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五凤村遗址探访
西安市鄠邑区五凤村遗址探访
文/闻双全
本人有《由华州新石器遗址管窥秦岭七十二道峪》一文,认为“整个渭河以南秦岭以北,在上古时期无疑是地球是人类最宜居的地方。关中秦岭北有七十二道峪,均流入渭河,这样,在两峪之间便形成一处台塬,两峪入渭河,这样该台塬便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七十二道峪形成七十三道台塬,七十三台塬如半岛如舌头一样由秦岭伸向渭河。
如此的地理:一是有捕鱼条件;二是有畋猎条件;三是台塬上有耕种条件;四有山林采摘条件;五是有建原始爨灶条件;六三面环水,有天然的御敌条件;七、南临秦岭,有深山避敌条件;八、山川大落差,即不缺水,又无洪水灾害威胁。如此条件,全国绝无仅有,不要小看这八大因素,她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一片襁褓”。
笔者认为,关中渭河以南,秦岭以北的七十二道峪,七十三道台塬,不仅仅有密密麻麻的上古居住遗迹,而且有密密麻麻的灰坑,而且在这遗址和灰坑中肯定能见到灰坑的火烧壁面。
本人上古灰坑是原始爨灶的考证成果,面世已经十余年了。如此上古考证研讨的重大课题,目前尚待字闺中,没有得到社会认可。
其实问题并不复杂,笔者文章面世,广大读者基本都能够理解和认可笔者观点,而且均对“灰坑说”表示置疑和对专家学术界的集体沉默表示出不屑。
用实物说话,用实物证明,是上古历史发掘考证的灵魂。
上古先民在爨灶留下的灰,有实物证据。上古先民在爨灶做饭的器具组合,夹砂陶罐、红陶缶(缩口钵)、套环、鹿角钩,亦同样实物证据具在。
所以,当上古灰坑是原始爨灶还是垃圾坑的争论还在继续的时候,用上古灰坑壁的火烧面来肯定爨灶说和否定垃圾坑说至关重要了。
笔者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在上古灰坑前,当着广大文物爱好者,当着摄像机的摄像头,手指着爨灶的火烧痕迹,昭示社会。于是本人在苦苦寻觅这个可信的标本。
谢苍天保佑,8月11日,鄠邑贤达韩先生做向导,我们踏勘了鄠邑五凤村新石器遗址
(图1),遗址断面灰坑多座,火烧壁痕迹赫然。
该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标志碑(图2)如是说:五凤遗址,新石器时代——汉。位于户县蒋村镇五凤村鸡子山顶,环山旅游路南,地势较为平坦,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现为农田,保存较好。地表可见丰富的文化遗存、断面、地面均可見大量的陶片、建筑材料残片等,遗址东、西、北三面断面均可见明显的文化层,其中尤以东部断面文化层最丰富,断面暴露的遗迹有灰坑、房址、陶窑等。从现场勘察情况看,晚期遗存多分布于山岗顶部、而早期遗存则分布于山岗偏下部。根据采集遗物分析,遗址内包含有重唇尖底瓶、葫芦口平底瓶、彩陶盆、曲腹钵、釜、灶等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遗存、单把鬲、高领折肩罐等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及秦汉时期遗物。其中以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五凤山遗址打破了庙底沟文化在关中地区择平原而落,逐河流而邑的传统认识,为探索庙底沟文化的不同地势的聚落选择,聚落建造环壕的功能用途、以及其他防御方式等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保护碑碑文告诉我们,户县(今鄠邑区)蒋村镇五凤村新石器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是否还可有上溯,尚待考证。但是最可说明以下几点:一点是由庙底沟文化时期及后,直至秦汉,没有中断。这也是中华民族在关中发轫一片独大,一片独厚的证据。二一点是该五凤村鸡子山是土山(图3)、(图4),具有建爨灶的先决条件,与笔者原来观点吻合,既上古先民居住条件之一:要有挖建爨灶的土壤条件。
秦岭群山,无山不石,但在北麓,则有部分土山和塬,如华县的高塘塬、渭南的长稔塬等。经考证,这些塬和山都是新石器遗址密集的地区。这也是上古先民建爨灶对居住地选择的必须。
上两点结论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五凤村鸡子山遗址断面上,并列多座灰坑(图5),其中一座灰坑,火烧壁痕迹特别明显(图6)。这里不得不对“灰坑说”揶揄几句:先民在这突兀的山顶,挖一个坑,然后用火烧一段时期,然后再把灰垃圾在此予以填埋?
