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12因缘相应•第五居士品
四十一.五种怖畏与怨对之一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一)
这时候,给孤独长者居士去到世尊那里,对世尊作礼,然后坐在一边。世尊对给孤独长者说:
“居士,当一位圣弟子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具有四预流支,以智慧善见、善察圣道时,可以为自己授记:'我已尽除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我是须陀洹,不会堕落恶道,肯定会得到觉悟。'
“什么是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呢?居士,杀生是怖畏和怨对。以杀生为条件,会为现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会为来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也使自己领受内心的苦恼。不杀生便会使这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
“居士,偷盗……
“居士,邪淫……
“居士,妄语……
“居士,饮酒是怖畏和怨对。以饮酒为条件,会为现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会为来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也使自己领受内心的苦恼。不饮酒便会使这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这就是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了。
(二)
“什么是具有四预流支呢?居士,一位圣弟子对佛具有一种不会坏失的净信,他明白:'这位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者.天人师.佛.世尊。'
“一位圣弟子对法具有一种不会坏失的净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开示出来的,是现生体证的,不会过时的,公开给所有人的,导向觉悟的,智者能在其中亲身体验的。'
“一位圣弟子对僧具有一种不会坏失的净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进入正道,正直地进入正道,方法正确地进入正道,方向正确地进入正道,是四双八辈的圣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养,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一位圣弟子具有圣者所推崇的戒,不破、不穿、没有污垢、没有污点、清净、受智者称赞、不取着、带来定。这就是具有四预流支了。
“什么是以智慧善见、善察圣道呢?居士,一位圣弟子能对缘起正确地如理思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就是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以行为条件而有识……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无明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行的息灭,行的息灭带来识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这就是以智慧善见、善察圣道了。
“居士,当一位圣弟子的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具有这四预流支,以这智慧善见、善察圣道时,可以为自己授记:'我已尽除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我是须陀洹,不会堕落恶道,肯定会得到觉悟。' ”
四十二.五种怖畏与怨对之二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候,一些比丘去到世尊那里,对世尊作礼,然后坐在一边。世尊对那些比丘说: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具有四预流支,以智慧善见、善察圣道时,可以为自己授记:'我已尽除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我是须陀洹,不会堕落恶道,肯定会得到觉悟。'
“什么是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呢?比丘们,杀生是怖畏和怨对。以杀生为条件,会为现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会为来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也使自己领受内心的苦恼。不杀生便会使这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
“比丘们,偷盗……
“比丘们,邪淫……
“比丘们,妄语……
“比丘们,饮酒是怖畏和怨对。以饮酒为条件,会为现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会为来生带来怖畏和怨对,也使自己领受内心的苦恼。不饮酒便会使这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这就是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了。
“什么是具有四预流支呢?比丘们,一位圣弟子对佛具有一种不会坏失的净信,他明白:'这位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者.天人师.佛.世尊。'
“一位圣弟子对法具有一种不会坏失的净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开示出来的,是现生体证的,不会过时的,公开给所有人的,导向觉悟的,智者能在其中亲身体验的。'
“一位圣弟子对僧具有一种不会坏失的净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进入正道,正直地进入正道,方法正确地进入正道,方向正确地进入正道,是四双八辈的圣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养,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一位圣弟子具有圣者所推崇的戒,不破、不穿、没有污垢、没有污点、清净、受智者称赞、不取着、带来定。这就是具有四预流支了。
“什么是以智慧善见、善察圣道呢?比丘们,一位圣弟子能对缘起正确地如理思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就是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以行为条件而有识……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无明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行的息灭,行的息灭带来识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这就是以智慧善见、善察圣道了。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的五种怖畏和怨对平息下来,具有这四预流支,以这智慧善见、善察圣道时,可以为自己授记:'我已尽除地狱、畜生、饿鬼等恶道;我是须陀洹,不会堕落恶道,肯定会得到觉悟。' ”
四十三.苦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比丘们。”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说:“比丘们,我要对你们说苦的集起和苦的灭除。留心听,好好用心思量,我现在说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一)
世尊说:“比丘们,什么是苦的集起呢?以眼和色为条件而有眼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以爱为条件而有取,以取为条件而有有,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及有忧、悲、苦、恼、哀的产生。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比丘们,这就是苦的集起了。
