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卷六·阳明经上篇 五十章

阳明实证

足阳明胃经穴,归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阳明胃经腧穴有: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厉兑穴。共45穴,左右共90个穴位。

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阳明者,胃之经,胃者,阳明之腑。阳明病,有经有腑,经主传输而腑主受盛。病在太阳之经,若胃阳非旺,则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六日经尽汗解,不入阳明之腑。此总统于太阳一经,不论二三四日,俱系桂枝、麻黄之证。虽二日阳明之时,亦不得谓之阳明病,以其明日则传少阳,后日则传太阴,非阳明中土,无所复传之证也。若胃阳素盛,经邪内传,此方谓之阳明病。盖正阳当令,则太少无权,而三阴退避,自此而永留胃腑,终始不迁,所谓阳明中土,无所复传也。

方其腑热未实,经病不罢,是为葛根汤证。及其胃热郁蒸,汗出表解,潮热痛满,但用承气攻下,别无余事。使非下早里虚,万无意外之变,感病之百不一失,甚可庆慰者也。

然而物忌盛满,亢则害生,于此迁延失下,久而阴为阳并,精液消亡,土焦水涸,亦归于死。仲景所以示早攻之戒,而又垂急下之条,早攻则阳去而入阴,缓下则阴尽而阳亢,迟速均失也。是故承气之法,妙在缓急恰宜之交,使夫病去而人存,是在良工焉。

提纲 二章

胃为燥土,燥则生热,病在三阳,不论何经之感,郁其内热,胃病即作,以胃家之阳实也。顾(顾 犹但也。)阴易盛而阳易亏,故胃有实热,而非无虚冷。实热则阳神用事,并阴而归阳,虚冷则阴邪司权,出阳而入阴,非一致也。然名为阳明,以其两阳合明而盛极也,居阳实之名,而有阳虚之实,则阳明不成为阳明,徒负虚声矣。是以胃家之实,可曰阳明之为病,至于胃中之虚,是名为阳明,而实为太阴,尚可曰阳明之为病乎?

仲景于阳明之为病,冷热虚实,两立而俱存之。而提纲则曰胃家实也,其崇阳黜阴之意,具见于文字之外矣。

阳明经提纲一 阳明一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胃者,阳明之腑,阳明之为病,全缘胃家之阳实。阳实则病至阳明,腑热郁发,病邪归胃,而不复他传,非他经之不病也。三阳之阳,莫盛于阳明,阳明之邪独旺,不得属之他经也。胃家之实,而病归胃腑,终始不迁,故曰阳明之为病。若胃阳非实,则今日在阳明之经,明日已传少阳之经,后日已传太阴之经,未可专名一经,曰阳明之为病也。

阳明提纲二 阳明二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阳明之脉大,少阳之脉弦细,若三日正传少阳之时,不见少阳弦细之脉,而见阳明之大脉,知其传于阳明之腑矣。

外证 五章

阳明外证一 阳明三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里热外发,则身热。热气熏蒸,则汗自出。汗出表解,但热无寒,故不恶寒,反恶热。此后全是内热为害,与外寒无关也。

阳明外证二 阳明四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得阳明病之一日,太阳表证未罢,则犹见恶寒,以胃热未盛故也,迟则胃热隆盛,孔窍蒸泄,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阳明外证三 阳明五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感伤三阳则为热,传之三阴则为寒,以阳盛于腑,阴盛于脏,腑病则热,脏病则寒也。感证一传胃腑,则胃热日增,不复再传三阴而为寒。缘阴盛之人,三阳方病于外,三阴即应于中,传阴则后之恶寒无有止期,此但入三阴为寒,不入胃腑为热者也。阳盛之人,太阳被感,腑热郁生,其始热未极盛,犹见恶寒,俟至二日,热盛之极,气蒸汗泄,则恶寒自止,此但入胃腑为热,不入三阴为寒者也。

阳盛则生,阴盛则死,阴莫盛于少阴,阳莫盛于阳明。病入三阴,死多生少,虽用姜附回阳,难保十全无失,最可虑也。一传胃腑,则正阳司气,三阴无权,万不一死,至为吉兆,俟其胃热盛实,一用承气攻下,自无余事。阳贵阴贱,正为此也。

阳明外证四 阳明六

【185】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太阳伤寒,经证未解,发热无汗,呕不能食,缘寒邪束迫,胃气壅逆,故无汗而呕,食不能下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必因胃腑有热,蒸其皮毛,是为转属阳明也。

阳明外证五 阳明七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

太阳伤寒,阳旺则传阳明,阴旺则传太阴。若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阳明、太阴所同,且以系之太阴。然太阴身当发黄,缘湿土被郁,必见黄色。虽脾胃俱有黄证,而胃之发黄,乃太阴湿土所传也。若小便自利者,则湿去,又不能发黄。太阴、阳明,何从别之?必验之大便,太阴之大便自利,阳明之大便则硬。至七八日,大便硬者,此为阳明病也。又,太阴无汗,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此与太阴至七八日,暴烦下利条,彼此互文。

来路 四章

阳明来路一 阳明八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热,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病,或自太阳传来,或自少阳传来,或由本经自入。自太阳来者,谓之太阳阳明。太阳阳明者,小便数而大便难,膀胱津涸,脾胃失润,因而脾气约结,粪粒坚小也。本经自入者,谓之正阳阳明。正阳阳明者,胃家阳实,不俟别经之传,一有表邪外郁,腑热自发也。自少阳来者,谓之少阳阳明。少阳阳明者,发汗利水,胆液枯槁,因而胃中燥热,大便艰难也。太阳阳明者,寒水之枯,少阳阳明者,相火之旺,正阳阳明者,燥金之盛也。

