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应成为“学术活动家”

题目:学报编辑应成为“学术活动家”

来源:2019年第1期“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刘宏森

单位:《青年学报》编辑部

DOI:10.19619/j.issn.1007-1938.2019.01.015

文章论述学报编辑应该成为“学术活动家”。作者首先阐述了“学术活动家”的内涵和应该具备的素质;接着从学报编辑是公共学术空间的具体管理者,学报对学术研究具有引领作用,说明学报编辑成为“学术活动家”的必要性。最后对学报编辑队伍的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努力拓宽学报编辑的学术视野,二是建立“学术活动家”培养机制。

关键词:学报编辑;学术活动

学报是促进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阵地。学报编辑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报办刊的水平。学报编辑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成为“学术活动家”,就是学报编辑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素质。

一、何谓“学术活动家”

这里的“学术活动家”并非指那些功夫始终在学术之外的人,他们周旋于各种科研管理机构,“跑课题”“筹经费”“忙评审”,意在“活动”而无意于“学术”。本文所指“学术活动家”具有特殊的内涵。

1.“学术活动家”首先是学有所长的学者

学报编辑首先应该是术业有专攻、学有所成的学者。他们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着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了解本专业领域存在的老问题和面临的新问题,明晰本专业领域重要理论和方法的来龙去脉,熟悉本专业领域重要学者的思想和成就,把握本专业领域代表性学术共同体的研究风格和特色,洞察本专业与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具体联系,等等。

相对于一般学者,学报编辑应该对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规律和规则、过程和要求等,具有更加自觉的意识,更加熟悉乃至精通。一定意义上讲,学报编辑不仅知道“鱼”,更善于“渔”。学报编辑应该具有十分扎实的学术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学术品味”。具备了这种良好的“学术品味”,学报编辑就能够对他人学术研究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兴趣,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对话;能够在选题策划、组稿过程中,创造性地选择和把握“切入口”,捕捉选题灵感。总之,学报编辑首先是学有所长的学者,这是其作为“学术活动家”的基本前提。

2.“学术活动家”的基本素养

除了具有十分扎实的学术基本功、鉴别学术研究成果的慧眼和鉴赏力以外,学报编辑还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素养。

第一,“学术活动家”熟悉学报相关研究领域内的重要学术概念、命题、问题、理论、方法的来龙去脉和研究的现状,知道哪些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哪些是老生常谈的,哪些是争论不休的,哪些是尖端前沿的。同时,“学术活动家”十分熟悉学术界当下的状况,对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倾向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批评。

第二,“学术活动家”应该了解学术界相关研究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成果,熟悉这些学者的特点,甚至能发掘学术界的“潜力股”——那些具有较大潜力,但尚未引起关注的学术新星。

第三,“学术活动家”应该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尤其是善于与人进行学术沟通,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当然,这些素养只是“学术活动家”的一些基本素养。学报编辑作为“学术活动家”,还应该具有一些特殊的素养。

3.“学术活动家”的特殊素养

学报编辑作为“学术活动家”,还应该善于运用新闻眼光、问题意识、学科尺度,敏锐、准确地把握住问题本质。所谓“新闻眼光”,是指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对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很敏感;所谓“问题意识”,是指面对每天难以计数的海量信息、五花八门的新闻事件,善于甄别,善于从一些偶发的新闻事件中捕捉重大的社会问题;所谓“学科尺度”,是指善于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学科视角审视这些事件,提炼出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问题,从而形成好的研究选题。

在此基础上,学报编辑应该拥有较为广泛的人脉,能够及时邀约到合适的作者,并且能够和作者进行有效沟通,达成共识,以及组织学者专家开展研讨,协力推出优秀学术论文。

2014年12月31日深夜,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踩踏事件。这一恶性事件虽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事后调查发现,死难者主要是青年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外省市户籍的在沪大学生。这就折射出了一连串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青少年生命教育、社会环境的优化、公共安全风险防范等。很多问题平时蛰伏于喧嚣的世事之中,但踩踏事件却把这一连串的问题严峻地摆在了社会的面前,要求学术界予以深入的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在即将出版之际,编辑部经过讨论,果断调整版面,联系作者,编发了相关的学术论文,对该事件及时作出了学术的反应。这样的努力无疑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1]

二、何以要成为“学术活动家”

学报编辑努力成为“学术活动家”,是不断提升学报办刊水平、促进学术研究活动的必然要求。

1.学报编辑是公共学术空间的具体管理者

学报是促进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阵地,学术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阵地和平台不应是缺乏管理的自由市场,而应该是有规划设计、有遴选淘汰的公共学术空间。

