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二水居士:“含胸拔背”的技击作用
含胸拔背的技击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
吴修龄谓石敬岩枪法,以对扎入手,须厚缚纸竹于肋下,革戳苦功三年者,形似蛮练,实则道破内功捷要。以枪对扎,即便厚缚纸竹,以护胸肋,久亦内伤。惟以胸肋贴背,下沉入地,枪接地气,方能“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老先生谓:“塌腰者,尾闾上提,阳气上升,督脉之理也;缩肩者,两肩向回抽劲也;扣胸者,开胸顺气,阴气下降,任脉之理也”,从任督二脉的角度,来谈论含胸拔背的拳艺意义。“两肩前后极力缩住劲,两胯前后里根亦极力缩住劲,此时腹内要似觉圆圈空虚一般,若是,方能得着拳中之灵妙”、“内中何以能虚空之意?即着两肩两胯里根,皆往回缩劲,则胸中自然有虚空之意,而腹内亦不能有努气拥挤之患也”、“其拳谬,则丹田之阳,不能生于背脊,而胸内不能含合,心火亦不能下降矣”,孙老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了含胸之于拳艺的深远意义。
含胸拔背的技击含义,杨澄甫老师讲的更为浅白,更为彻底,他说:“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李亦畲《五字诀》之“三曰气敛”云:“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则自然沈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道尽了含胸拔背之于太极拳的技击含义–“吸提呼放”之奥秘。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