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盘查与碳核查有什么区别?

随着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碳市场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全国碳市场预计会在6月份启动。对于参与碳市场的控排企业以及刚接触碳市场的新人,在接触碳盘查和碳核查两个概念时,经常容易混淆,更有甚者将碳盘查说成碳排查。其实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下面博明信德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释。

二者概念的区别

碳盘查是以排放企业或组织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也可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一般来说,企业进行碳盘查时,需要计算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中要求的六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由于这六种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的强弱各不相同,习惯上人们以二氧化碳作为参照气体,把不同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折算成同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量,然后进行统计。

再说一下碳核查的概念,碳核查是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的碳盘查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核查报告或声明的过程。也就是说,碳盘查是企业自主的行为,而碳核查是由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进行的审查,对企业来说是被动的行为。

核算对象不完全相同

虽然同样是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但碳盘查所覆盖的企业范围更广,严格来说只要有温室气体排放,无论排放量多少,均可以纳入碳盘查的工作范围。

而碳核查的对象仅包括纳入国家要求控排和碳交易的企业,即2013至2018年期间任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或综合能源消费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工作时间不同

碳盘查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企业可以在任何时间委托咨询机构,对其某一时间段内的碳排放情况进行核算,提出整改意见。

但碳核查是企业的被动行为,是由政府根据碳减排工作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委派具有资质和公信力的第三方,完成指定时间段的碳核查工作,包括企业组织边界内碳排放源的识别、数据收集、核算、查漏补缺、澄清和报告等一系列核查工作。也就是说主导对象不同,碳盘查的主导对象是企业,企业有权决定如何开展碳盘查的相关工作。但是碳核查的主导对象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可理解为由主管部门委派的第三方主导碳核查的具体工作,企业只能积极配合相关工作。

工作目的不同

碳盘查的主要目的是企业基于自身生产和发展的考虑,摸清自身的排放水平,进行相应整改,挖掘节能减排潜力,以达到国家政策要求,甚至在能力建设完备的情况下进行碳资产的运作。

碳核查是由专业的第三方协助完成控排企业的摸底核算工作,以帮助国家掌握碳排放的大数据情况,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撑,为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打好基础。

最后再说说预核查工作,是由咨询机构指导控排企业完成的核查前准备工作,时间一般设置在临近正式碳核查之前,作用是督促企业落实碳盘查结束后的整改要求,并根据政府和第三方提出的最新核查要求,准备符合要求的核查材料和排放报告,以便于后续碳核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以上,相信大家已经对两者有了初步的认识。碳盘查是企业主动自愿并由自己支配的内审行为,其结果只对企业内部负责并公开。预核查也是企业主导,但是只为碳核查服务,针对性更强。碳核查相当于由主管部门主导,企业进行配合的外审行为,企业必须对外发布经核查和确认无误后的碳排放结果申明。

来源:碳中和专委会

编辑:新京天智慧能源

关于我们

新京天智慧能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涉足智慧能源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执着于创造更低碳的产品,尊重自然,思考人性,关爱居者,一直以来我们用行动在做到这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