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木春《过去的课堂》有感

怅望民国教育

——读王木春《过去的课堂》有感

阿伟是我们的全程导游,1962年生人,但在台湾的整整七天里,为我们跑前跑后,忙里忙外,殊无怨言不说,匀润、干净的脸上,一直笑意可掬,盈盈绽放着幸福的花儿,仿佛是为第三句话作“广告”。而我们还看到了更多的人:酒店、餐馆、商场的服务生,景点的接待导游,街头上被我们问路的当地人——都那么从容,恬静,斯文,彬彬有礼。

在学校参观时,这样的体验更多,感触更深。总体上说,台湾的校长无分男女,都温和、智慧,有浓厚的教育情怀,教师不论年龄,都优雅、明媚,一看就是老师的样子。看校园,看教室,看孩子,看校内每处小景,每个细节,从操场到走廊,从花圃到厕所,从图书馆到功能房,甚至教室或走道里的洗手台,无不精细、用心,充满对儿童的关爱和体恤,直让人觉得:这是为着“人”的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制造机器”的教育,透着我们所缺乏的美好的教育。

这样的感觉里,再读王木春的《过去的课堂——民国名家的教育回忆》,感触尤为亲切、深透。

近些年来,“民国”成了一个热词,不断被人们提及,“民国教育”也成了热点,不断被人们关注。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很容易感觉到那种追怀、忆念,和沉迷。我愿意相信,沉迷是因为深切的喜欢,忆念是因为它本身的美好,追怀则是因为现实里的严重匮乏。

以教育而论,无论是当时的教育法规、政策,还是教育体制、经费,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材编写,包括教师的待遇和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心、对教师的尊重,都不乏让今日教育人感叹、唏嘘,甚至“羡慕嫉妒恨”的元素和风景——虽然彼时,并非太平盛世,而是战乱频仍,但教育一直没有被忽视或看轻。特别让人震撼的是,即便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在大半个中国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时候,依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依然有西南联大这样风雅独致、让人景仰钦羡的学校,依然有一张张虽不安静但还算平稳的书桌……

当然,也包括木春书里,那些不时闪烁着朴素光泽、洋溢着人性温暖的课堂

这是一本选编、辑录的书。木春从“教育回忆”入手,以披沙捡金的方式,从庞杂浩繁的相关书籍里,精选出四十余篇名家文章。作者或如雷贯耳,或略有所闻,但都非泛泛之辈,且都亲历了民国教育的各个学段和层级。他们的文字,或感叹流年,或追忆母校,或缅怀恩师,都没逸出“课堂”——这教育的主阵地,最能体现教师的风采,最能写照教育的精神。

虽然整本书只是简单分成小学、中学、大学三辑,但加上每辑后的“精彩课堂片断”,附录的“名家课堂自述”,但百余位民国教师的言谈举止,神情风度,精神面相,教育情怀,却透过当年学生们的意绪濡染,文笔描摹,活脱脱呈现了出来——同时呈现出来的,自然还有民国时期生动而丰富的课堂风景和风情。

因为是回忆,所有的文字,无不打上了岁月的烙印,又经过记忆的清洗和过滤,筛选和剔择,字里行间,不免洋溢着更多的温情和温暖。而正是在这样的温情和温暖中,百余位民国教师的课堂,无论浸润,还是灌泄,无论婉言提点,还是当头棒喝,无论和风细雨,还是疾风骤雨,都氤氲着师生间的心灵交往和精神互动——那是有“人”的课堂,而人是课堂的灵魂和主宰。而且,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呆板的人,不是只为着考试和分数的人,而是鲜活的,丰满的人,是为着生命成长和精神发育的人。所以,我们总能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改变,而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见证和洗礼后,那影响,显得特别深远,那改变,显得特别结实。

就像,在经历了百年时光后,民国教育所呈现给我们的迷人风貌。

民国的课堂景象为何会这样“独特而迷人”?我很赞同木春在序言里剖析和梳理出的“三个向度”:自由与包容,个性与才学,创意与实践。前者,显然与时代、社会有关,与彼时的思想风尚和文化气度有关;后两者,表面看,关乎从业者的个体素质、教学理念和教育情怀,但是很显然,只有在自由度高、包容性强的社会里,个性的弘扬,才学的彰显,创意的萌生,实践的推进,才有立足、展开和推进的可能。北大、清华当年曾经的辉煌,与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与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是绝然分不开的。

说到底,无论怎样的社会,无论怎样的时代,教育的气象也好,人才的品质也罢,其实都与社会的自由度、文化的包容性有关。生命是有自由意志的,教育更需要自由的空间。没有丰沛的自由,没有宽广的包容,就不可能有昂然的个性,不可能有卓异的创造。

