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马秀芳作品 | 玉米土豆及其他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这几天街上卖玉米的人多了,大多是从老家出来谋生的回族小媳妇,推着三轮车,从一个小区转到另一个小区,嘴里不停地吆喝着:“卖玉米,卖新鲜的玉米了!”医院对面的批发市场,一大早,人就熙熙攘攘,有批发11队玉米的大车,一块五一个,买的人挺多,许多人买回去后,煮熟冻到冰箱里,等到冬天慢慢吃。都说应季的蔬菜好吃,吃不惯冬天那些反季节的蔬菜。
立秋,是吃煮苞谷,煮洋芋,煮大豆的时节。周六,一大早,骑车到菜市场,买了些玉米,一块五一公斤的小土豆,在东北这样的小土豆,人们常买回去做酱,有点后悔自己在东北时没学些酱的做法。还买了几根胡萝卜,想买点大豆即蚕豆,转了市场一圈,没有买到,只好将玉米、土豆、胡萝卜这三样,放一锅煮,很香。父亲母亲都爱吃煮的玉米、土豆和大豆,我也爱吃,应该是受了他们的影响。
买胡萝卜时,一老太对卖胡萝卜的老头说:“今天我的辣子一个都没卖掉。”老头说:“做生意就是这样,今天卖不掉的,说不定明天就卖掉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这样一元两元积攒起来的。
到东区体检,遇见一个卖黄西红柿的老人,说是自家平房菜园里种的,黄西红柿的模样和小时候吃过的黄西红柿一模一样,但味道不及小时候的香甜,不知是我变了还是这些小西红柿变了?同为生物,相较于花草,人一直是俗不可耐。
津东路边有一座漂亮的公厕,一位中年聋哑人在负责打扫卫生,引人注目的是公厕旁边的那一小块菜地,地里的西红柿正在慢慢变红,几株凤仙花开的正旺,见我放的自行车要倒,他热心地双手比划着,叫我将自行车把转个方向放,以保持平衡。我比划着问中年聋哑人,这菜地是他开垦种的吗,他点点头。有时不是生活怎么对待我们而是我们怎样去对待生活。
年少轻狂时,常梦想着跳出“农门”,到了年老,仍受聘于农艺师岗,也许命中注定我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农村的孩子说:“不想过这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出去闯闯才有更多的机会。父母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跟别人我们拼不了爹娘,我们只有好好读书上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立秋那天,我去了额尔齐斯河的对岸,每天坚持要走完那长的路,因路的拐角有个好看的木椅,累了可以静静地坐在木椅上休息休息,偶遇一位走路的外乡女人,她的衣服上沾满白色的涂料,我俩只是相互微笑着打了个招呼,她走的比我快,很远了,她忽然回过头来招呼我,原来前面在修路,她叫我随她绕道而行,我竟被一个陌生人的温暖感动。
这是一个充满青草味和果香味的季节,空气里弥漫着潺潺水声和秋天青草独有的味道,这也是一个吃煮玉米,煮土豆,煮大豆的好时节。
作者简介:马秀芳,回族,现居新疆,《国家诗人地理》签约作者。作品见于《中国西部散文学会》《西散原创》《回族文学》《西散南国文学》《海峡文学》《大家文学网》等平台及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阿勒泰日报》《文学百花苑》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