学报主编率领的编辑队伍是公共学术空间的具体管理者,对学报这一公共学术空间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规划设计、遴选淘汰。如何更好地进行规划设计和遴选淘汰,这固然与学报主编的办刊思路和学术素养直接相关,学报编辑的素养同样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主编作为学报的灵魂人物,对期刊的办刊方向、特色、选题、文章风格、装帧设计等,都有着一以贯之的追求和要求。主编的这些追求和要求,只有落实在具体编辑工作中,才能转化为现实。学报编辑成为“学术活动家”,将有助于其与主编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编辑能准确地理解主编的意图、办刊的要求,从而在策划选题、遴选作者、组织稿件、编辑稿件等各个环节,体现学报办刊的方向、特色等。一定意义上讲,这有助于发挥学报编辑对公共学术空间的管理作用。

2.学报对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讨的议题,常常被学术期刊所牵引。这说明,学报作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对于学术研究的关注点、热点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引领作用类似传播学中的“议题设置”。这些年,“议题设置”常常受到学界和社会的质疑,但是,学术期刊对学术界研究关注点和热点的引领作用却是不可否认,也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摒弃的不是“议题设置”,而是盲人摸象、自说自话、不顾现实、不讲大局、不合时宜的议题霸权。

学报对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学术关注点和热点的引领。学报对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首先是通过对学术关注点和热点的推介体现的。2014年初,《青年学报》推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本土化10年回顾”专题。推出这个专题的原因是,2002年11月上海市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正式启动。当时学术界提出,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在上海开展社会工作,同样离不开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外来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紧密结合上海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实际运用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努力探索和实现外来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10多年过去了,本土化取得了哪些成绩?积累了哪些经验?有哪些需要汲取的教训?需要总结和研讨。这样的总结和研讨对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编辑部开始策划专题文章,组织学界研讨,邀请上海市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界的著名专家文军、顾东辉、费梅苹等撰文。该专题文章发表后,在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有效扩大了《青年学报》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

毫无疑问,学术期刊对于学术研究关注点、热点的引领作用是通过编辑工作体现出来的。编辑要发挥这样的作用,就必须成为“学术活动家”,善于推出合适的选题,邀约高水平学者撰文,吸引学术界的关注,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

第二,对学术研究现状的批评。学术批评主要指通过对学术研究的状况和成果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学术研究取得的进展、成就,对学术研究的过程、学术研究队伍中存在的缺憾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检视学者们对问题的把握是否准确精当,研究的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深刻、精辟、到位,思考和策略是否恰当、可行,从而促进学术界正视、解决相关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学术批评就是给学术研究号脉、诊断、开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谓“实证研究”方法在青年研究领域渐成主流。然而,很多实证研究中出现了研究对象缺席或沉默,研究青年却与青年无涉,没有现场感的情况。于是,2014年年初《青年学报》以黄海先生的两部专著《灰地——红镇混混研究》《“灰人”——德村街角研究》为切入口,推出了“《灰地》与《灰人》的‘灰方法’”专题,邀请一些学者对当下青年研究领域使用较多的问卷法、交谈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辨析和批评,提出:青年研究更要立足于方法论层面,在田野中书写,以“田野的灵感”促推青年研究接地气、显灵气。很显然,这样的学术批评是有益的。

学报的学术批评功能主要通过编辑实现。优秀的编辑善于从学术界整体和发展角度,审视来稿,把握其中蕴含的亮点或问题,通过与作者的互动和沟通,传递他所理解的学术研究的“应然”。毫无疑问,这种“应然”的传递,对作者在选题把握、方法运用、表达方式、文字风格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实际上就体现了学术批评的功能。此外,编辑也可以根据学术研究的现状,撰写学术批评文章,以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要做到这些,都要求学报编辑必须努力成为“学术活动家”。

三、“学术活动家”是怎样炼成的

成为“学术活动家”需要编辑付出艰辛的努力。

1.努力拓宽学术视野

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往往有着内在深层的逻辑联系。学报编辑大都拥有较高的学历,接受过某个学科和专业比较系统的学术训练。学报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应该以已经具备的学术训练为基础,持续不断地参与学术研究,力争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精进。

学报编辑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学科和专业在知识系统的有限性,及时旁涉多学科,不断拓宽学术研究的面,以适应学报编辑岗位的需求。学报编辑唯有尽可能广泛地涉猎多学科、多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有效拓宽学术视野,更好地与不同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对话,融入相关学术活动。

2.建立“学术活动家”培养机制

学报的主办单位通常是高校。学报就像是高校的“学术名片”,体现了一所高校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主办学报的高校领导首先要认识到学报编辑队伍的素质在提升办刊水平和扩大学校学术影响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并努力改善办刊条件,为学报编辑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学术培训等,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同时,学报编辑部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既要充分考虑编辑的学术背景,又要着眼于拓宽编辑的学术视野,促进编辑的学术背景与学报业务之间的嫁接,使编辑成为既对某一专业领域有精深研究,又具有开阔学术视野的“学术活动家”。

参考文献

[1] 刘宏森.外滩踩踏:青少年生命教育警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1):13-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