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水珠:谜一样的一家人
谜一样的一家人
黄海水珠
我的一篇《大哥会织毛衣更会编柴席》本意只想写一下芦苇的应用及民间传统手艺,大哥只能算是个民间手艺人罢了。没想到在《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刊发后,巷子里的老邻居们看到,一再要求我:写写大哥一家独特的那些事吧!实际我对大哥一家也不是很了解,有些事从小到大,对我来说,就好象谜一样,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随着巷子里我的前辈们逐渐故去,本就谜一样的那一家人在我的脑海里更是留下了一团团解不开的诸多问号------
大哥家不止是成分高——地主,关键是大哥的爸爸是本县国民党政府中的最后一届三青团书记,据说当时他是一表人才,风流倜傥,西装革履,这个我信,因为他的大儿子,我们叫他“大哥”,面貌确实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只不过是腿有残疾。这三青团书记解放前夕跑到台湾去了。那么他家到底是有什么样的经济来源,能支撑起娘三个的日常生活?因为从我记事起就看到残疾的大哥编芦苇席、编褶子(也是芦苇编得,囤积粮食用)、帮人织毛衣、缝纫裁剪衣服,这能维持三口人的生活?还是由于大哥上边还有个姐姐在市区的火柴厂工作,曾经看过她回家:满头大卷的的烫发、高跟鞋、说着一口很蹩脚的家乡话,夹杂着怪怪的市区口音,据说很小就去了市区火柴厂上班了,小名叫“自由”还是“zeng you(音)”,也是一个谜了。而大哥的奶奶个子高挑,和其三儿子即大哥的三叔,巷子里的人都称其为“王老三”,共同吃、住,王老三还是县城某厂的会计,如果念其哥哥在台湾,又是顶着三青团书记的名跑走的,为什麽还能任其工厂的会计这样重要的职务?
文革开始前的四清运动中,他们全家被扫地出门,下放到农村,过了几年,全家又回到家里的旧址居住了,只不过院子不再空旷,原来很大的院子南边又被街道安排一家人家盖了房子,这样他们原本向阳的房子被新盖的高大房屋所遮挡了阳光,房屋门前也仅剩下一条通往大门的窄小走道而已。在那个年代他们这样的成分高、且又有海外关系的人,也只有逆来顺受,接受现实,默默忍受了。
据听家人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不在家工作)大陆和台湾刚互通时,王家大哥的父亲,即那位随国民党撤往台湾的最后一届三青团书记在县政协、对台办等领导的陪同下走进了阔别多年的家门,不知当时其本人看到阔别多年的妻儿老小、和当今的家庭状况,该是一种多么复杂的心情?而更奇葩的是他在台湾已经娶妻生子,那位太太是安徽人,尊称家里这位原配为姐姐,并且亲自挑选了好多金银首饰,让其丈夫带给这位已经为王家生俩儿育一女、赡养老人的、其丈夫的原配、王家的孝顺儿媳。
在我记忆中,尽管王家经历坎坷,也就是王家老太太和其一直单身的三儿子不苟言笑,极少言语。而我们喊为大哥的王家长子和其母亲,包括在市区工作的其大姐,另外还有一个小儿子文革前上中学,每天仍都是笑意盈盈,没有怨天尤人、唉声叹气,更没有萎靡不振,给我们的总是很阳光,很乐呵的一面。遇到邻居家有困难,他们能尽力帮忙的,也总是热心相助,记得当时很小就看见大哥,总是帮巷子里不识字的人家给远在外地的家人、亲戚读来信、写回信。而巷子里的邻居们,也从来没把他们看低一头,还是依旧友好往来的。而我们巷子里和我同时代的女孩织毛线、裁剪缝纫入门等知识基本也是在大哥身边耳濡目染的,并不时讨教。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个人简介:王延秀,女,网名 黄海水珠 中学高级职称,物理教师。退休前任职于江苏苏北一所颇有名气的高级中学。喜烹饪,爱女红,善接受新生事物。最喜所思所想变为铅字奉献给学生,所以在教学第一线时,数十篇小文发表于有关报刊。更想把自己坎坷人生路,留有痕迹供同龄人回忆,给后人以启迪------2001年,本人《好书伴我到永远》获江苏省读书节征文优秀奖。后有断断续续的小文见于《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等纸媒。
逐步实施中,有幸得高科技帮忙,码字简单快捷,已有数十篇小文见《今日头条》、《文化佳园》、《一点资讯》、《百家号》、《企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