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文:明朝那点事之十一,从徐琦及第,看艰难的银川教育之路
挖掘银川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银川历史,我是阿威!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银川风情!
序
上集说到徐琦中了宁夏高考状元之后,开始了他牛嗨的一生。
虽然说离开了家乡,在全国为官,但是,他还是心系宁夏的。因为,这里是他人生起步的地方。
《濒死自悼》明·徐琦
每说天兵出守疆,忽闻劲敌犯睢阳。
火焚郡邑人民苦,血染江淮鬼物伤。
忠报君恩名不朽,孝随亲死义难忘。
皇天后土宜知鉴,白日英魂腾剑光。
公元1453年春节,六十八岁的徐琦病重,在任上寓所卧榻上,他自知来日无多,于是写下了这首《濒死自悼》,把不舍和忠心都表达在诗里。这也是他留存世上唯一的一首诗,还是绝命诗。他留给世人的,其实不止是他的一片忠心,还有很多!
他是明朝宁夏教育开启的第一批受益者!
壹
洪武九年,明朝廷派军士戍边宁夏镇(银川)的同时,还从内陆迁徙了五万众来填充银川平原。开启了宁夏的又一次发展之路。
志书载:“洪武设军卫屯兵以(扦)虏,复虑戎武之中,不可不使知礼仪。故继设学校,事凡闾间俊秀咸遣入学。俾知周公孔子之教仁义礼智信之道,处也足自修身以立本,出也期治人以适用。
百姓一来,首先考虑的是子女们的读书问题,尤其是江南一带迁徙来的百姓,他们文风尤盛,更是支持办学!因为,在那个年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所以,他们自发组成私塾,自己教导孩子。
由于宁夏是九边重镇之一,官方初到,首要任务是戍边抗敌。刚开始,没有那么多精力在名声方面下功夫,毕竟边患严重,鞑靼的势力时常穿越贺兰山侵袭银川平原。
读书,对于那时候的宁夏孩子来说,有时候显得是那么的奢望。不但百姓家的孩子读书困难,戍边的军士们的孩子也是难以受儒学教育。
到了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镇人朱真,奏请设立宁夏中屯等卫(相对稳定少战争的地方)儒学教育机构(学校)。后来由于诸多因素,在洪武三十四年撤销。
永乐元年,朱真再次奏请设立学校,包括徐琦和曹衡(明朝宁夏最早的两位进士)等一群孩子得以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
贰
从永乐年间到成化年间的大约六十年里,“宁夏登科目者近七八十人,皆布列内外”。在现在看,宁夏一届高考生都N万人,但是,在明朝时候,这七八十人都是很了不起的数字了,因为,那时候不是谁都读得起书,并能中举的!
再说,那个时候宁夏战争不断,人们怎么能安心读书?学校也几度搬迁。所以说,徐琦能及第进士,是比较幸运的!
另外,还得益于前期他祖父和几个流寓官员和诗人的栽培和帮助。这些江南人士给宁夏带来了礼仪之风的同时,也影响着这里的教育开化,使得这片贫瘠的文化之地得以文风尤盛。
但这些都是民间组织读书的行为!
叁
徐琦作为从宁夏走出去的人,他对宁夏是有感情的。祖父和父亲的去世,他都回来丁忧(守孝,古代对于官员的一种仁孝制度),加上自身的学习经历,所以他对边地和边远地方的教育是有深刻体会的!
等到他官至兵部尚书,他结合自己的情况和实际情况,给朝廷提了十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在全国卫所地区仿照内陆州县设立儒学的建议。
因为他了解边地军士的的心思,如果边远地区设立的军屯卫所没有儒学教育机构,那么,边地的官兵子弟和百姓失去了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也就失去了通过科举考试谋出路的机会,因此造成边地官兵不安心守卫,边防不得巩固,百姓也不安心种田。
他的建议使得全国边疆卫所地方(包括宁夏在内)都普遍开办正规学校,这对发展边疆文化,培养边疆建设人才,促进国防巩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肆
这个时候,官家才开始正式介入,设立公办的学校(学宫,儒学馆)。大兴土木,修建学校。
并对有功名和有声望的人刻石立坊以表彰之,像徐琦,就立石牌坊记之上书“司马”。这在古代,是对一个人的很高的褒奖了。
这些措施激励着无数的学子们前赴后继,同时也使得宁夏的学子们人才辈出,变成明朝时候的宁夏天空中的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乙未状元陈循榜二名,徐琦,曹衡;
永乐十六年,戊戌状元李骐榜一名,朱孟德;
正统七年壬戌状元刘俨榜一名,宋儒;
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甲戌状元孙贤榜一名,程静云;
······
结语
所以说,无论到什么时候,读书都是最大的出路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