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困局: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
01
朋友的孩子正读高三,也许是学习压力太大,经常会和父母发生争吵。
就算是在微信上聊天,也经常是话不投机。
这一次,孩子又来了脾气,一言不合就把朋友给拉黑了。
看着自己发出的信息显示对方拒收,朋友气得牙根痒痒又无可奈何,一肚子的委屈和不解:
“难道做父母就应该忍气吞声吗?”
02
其实朋友的遭遇很多家长都遇到过,朋友的困惑很多家长也都有。
“我天天管你吃管你喝,一天到晚伺前伺后,你不但不领情,还动不动就甩脸色看。要知道,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啊!我把心都掏出来了,孩子为什么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呢?”
家长们都这么想。
但这只是家长的视角,如果听听孩子的意见,他们也是满腹委屈和不满。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就是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
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而总是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付出的辛苦。孰不知,在孩子们的眼里,家长不但没有给自己心里想要的东西,而且还让自己感受到太多的压力与漠视,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
于是,双方互不满意,甚至会发生冷战乃至更极端的事情。
03
比如朋友后来才知道,孩子之所以拉黑了自己,是因为觉得家长的关心不够。
事情的起因,是朋友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老师说,从坐姿就能看出她的懒散,然后老师批评了她。
于是,朋友回来后也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进行了批评。
孩子说,自己因为胃疼才那样坐,你问也不问就下结论,不关心人家,没有温暖,然后就把妈妈删了。
从孩子的心理上讲,她上课坐姿不正,内心深处是希望老师能过问一下原因,得到老师的重视。
没想到,在老师那里却做出了另外一种解读,而妈妈不但不为自己撑腰,居然也和老师一样批评自己,于是一怒之下不再和妈妈沟通。
孩子这样做,当然有使小性子偏激较劲的因素。
但显然,家长也没有真正了解孩子那点小心思。
04
萨提亚有一个“冰山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
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只是看到了孩子冰山上面的八分之一,而忽视了下面八分之七,忽视了他们的内在需求和真正的想法。
当然,这个道理反过来也成立,孩子们也往往只看到父母的那八分之一,而感受不到那最重要的八分之七。
但此时,受委屈和需要做出改变的,只能是家长。
“因为这是你的孩子,你们和孩子之间的一场战争,其实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你永远是处在被动方。”
由于儿子的叛逆,作家麦家曾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最终,他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为家长是成年人,是教育者,这是家长应该去承受的。
05
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才会理解家长的苦心。
做家长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平等交流。
曾经看过一位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她的女儿2011年考入了香港大学。
他们的作法是,从小就尊重孩子,静静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让孩子毫无顾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无论他们认为是对的还是错的。
他们认为,在倾听过程中做到了解,了解了才能引导。父母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面对父母时没有畏惧和拘束,是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的,也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
平等地和孩子交流,不居高临下强硬说教,宽松而不放纵,严厉而不苛刻,细致而不包办,这是他们的秘诀。
06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源于我们的霸道,源于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却没有机会和我们交流。
我们眼里蛮不讲理的孩子,和同学、朋友之间却相处融洽,原因就在于,他们之间是平等的。
孩子和父母老师之间的某种对抗,是因为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只是简单地把孩子当成了管教的对象。
和孩子成为一种特殊的朋友关系,同他们坦诚交流思想,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是两代人相处最理想的状态,也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状态。
明珠絮语(公众号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新书《为自己读书》即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