笔者曾经肯定,关中渭河南沿河肯定有密密麻麻的灰坑,其灰坑肯定有火烧痕迹。探索取证是必须的。今见实物,岂不快哉?
这两座原始爨灶,一个平底型,一个锅底型,锅底型火烧壁面明显。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两座爨灶,不得和烧制陶器的陶窑混淆。一是陶窑不会有满充灰,二是陶窑一般在河边。另外陶窑的余灰不会夹砂陶、红陶和尖底瓶残片均有。
下来有必要讨论一下尖底瓶,在鸡子山灰坑断面,必然的陶残片,其中悬有一片大的,用棍戳下来发现是一个尖底瓶的瓶口残片(图7)、(图8),说明当时尖底瓶是该邑先民的必需器。爨灶边加盐是正常的,加点酒肯定就离奇了,笔者认为尖底瓶是酒器的考证观点似觉离题。新石器时期不可能村村喝酒,人人喝酒。
笔者富平县卤泊滩是新石器时期先民盐基地的考证观点面世,同时认为当时没有熬制盐技术,只能把液态盐用尖底瓶运往四面八方。当时应该是盐产业国家统管,尖底瓶也是国家专制。不然为什么诺大范围的尖底瓶其形制一模一样?
不然疑问就来了,当时卤泊滩的液态盐怎么能够到达渭河以南?
其实答案明摆着:就是今天,用尖底瓶运输液态盐,仍然实用可行,若用普通平底陶瓶运输液态盐,则摔坏的机率肯定大。
在鸡子山遗址,同样出现了必然的灰堆层(图9)、(图10),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倾倒的垃圾。原始爨灶做饭,一段时间后,爨灶中积灰渐渐升高,其蒸焪功能必然衰减,这时须掏灰。就是把爨灶里的积灰掏除。掏出的灰必然就近方便弃置。所以爨灶旁边必然形成弃置的灰堆。倒灰肯定寻找地势低洼处,方便又省力。所以,以后对新石器遗址出现如此灰堆没有必要冥思苦想为什么了。
说到灰坑,啰嗦几句:其实原始爨灶在鬲面世之后,其规模和形态均发生了变化,一是形态由锅底型衍进成底大口小平底型,二是规模变小。特点集中体现地为陕北无定河流域,并以神木石峁遗址、横山贾大峁遗址为标本。遗憾的是笔者当时在贾大峁遗址没有拍照留证。在这里,原始爨灶的衍进和上继承一目了然。而上小下大的爨灶,其壁必然烧结明显,而其前的锅底型爨灶,其壁火烧面的遗留痕则不太明显。
说了这么多,还是邀请大家亲自去鸡子山遗址“眼见为实”最好。
也希望关中,特别是渭河南的上古史爱好者,在自己的住地附近,找见同样的有火烧壁的爨灶。以明确中华民族最早的国家是在关中形成的,因为该地实物太多了。
当然也希望,业界的专家学者、衮衮诸公中持“灰坑”观点者,在灰坑前向社会解释一二,以正视听。
同时也呼吁:若灰坑是上古原始爨灶的论点成立,则中华民族的上古史就会揭开新的一页。而且马腾空遗址的1000多座灰坑、杨官寨遗址890座灰坑和石峁遗址近300座灰坑就有了珍贵的史料价值。就可以建多座庞大的博物馆,以展示中华民族先民上古的社会形态和社会辉煌。以实物证实中华民族10000年历史没有中断。
其实杨官寨890座灰坑,专家们是有“给社会一个明确的说法”的责任的,何须在下一介布衣在这里絮絮叨叨.
感谢鄠邑贤达韩建璋先生。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