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改变别人,不仅没有效果,还给人家带来痛苦,还是少做为妙
为何我们总是试图改变别人呢,这当然有着先天遗传因素,自我相比别人强大才最有可能活下去,“不能改变环境才会适应环境”。
此外,还因为后天形成的对别人不信任感,自我安全感不足,归根结底还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够把控局势,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确保接下来不失控。
要知道,失去控制意味着自我意识的瓦解,这对一个人是毁灭性打击。
看看这个例子。
周末时候,爱人用手机听刘心武小说《钟鼓楼》连播,我从书房出来溜达,恰好听到了下面这段情节。
说的是主人公女儿回家后,和父母说了句听来的说江青坏话。结果,家长吓坏了,用自行车带着女儿送去派出所坦白,幸亏被人家好心打发走了,回来后才后怕不已。女儿因此一辈子无法原谅家长,后来家长年老了,生病了也只是问咋了、吃药了吧、会好的,敷衍例行公事一般。
听着主人公名字,我分不清是男女,不知咋的就默认为是母亲,母亲带着女儿一起去的派出所。爱人和我说不是母亲是父亲要揭发孩子,我意识中非常坚信就是母亲,争执起来,气的爱人找出这一节回放,我忙其他离开一下,回来不理睬我,只好自己找回放听,知道错的果然是我。
刚刚为何如此坚信不已呢,问题出在呢,突然释然了:我之所以坚信是源自有句“无法像对母亲那样嘘寒问暖”。意识到的是“母亲”这个单词,就自动联系起来缺失的家长角色,其实这正是知觉填补空白的封闭性特点导致。
当我们没有获得全部故事信息时候,大脑会自动完善故事情节,所谓添油加醋煞有其事。要知道,这是大脑知觉特有的加工特点,不如此无法自洽,有时候真的不是故意歪曲事实。
我把这个心理学重大例证发现分享给爱人,人家自然不感兴趣,而且恨恨的说,以后不再和我争论了,明知道错的是我,还要找证据给我看,要知道需要找证据的不是她而是我。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自己道听途说一点故事情节,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却不相信人家长时间倾听给出的结论,除了说明自以为是,不愿意改变自己,还是想着改变别人,附和自己毫无依据看法。
可见,许又新教授的提醒多么真切,他说人有“三不”倾向:不愿意承认错误,不愿意改变自己,不愿意说出秘密。自己不愿意做的三件事,却非常愿意并会坚持别人去做,坚持别人承认错误,坚持别人改变自己,坚持别人说出秘密。
己所不欲施于人,这正是精神分析中的投射机制,自己不好的欲望却会抛到别人身上,真是人性的真实。
还有就是,争论问题对错,自己没感觉到什么不舒服,倒是人家那一方气坏了,可见试图改变别人,不仅仅自己得不偿失,没有效果不说,还给人家带来痛苦,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种事情,还是少干为妙。
遇到此类事情怎么做呢,不过示弱来一句:我没听明白,也许是我错了,不过能给出你的证据来吗。这样,起码让人家充分表达看法,愿意探讨交流,而也不会感觉在无理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