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凤凰,我的北京 | 周群·早茶夜读536

536 |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沈从文的凤凰,我的北京

文/ 周群

三十岁之前,我一直以青岛人自居。
我出生在北京,就出生在我住的这座老房子里。八个月大的时候,父母要下湖北麻城的五七干校,他们担心养不活我,就把我送到青岛姥姥家寄养。三岁多时回过北京,没呆多久,又被送到青岛。彻底回北京已经是七岁多了。那时候,我一口地道的山东话,典型的青岛小嫚儿,所有的习惯都随了青岛的家人……
童年的记忆对我来说异常珍贵。种种原因所致,直到三十多岁,我都固执地认为我就是青岛人。家里经济条件拮据,只回过几次青岛。青岛对我来说,真是个魂牵梦萦的所在。在梦里,我一次次梦见亲人,甚至,我梦到过自己飞檐走壁,奔回青岛伏龙路20号甲的那座小楼……
爱听罗大佑的《鹿港小镇》。每每听到“台北不是我的家”,我都会黯然——“北京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青岛。
2002年,我此生第一次独自旅行。我去了一趟沈从文故乡——湘西凤凰。实际上,我也只去过这么一趟凤凰,这是后话。
2002年我所见到的凤凰城,已经被浓厚的商业气息所包围。沱江河畔,居然出现了水泥制成的吊脚楼的桩子。关于凤凰古城的未来,记得当年我曾和一个网友(文字是留下了,和谁对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有过一次针锋相对的对话。
我对网友所言深不以为然。为此,当年还写了一大堆话去反驳他,今天读来,也是啰嗦得可以——
网友:在某种文化底蕴里,人们开始不自觉的追求起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东西来,当地人开始自觉地保护一些比较古老的建筑,因为他们开始认识到,这个小城若失去了这些建筑,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即使是文化街上再繁华,也无法吸引更多的游人到来了。
:在我看来,追求文化跟实用主义的驱动不是一回事,尽管它们的表现很是相像。保护一些古老的建筑,类似杨家祠堂那样修葺一新的行为出发点是什么?是发展旅游,带动经济,仅此而已。今年是凤凰城治理整顿旅游秩序的第一年。归根结底这是利益驱动,类似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类的行为,原本应是文化人所不屑的,只不过这里表现的形式沾了文化的边儿,对了文化人的胃口罢了。据说许多文人现在到凤凰都略微的感到失望,因为凤凰城在这些年如你描述的变化不是文人心中所情愿的。大家愿意凤凰就是沈从文笔下边城的模样,可已经事违人愿。不过话说回来,聊胜于无,对我来说尤其如此,我一相情愿的找寻往昔的凤凰,总是能寻到痕迹的,比如吊脚楼,比如我曾经跟你聊过的老绣片,所以这样的实用主义并没有招致我的反感。不过我们可以想到的是,用不了多少年,凤凰城就会随着开发变得媚俗,投观光者所好,最后毁成了个面目可憎的四不象才算了事。在我看来,坏就坏在这不地道的‘仿制品’上,你不信么?凤凰附近重新修建的南方长城就是个明证。
网友:生活终于是改变了,今天我们看不到颓唐的兵士;看不到在沱江上冒生命之险放排的汉子;看到的只是今天已经开始成长起来的凤凰城,看到了古城在走过很多年的荒凉贫瘠之后的新的涅磐……
:我不想过于悲观,但我是预备做个见证的。没见到颓唐的兵士不要紧,我见到了雄伟的边关如何变成了百姓的住所;没见到沱江上放排的汉子不要紧,我见到了江边因为家里超生而失学、提着草编蟋蟀卖了换钱的女童……我相信我即时的所见都处在变化的过程中,都是历史的细小微弱的、甚至就是令人不易察觉环节。能够做这样的见证在我看来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是荒凉贫瘠之后的涅槃?还是逐渐走向文化意义上的衰败?你我的结论似乎应当是背道而驰的。咱们都耐心点,且拭目以待。
这样的争论表现了我对凤凰古城变化的隐忧——今天的凤凰果然如我说担心的那样,已经充满了铜臭的味道。这也是我没有再去的原因。
2002年去凤凰的时候,我正好在读杭间的《手艺的思想》。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影响就是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如何将传统民俗的蜕变这一现象放置在现代社会经济格局下全盘考虑。
凤凰是我演习思考方法的例子。受书中观点的启发,回到北京后,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沈从文生活过的凤凰城尚且如此,我生活了三十余年的北京又如何呢?
我家住在文保区——东城区朝内大街。附近的朝内南小街本是一条不宽的街道。每到傍晚下班的时候,车水马龙,常常拥堵得水泄不通。就在2002年前后,南小街要扩建马路,它的东侧也要盖成小区。街道两侧的房子墙壁上统统被画上了大大的加着白圈圈的“拆”字……面对着高楼林立、钢筋水泥土建构的这个都市,我常常惊叹老北京消亡的速度之快,消亡的面积之大。我想,再过百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北京这个古老都城将面目皆非。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无法想象,多年之后我们的子孙会怎样评价我们的举动。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心态,我那时多少有些焦虑,更多的是悲悯。痛心疾首之余,我萌生了带着我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记录消失中的老北京”的念头——第一轮的选修课就叫“记录消失中的老北京”。那时候我对山东画报出版社的系列图书《老照片》很是着迷,也算是受了这套书的启发吧——我想带着孩子们用眼睛、用镜头、用笔来记录北京的变化……
读城——算起来,我自觉、用心地读北京城,是从那时候起步的。从2002年到2008年,“关注北京传统文化”的课程我前后做了五轮。这个期间,我是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读城的,而且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过程中,确实阅读了大量关于北京城、北京传统文化的著作与文献……
每个人有自己读城的方式,回想起来,我的方式还不止一种:2003年起,我又做了15年北京市人大代表,这个经历使得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个城市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又是个比较复杂的体验。最近读“读城”主题阅读书单上的一些书,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城市”这个话题的理解似乎又多了不少新认识……
疫情中,大门口,外面是马路。
我家的外墙,贴着相关通知。墙砖是老的。
除去以上,对我来说,可能还有一种很特别的读城方式——
除去儿时在青岛这段生活,我人生中的四十余年,几乎都是在我现在居住的这座老房子里度过。这座老房子,就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孚王府里。用个时尚的表达,应该叫“沉浸式体验”吧。怎么讲呢?在一座老房子里“沉浸”几十年,眼见着一座文物大院日渐破败,街坊邻居越来越不熟悉,老邻居越来越少;伴随着这个破败的过程,是北京整个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读的书越多,越了解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这种过去与今天的反差越大,就越觉得感觉复杂,一言难尽……
读城,读北京城,也时常会想到这座城市对我的影响。有时,我会生出错觉,我觉得自己像一棵树,有根须,有枝叶。几十年里,我的根须扎在泥土里,我的枝叶伸展在空气中,我和我的老房子,我的北京城,已经长在了一起……
嗯。读书,读城,读北京城。不管你是不是北京人,对北京有什么情感,反正,你想听我讲什么就告诉我,咱们慢慢聊。

作者原题:也说读城

往期

TAN

回顾

还原教育部科员周树人的上下班路况 | 凤梨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