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子名言“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千年来一直被误解?
说到老子被误解的这句话,要联系它所在的第八十章来看。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首先,我们要了解老子说“小国寡民”的本意。
1、他是为重点表达反对兼并战争和掠夺人口的做法而提出这个说法的。
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其直接原因就是上层贵族们的兼并战争和掠夺人口,即第六十一章所说的“欲兼畜人”。那这种“欲兼畜人”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对统治者来说,就是“小国”变大国,“寡民”变多民。而对百姓来说,就是“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所以,老子非常反对战争。他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还说“兵强则灭”。可见其态度明确坚决。
那老子在“兵”的问题上,有什么举措呢?一个是存而不用。如“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另一个是用而低调。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2、很自然地,老子为其目标读者(侯王)描述了没有战争的美好景象。注意,重点是没有战争。
没有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就是大国小国相安无事,除“两者各得所欲”外,老子还特别提到两点,一是“大者宜为下”,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主要是指没有战争之后,车船等运输工具停用,人员不再往来相互征战,而呈现详和宁静的景象。而各国国内呢,也是一片至治的美好局面,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其次,“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直被误解的原因。
1、责任不在老子,而是很多人不明白老子论述的重点。他们主观地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描述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中国式的桃花源,以为是老子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追求。
2、责任也不在老子,而是误会的人以后期的有关“民众交往”或者“经贸往来”的认知及情形套给老子了。
3、老子还是有责任的,主要是老子说得太对了,因为他要对治的是最膨胀的统治者的欲望,相应地也太难了,几乎所有人都做不到!大家就没有看见他所描述的景象。所以,反过来人们认为老子说得不对,因而老子大大地被误解了,而且还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