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经》简注
大道的特征无形、无情、无名,道的特征产生三形: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清静经立足于道德经的基础,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本体,一切万物万象,皆因道而萌发。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通过阴阳而成现。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者:道生一的元气,浊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呈现,所以清何以应正浊,动静即为阴阳。清浊动静表现是一体的,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道由阴阳的形式,潜藏于万物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追求得道成仙,心神俱妙与道合真。
从本体上来讲,人心是清而静,因后天事物的影响而产生习气,蒙蔽了先天本性,所以心不静而神不清。道教的修行就是复归本源,方法就是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排遣欲望,欲是贪欲,道教不是绝欲的宗教,而贪婪过度的,是我们要祛除的。祖师爷又说:常能遣其欲、常能澄其心。表明了修道的长期性,大道甚夷而名好静。清净经里遣心澄欲,净口独坐即为修道。
在此基础上,何以应证我们修行的境界?那就是内观其心。修行的三重境界:观心,站在自己的对立面反观自查,把自己当成分析的对象,心无其心,心与道合,人与心和,人与道合。后世人用佛家的唯识思想对清静经进行分析,对道教的元神、识神进行分析是不对的。内观其心,心无其心,是浑然一致的本体。借后天识神修先天元神。借假修真,真假一体。所以修行的第一:遣心澄欲这是印证,神真显现,集神。
外观其形,注重我们在外在,形神永远处于分离的,我们的心知道要遣心寡欲,我们的肢体和形体,还是根据我们后天的习气而做,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练习,束缚,达到心神一体。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开始观山不是山,接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处于对万物分析之上;再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到道观于其中;接着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虽有不同道,依而其之万物认知自我,还是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差异。但是适性而做到逍遥。我们还站在物我的分判其中,站在人的本位判断事物的对错,在庄子、列子中多次提出了:人与天地之间的一体性,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观心遣欲等等的第三个层次“物与我的一体性”,看到物我的差距,也看到物我的一体性。在差异和一体性的基础上,我们运用了万物,也不能与万物的本性相悖逆。所以世间的所有矛盾,我们都处于运用与化解之中。
我们的修行是不是与世俗相脱节?要闭门造车藏于深山?祖师又说: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这是魏晋以来的崇玄思想,建立在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基础上,最后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融为一体 最后连空无都没有了,这是建立在物我一体的基础上。
人活于世,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我们要用这种宁静的心、客观的心、忘我的心,做到一种无为。去对待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通过世俗和社会的种种问题,反而促进了内心的宁静。那就告诉修行不在于逃避,不在于逃离世俗和否定现实。我们的解脱修行的彼岸,全部立足于现实世界。所以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既然如此强调道的普遍性:虽名得道,实无所得。道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的修行就是做了个总结,就是回到了道的那个地方。但是道不离于人,人自离于道,虽然强调得道是为了度化众生,取得名相。但道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以及体内,普遍的存在于万物之中。我们的修行过程,其实就是去掉无名,使先天显露,使道性张扬而已。所以虽名得道,实无所得,这就是对修道的总结,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唯有妄心的道理 。
上士无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浅薄,所以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是有德行的,如果你执着于自己的功德,或者彰显自己的学问了,那你就是一个无德之人。反之,下德,做出一点点成绩,或者一点点事情就到处炫耀,自以为是有德,反而是无德的行为。所以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万事万物,人们就在这种“争”当中产生妄心。妄心,是不能把握事物的真常之道,对后天的习气产生的蒙蔽产生妄想之心,所以我们心神不宁,得失荣辱,瞬息万变,这就是流浪生死,常沉苦海。因此他告诉我们,我们的修行要像炼钢炼铁一样,在火中反复的萃取。修道不要脱离世俗,我们要在世俗社会中,面对现实社会,做到上士无争,并不觉得自己有德,那么这就是真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