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说自己得了“空心病”?

有人问我,“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北大学生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近日,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关于现代年轻人虚无主义的文章流传甚广。那么问题来了,空心病是什么?哪些情况被定义为空心病?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空心病”是徐凯文主任对于当下部分年轻人状态的一种形象描述,这个概念最近也同“巨婴国”一样,在网络上大火。但实际上,“空心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实它从人类拥有文明起就已经存在,之前也有很多哲学家、心理学家给它起了不同的名字。

究其本质,“空心病”就是一种因为找不到人生目标、缺乏生活意义感,从而内心产生空虚、迷茫、焦虑的心境状态。

如果一个年轻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是几天,而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里,都感觉生活浑浑噩噩,没有目标和方向,不知道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能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对于生活缺乏憧憬与动力,内心有幻灭感,那么就可以符合“空心病”的标准。

但我个人认为,把这种情况称为“空心病”也许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误导,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可以通过某种具体的药物或者方式来治疗。但实际上,它不是一种实际的病,而是一种思想上的困境。

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有四大终极命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那是每个人都要或多或少面对的内心困境。“空心病”可以被视为对这四大命题处理不良而产生的结果。

为什么“空心病”会在现代突然广为流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文化、社会因素:

一、互联网及社交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个人的状态能够直接呈现在公众面前。

其实以前也不乏充满人生困惑的人,但现在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与自己相似的人,并产生共鸣与连结。

二、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后,生存需要不再是现代人的最大困扰。

当下的年轻人很少经历过父辈的物质匮乏,因此,他们不可能再像父辈那样,将自身价值仅仅局限于满足物质需要。而当他们开始注重精神追求时,对四大命题的思考便无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社会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文化碰撞激烈,这些带来了大量新的思维、新的生活方式,但也对旧有的思想和生活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以前社会阶层固化,子承父业使得个人的前途明朗确定,但现在,年轻人好像可以有无限选择,但似乎哪一个选择都很不确定。

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正好处于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阶段,而身处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混乱的时代,很容易陷入迷茫与不确定中。

当一个人无法很好地建立自我认同,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和焦虑冲突,而这正是“空心病”的温床。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