张三家的猪肉,而不去选择李四加的猪肉呢?
同样是猪肉,同样是煮熟了之后再吃,差别不是那么明显的。
自由的市场经济,我们货比三家,同样是卖猪肉,一家店面干净点和另外一家脏点,就有不同;一家喜欢添点零头,另外一家喜欢正好够称,这也不一样;一家给自己申请了个商标,打造品牌来卖,另一家还是老式作坊杀猪来卖,也不一样。
竞争是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竞争一定是差异化的,同样是卖矿泉水,农夫山泉在外包装上做足了功夫,屡屡拿到设计大奖,这都是在刻意制造、创造差异化。
这种差异化,在消费者的心智中会产生印象,在选择的时候就会有倾向。
差异化竞争之下,只要没有有关部门的行政命令设置门槛,任何行业的利润空间一定会逐渐压缩、逐渐趋零的。
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这就是为什么竞争保护了消费者,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论证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正义性所在。
竞争保护工人
说完了竞争保护消费者,我们再来看下书上写的,竞争保护工人。
这个可以从电影《天下无贼》的那句经典台词说起,「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人才不一定是高大上的程序猿、金融高管,只要你能胜任某个工作岗位,干好某个工作,这都可以称为人才。
当行业产生竞争的时候,同行业的相互挖人最正常不过了。而且人才被挖走,一般薪水都会有大幅上涨,要不人家凭啥跟你去呢?
所以我们看到, IT 领域不像教育、医疗那样受到严格的行政管制,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但正是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造就了许多高质量的互联网公司,也造就了大量的从业人才,程序员不仅是公司的人才,就是在大学里找女朋友,那也是更受欢迎的香饽饽。
程序员工资高,但在工厂流水线上的那些工人,也会因为竞争受到保护吗?
答案是是的。别看前几年媒体天天黑富士康,把富士康描绘成血汗工厂,但真实情况是,当地想去富士康的人排长队、挤破头都想进去。
为什么?因为富士康的待遇好啊,有工资发,加班还有加班费。但媒体的报道却完全有失水准,暴露出他们不具备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但另外的问题是,为什么富士康的工人,或者其他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那么辛苦,工资却很低呢?
答案是,行业竞争,人才竞争,底层的工人那也是相互竞争的。像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那面对的竞争更是来自全球各地。
按照媒体的要去涨工资,越过成本线,要么厂子关闭,要么被迫迁到其他国家工人工资更低的地方,或者使用流水线机器人来代替工人。
这些都已经发生了,竞争保护工人,而不是媒体的舆论裹挟保护了工人,认清楚这点,经济学的基本功就算过关了。
——————
不服来辩:北京知识产权辩论研讨会详情
上一篇:不作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