“以耳和声为条件……
“以鼻和香为条件……
“以舌和味为条件……
“以身和触为条件……
“以意和法为条件而有意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以爱为条件而有取,以取为条件而有有,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及有忧、悲、苦、恼、哀的产生。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比丘们,这就是苦的集起了。
(二)
“比丘们,什么是苦的灭除呢?以眼和色为条件而有眼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这种爱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取的息灭,取的息灭带来有的息灭,有的息灭带来生的息灭,生的息灭带来老死的息灭,及带来忧、悲、苦、恼、哀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比丘们,这就是苦的灭除了。
“以耳和声为条件……
“以鼻和香为条件……
“以舌和味为条件……
“以身和触为条件……
“以意和法为条件而有意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这种爱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取的息灭,取的息灭带来有的息灭,有的息灭带来生的息灭,生的息灭带来老死的息灭,及带来忧、悲、苦、恼、哀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比丘们,这就是苦的灭除了。”
四十四.世间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比丘们。”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说:“比丘们,我要对你们说世间的集起和世间的灭除。留心听,好好用心思量,我现在说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一)
世尊说:“比丘们,什么是世间的集起呢?以眼和色为条件而有眼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以爱为条件而有取,以取为条件而有有,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及有忧、悲、苦、恼、哀的产生。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比丘们,这就是世间的集起了。
“以耳和声为条件……
“以鼻和香为条件……
“以舌和味为条件……
“以身和触为条件……
“以意和法为条件而有意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以爱为条件而有取,以取为条件而有有,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及有忧、悲、苦、恼、哀的产生。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比丘们,这就是世间的集起了。
(二)
“比丘们,什么是世间的灭除呢?以眼和色为条件而有眼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这种爱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取的息灭,取的息灭带来有的息灭,有的息灭带来生的息灭,生的息灭带来老死的息灭,及带来忧、悲、苦、恼、哀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比丘们,这就是世间的灭除了。
“以耳和声为条件……
“以鼻和香为条件……
“以舌和味为条件……
“以身和触为条件……
“以意和法为条件而有意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这种爱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取的息灭,取的息灭带来有的息灭,有的息灭带来生的息灭,生的息灭带来老死的息灭,及带来忧、悲、苦、恼、哀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比丘们,这就是世间的灭除了。”
四十五.那提迦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提迦的砖屋。
(一)
世尊在静处之中说这法义:
“以眼和色为条件而有眼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以爱为条件而有取,以取为条件而有有,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及有忧、悲、苦、恼、哀的产生。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
“以耳和声为条件……
“以鼻和香为条件……
“以舌和味为条件……
“以身和触为条件……
“以意和法为条件而有意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以爱为条件而有取,以取为条件而有有,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及有忧、悲、苦、恼、哀的产生。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
“以眼和色为条件而有眼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这种爱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取的息灭,取的息灭带来有的息灭,有的息灭带来生的息灭,生的息灭带来老死的息灭,及带来忧、悲、苦、恼、哀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
“以耳和声为条件……
“以鼻和香为条件……
“以舌和味为条件……
“以身和触为条件……
“以意和法为条件而有意识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触,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受为条件而有爱。这种爱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取的息灭,取的息灭带来有的息灭,有的息灭带来生的息灭,生的息灭带来老死的息灭,及带来忧、悲、苦、恼、哀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
(二)
这时候,有一位比丘站在能听到世尊说话的附近。世尊看见他站在那里,便对这位比丘说:“比丘,你刚才听到我说的法义吗?”
“大德,是的。”
“比丘,你要学习这法义,你要铭记这法义。这法义带来利益,这法义是梵行的根本。”
四十六.一位婆罗门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候,有一位婆罗门去到世尊那里,和世尊互相问候,作了一番悦意的交谈,然后坐在一边。那位婆罗门对世尊说:
“乔答摩贤者,作者和受者都是同一人吗?”
“婆罗门,'作者和受者都是同一人'是一边。”
“乔答摩贤者,那么,作者是一人,受者是另一人吗?”
“婆罗门,'作者是一人,受者是另一人'是另一边。
“婆罗门,如来不落入这两边,以中道来说法: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以行为条件而有识……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无明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行的息灭,行的息灭带来识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
世尊说了这番话后,那位婆罗门对他说:“乔答摩贤者,妙极了!乔答摩贤者,妙极了!世尊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演说法义,就像把倒转了的东西反正过来;像为受覆盖的东西揭开遮掩;像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灯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见东西。我皈依乔答摩贤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愿乔答摩贤者接受我为优婆塞,从现在起,直至命终,终生皈依!”
