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老人

魏至霞  文

疫情后,楼前马路上又恢复了曾经的热闹。

夏天清晨五、六点,菜农的聊天声,小贩的叫卖声,如约拉开了一天的序幕。不知何时,门前槐树下,多了辆崭新的小电车,暗红色,锃光发亮。车厢里大包小包,装载着蔬菜,旁边次第摆放:嫩绿的油菜,锃亮的茄子,诱人的豆角,滴水的黄瓜……摊主瘦小精干,皮肤黧黑,脸上写满了沧桑。他在摊前默默注视行人,不吆喝张罗,有人挑菜,便慢条斯理递给塑料袋,眯笑着报菜价。尽管如此,摊前依然络绎不绝,许是菜品新鲜,许是菜价便宜,许是出于对于老人的怜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

科技不断更新日子。微信、支付宝不经意地覆盖市场。菜摊上的绿色二维码,如雨后春笋,醒目,招摇。微信支付声此起彼伏,与时俱进,又添了无尽喧哗。

那天买菜,错过了高峰期。老人静守菜摊,尽管酷热难耐!闲聊中知道,他七十刚出头,家住附近新楼,棚户区改造,挚爱一生的庄稼地忽然消失了,无所事事,找点事打发闲暇时光。他顺势递来二维码,扫码涂写,指纹付费。无声?疑惑地望着老人,又拿扫码视屏晃动,说是给老人解惑,其实是自我安慰!

疫情间,到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空气,惴惴不安!菜市场行人寥寥无几,且行色匆匆。一阵沧桑的吆喝声:一位买黄瓜的老人,衣着简朴,瘦削的脸黑中泛紫,寒风肆意,他瑟瑟发抖“便宜!卖点吧。”    声音颤抖,我不由驻足。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如此奔波劳碌?曾记得这句话:晚上买菜,请你帮帮菜农,清空他的所剩无几的菜篮,让早点回家,因为远方有人等他回家。毫不犹豫,我挑选了两斤。他或许回家心切,电子秤高高显示三斤,扫码、付款回家。翻手机,才发现仅支付两斤的钱。等我再回菜市场, 那菜农已无踪影,因此愧疚不已。

付完钱,我怯怯地问:“您关闭了微信声音?”他若有所思,“微信是儿子的,高科技我不会侍弄……唉!我们已被时代淘汰了,加之眼神又不好,只用老人机。”   “那您儿子会如数归还?”我吃惊道。“唉!儿子在外打工,一年回一次家。”

如今市场,基本不流动现金。悄然进入人生幕后的老人们是怎么生存的?

我默然离开菜市场。沉甸甸。辛苦的菜钱,怎样回到老人手中?是汇款?是转账?还是……

从此,选购老人的蔬菜,现金支付已成生活习惯。

近期热读
1
夜话晨语不懈怠 ——《乌金峡夜话》自序
2
总被感动
3
小七(尕小说)
4
君子萝卜
5
搭梢子(五)深山之夜
6
搭梢子(六)激情的早晨
7
搭梢子(7)老“县长”和梢娃子
8
搭梢子(8)红嘴“嗄儿”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