很难想象,在钳制过严、束缚过多的社会,怎么可能有大气磅礴的教育,怎么可能有元气淋漓的课堂,怎么可能有光彩照人的教师、生机勃勃的学生。一国之教育,倘若只有呆滞的方针、刻板的标准,只有功利的目的、短视的要求,只有连绵不绝的“考试”、花样翻新的“评估”、层出不穷的“检查”,自不免会量产一批又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自不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钱学森之问”。

木春也特别关注到了课堂的核心:师资水平和教育理念。民国教育最让人感叹、留连的是,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曾有过超豪华的师资阵容。梳理民国教师的档案,既有本土出产的硕学鸿儒,也有留学归来的通博达人,既有偶尔客串的名流大家,也有终生执守的教育前贤,可以说,正是他们的深厚学养、智慧光芒,才让民国教育的天空,那样光华绝代,风采卓异。所以,回顾那段历史时,我曾有感而发:“天纵英才耀民国,民国教育荟群英。”而今天,在我们的学校里,从事教育的人,站在讲台上的人,主持课堂走向的人,又是怎样的状况、怎样的姿势呢?如果再比照两个时段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真不免要让人觉得:倘若我们能退步到民国时期,教育的面目,或许也要好看得多!

不知为何,读完本书,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张中行笔下的黄晦闻先生。“九一八”事件后,黄老师经常给学生讲顾亭林(炎武)的诗,而且,总会在讲完字面意思后,“用一些话阐明顾亭林的感愤和用心,也就是亡国之痛和忧民之心”:

清楚记得的是讲《海上》四首七律的第二首,其中第二联“名王白马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他一面念一面慨叹,仿佛要陪着顾亭林也痛哭流涕。我们自然都领会,他口中是说明朝,心中是想现在,所以都为他的悲愤而深深感动。这中间还出现一次小误会,是有一次,上课不久,黄先生正说得很感慨的时候,有个同学站起来,走出去了。黄先生立刻停住,不说话了。同学们都望着他,他面色沉郁,像是想什么。沉默了一会,他说,同学会这样,使他很痛心。接着问同学:“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讲顾亭林诗吗?”没人答话。他接着说,是看到国家危在旦夕,借讲顾亭林,激发同学们的忧国忧民之心,“不想竟有人不理解!”他大概还想往下说,一个同学站起来说:“黄先生,您误会了。那个同学是患痢疾,本来应该体息,因为不愿意耽误您的课,挣扎着来了。”说到这里,黄先生像是很感伤,我亲眼看见他眼有些湿润,点点头,又讲下去。

反复阅读,反复念想,似乎总能从字行里,看到木春的影子,看到他在《身为教师》那本书里所记录的某些场景,某些片断,看到他在那些文字里所流露出的心痛和感伤——我不知道,木春在《身为教师》之后,何以会一头扎进历史的故纸堆里,搜罗和打捞那些陈年旧事,吉光片羽。但看他连续推出的三本与民国教育有关的书,显然不只是为了好玩或怀旧,而必然是为着某种程度上的“寻找和回归”(傅国涌语):回归,是因为迷失,寻找,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寻找和回归”,对今日的教育,也许说不上什么补救,但多少能给人些安慰。

和木春认识很多年了,无数次的见面和交往之后,总觉得在他身上,有些异样的东西,异于寻常人和这个时代的东西。读完此书,恍然觉得,他的儒雅,清朗,他的温婉,悲悯,似乎隐约透出一些民国味儿,或者,用时尚话说,他身上,或多或少体现出某种意义上的“民国范儿”。再看这个片断,禁不住有些莫名的联想——他口中是说民国,心中是想现在。

木春在序里说,民国只有38年,从历史段落看,固然如此。但在考察台湾时,在街头巷尾游走,或在校园内参观,我都恍惚看到民国的影子和底子。事实上,今日台湾的教育体制和理念里,的的确确保存着与民国一脉相承的气息和气质,那样内蕴、典雅、温厚,那样让人感叹、迷醉、留恋——就像在这微凉的冬夜里,重读这本《过去的课堂》时的感觉。

可惜,民国不可追回,台湾难以复制,所以,基于对美好教育的怀想和追寻,却又每每看到现实教育里的种种沉疴顽症,总不免心怀怅然,一声浩叹,就像美人在身边惊鸿而过,想伸手挽留,却终究,只触到,缕缕香风……

王木春作品

微信:jhyd007

有刀哥,但不只有刀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