四十七.吒奴苏尼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候,吒奴苏尼婆罗门去到世尊那里,和世尊互相问候,作了一番悦意的交谈,然后坐在一边。吒奴苏尼婆罗门对世尊说:
“乔答摩贤者,事物真实存在吗?”
“婆罗门,'事物真实存在'是一边。”
“乔答摩贤者,那么,事物不存在吗?”
“婆罗门,'事物不存在'是另一边。
“婆罗门,如来不落入这两边,以中道来说法: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以行为条件而有识……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无明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行的息灭,行的息灭带来识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
世尊说了这番话后,吒奴苏尼婆罗门对他说:“乔答摩贤者,妙极了!乔答摩贤者,妙极了!世尊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演说法义,就像把倒转了的东西反正过来;像为受覆盖的东西揭开遮掩;像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灯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见东西。我皈依乔答摩贤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愿乔答摩贤者接受我为优婆塞,从现在起,直至命终,终生皈依!”
四十八.顺世婆罗门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候,一位顺世学派的婆罗门去到世尊那里,和世尊互相问候,作了一番悦意的交谈,然后坐在一边。顺世婆罗门对世尊说:
“乔答摩贤者,所有事物真实存在吗?”
“婆罗门,'所有事物真实存在'是顺世学派的固有论点。”
“乔答摩贤者,那么,所有事物不存在吗?”
“婆罗门,'所有事物不存在'是顺世学派的第二种论点。”
“乔答摩贤者,所有事物归于一本吗?”
“婆罗门,'所有事物归于一本'是顺世学派的第三种论点。”
“乔答摩贤者,那么,所有事物各别万殊吗?”
“婆罗门,'所有事物各别万殊'是顺世学派的第四种论点。
“婆罗门,如来不落入两边,以中道来说法: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以行为条件而有识……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集起。无明的无余、无欲、息灭,可带来行的息灭,行的息灭带来识的息灭……这就是一个大苦蕴的息灭。”
世尊说了这番话后,顺世婆罗门对他说:“乔答摩贤者,妙极了!乔答摩贤者,妙极了!世尊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演说法义,就像把倒转了的东西反正过来;像为受覆盖的东西揭开遮掩;像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灯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见东西。我皈依乔答摩贤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愿乔答摩贤者接受我为优婆塞,从现在起,直至命终,终生皈依!”
四十九.圣弟子之一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不会不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名色,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六入,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触,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受,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爱,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取,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有,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生,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老死。
“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赖他人,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知道有识便会有名色,有名色便会有六入,有六入便会有触,有触便会有受,有受便会有爱,有爱便会有取,有取便会有有,有有便会有生,有生便会有老死;知道这就是世间的起。
“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不会不知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名色,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六入,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触,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受,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爱,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取,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有,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生,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老死。
“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赖他人,知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知道没有识便没有名色,没有名色便没有六入,没有六入便没有触,没有触便没有受,没有受便没有爱,没有爱便没有取,没有取便没有有,没有有便没有生,没有生便没有老死;知道这就是世间的灭除。
“比丘们,如果一位圣弟子能如实知道世间的集起和灭除,便可称为一位具有正见、具有直见、入正法、见正法、具有学智、具有学明、进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触摸到甘露门的圣弟子。”
五十.圣弟子之二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说:“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不会不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行,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识,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名色,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六入,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触,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受,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爱,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取,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有,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生,不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便会有老死。
“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赖他人,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知道有无明便会有行,有行便会有识,有识便会有名色,有名色便会有六入,有六入便会有触,有触便会有受,有受便会有爱,有爱便会有取,有取便会有有,有有便会有生,有生便会有老死;知道这就是世间的集起。
“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不会不知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行,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识,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名色,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六入,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触,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受,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爱,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取,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有,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生,不会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便会没有老死。
“比丘们,一位多闻法义的圣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赖他人,知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知道没有无明便没有行,没有行便没有识,没有识便没有名色,没有名色便没有六入,没有六入便没有触,没有触便没有受,没有受便没有爱,没有爱便没有取,没有取便没有有,没有有便没有生,没有生便没有老死;知道这就是世间的灭除。
“比丘们,如果一位圣弟子能如实知道世间的集起和灭除,便可称为一位具有正见、具有直见、入正法、见正法、具有学智、具有学明、进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触摸到甘露门的圣弟子。”
第五居士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