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瑞湖畔郑营村(下)
赤瑞湖畔郑营村(下)
↓P1 看完陈氏宗祠,出来沿小路往前就是陈氏宅院
↓P 2 陈家世居的大宅,占地广阔,三进院落,每个院落自成体系,都是典型五天井的走马转角楼,但二楼又都有通道相连;堂屋的格扇门,刻有各种花卉,栩栩如生,极为传神。宅院内部空间的组合按男女长幼尊卑贵贱而决定,使人感受到儒家文化浓厚的熏陶氛围、道德礼仪规范的严格约束和宗法制度的等级森严。
↓P 32
↓P 33
↓P 34
↓P 35
↓P 36
↓P 37 郑氏宗祠不如陈氏宗祠那么气势雄伟,居住在里面的人家刚刚搬出,还没有进行修理。但斗拱上,精美的雕刻彩绘,让我们赞叹不已
↓P 38
↓P 39
↓P 40
↓P41 村中的古井
↓P 42 郑家最好的院落是郑子庶民居,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整个院落除了精美的建筑和装饰外,最为别致的是用钟乳石堆砌的照壁,在云南绝无仅有。郑子庶是在个旧冶炼锡发家,大院由他女婿,一个飞机设计师设计,布局仿佛一架双翼飞机
↓P 43 郑子庶民居大门
↓P 44
↓P 45钟乳石照壁
↓P 46
↓P 47
↓P 48
↓P 49
↓P 50
↓P51
郑营的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这里的居民多数是明代军籍屯垦时的后人,风俗与中原大体相袭,耕读家风盛衍,即使是一位贫苦的孀妇,也要供子读书,望子成龙,丕振家声。村中除了陈鹤亭先生是进士外,还有司马第、武魁等牌匾人家。正如民谣所说: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正是这样源远流长的文化氛围,保障了郑营的长盛不衰,不论世道如何变迁,书声依旧,家风依旧。1905年科举制度在中国废除以后,第二年郑营就有了初小。1918年从日本考察学政归来的陈鹤亭先生倡导创立了郑营小学,是这个名村“空谷传声”的一个亮点,是新文化的标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