阳明来路二 阳明九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是名阳明也。

阳明病,来自太阳者多,少阳者少。阳盛之人,太阳病感,汗、下、利水,亡其津液,以致胃中干燥,因而转属阳明。燥热内实,大便坚硬,此名为阳明也。

阳明来路三 阳明十

【185】本太阳病,初得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太阳病,汗出透彻,则表解而里气亦达。若汗出不彻,表邪未解,腑热郁生,因而转属阳明也。

阳明来路四 阳明十一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拂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病传阳明之腑,而太阳表证未罢,谓之二阳并病。以太阳初病,发汗不彻,经热内蒸,因而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而不恶寒,便是腑热作矣。腑热宜下,若太阳表证不罢者,不可下,下则表阳内陷,此之谓逆。如此可小发汗,以泻其表。设表邪外盛,面色缘缘正赤者,此阳气拂郁在表,不得出路,郁蒸头面之故,当内解外熏,令其透彻。不得小汗,以致邪留。若发汗不彻,阳气拂郁,不得外越,其人胃气内遏,必至烦躁,又觉疼痛,其痛不知其处,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绝不可得,而且隧路壅阻,呼吸短气。凡此诸证,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其汗则愈。此何以知是汗出之不彻?以其脉涩,故知之也。涩者,阳郁而不滑利也。

拂郁,抑郁之意,《汉书·邹阳传》:大后拂郁泣血,《楚辞·七谏》:沉江心拂郁而内伤。熏法:以盆盛滚水,入被热熏,取汗最捷,宜于下部用之。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 一章 阳明十二

【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时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方【75】),发汗宜桂枝汤(方【1】)

太阳表证未解,而生烦热,汗出则烦热解矣。乃汗后又如疟状,每日日晡时发热者,此属阳明也。(日晡,申戌之交,阳明旺盛之时也。《汉书·天文志》:正月旦决八风,旦至食为麦,食至昳为稷,昳至晡为黍,晡至下晡为菽,下晡至日入为麻。各以其时,用云色占种所宜。按:日晡在日昳之后,下晡在日入之前,正申酉戌,燥金得令之时也)。阳明有经证,有腑证,经证表热外发,其脉浮虚,腑证里热内结,其脉实。脉实者,宜下之,以泻其里热,脉浮虚者,宜发汗,以泻其表热。下之与大承气汤,大黄、芒硝破结而泻热,厚朴、枳实降浊而消满也,发汗宜桂枝汤,姜、甘、大枣补脾精而和中气,桂枝、芍药通经络而泻营郁也。

阳明经病 七章 腑病连经

阳明自太阳传来,未入于腑,全是经病。经病宜汗,其未离大阳之经,则用麻、桂,其将入阳明之腑,则加葛根。阳明一见吐利,虽未是里实可下之证,然而经迫腑郁,已是胃热将成之根,故用葛根双解经腑之郁。此证得法,自无离经入腑之患矣。

阳明经病桂枝证一 阳明十三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方在太阳五(方【1】)。

脉迟,汗出,恶寒,是太阳中风脉证,故宜桂枝。而汗多已属胃阳之盛,故曰阳明病也。

麻黄证二 阳明十四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方在太阳二十(方【18】)。

脉浮,无汗而喘,是太阳伤寒脉证,故宜麻黄。

太阳经病,内传阳明之腑,阳明之腑邪未实,太阳之经邪未罢,是宜用太阳表药。即里有下证,而表病不解,亦不可下,当先以麻、桂表其风寒,然后议下也。

风脉浮缓,寒脉浮紧,迟者,缓之变文也。风脉不言缓,寒脉不言紧,省文也。太阳传阳明,缓紧之中,必兼大象,以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前章已经提明,故此不及。

麻黄证三 阳明十五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与阳明合病,经迫腑郁,胃逆肺胀,故喘而胸满。宜麻黄汤,麻黄发表而散寒,杏仁降逆而止喘,不可下也。

桂枝葛根证四 阳明十六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阳明经行身之前,自头下膈而走足,太阳经行身之后,自头下项循背而走足。太阳经病,头痛项强而已,不至几几。缘太阳表病不解,郁遏阳明经腑之气,不得顺降,逆冲胸膈。背者,胸之府也,胸膈胀满,则项背壅阻,愈格太阳下行之路,故几几不柔。葛根泻阳明之经气,降逆而达郁也。

〖桂枝加葛根汤〗五十四 (方【2】)

【2】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葛根证五 阳明十七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营为寒伤,闭束二阳卫气。葛根汤,葛根泻阳明之卫,麻黄泻太阳之卫,桂枝、芍药,通经络而清营血,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也。

〖葛根汤〗五十五 (方【15】)

【15】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葛根证六 阳明十八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表寒外束,经络壅迫,郁遏阳明胃气,不能容纳水谷,已化之食,必当注泄而下,葛根、麻黄,泻二阳之卫郁,以松里气也。

葛根半夏证七 阳明十九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二阳合病,经迫腑郁,不能容纳水谷,未化之食,必当涌吐而上,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葛根加半夏汤〗五十六 (方【16】)

【16】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阳明腑病 二十七章

阳明病,自经传腑,腑病宜下,其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汗而后下。经证已解,恶寒不作,而潮热汗出,全是腑证,当相其缓急而用下法也。

阳明腑病调胃承气证一 阳明二十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太阳病,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此但传经络而不入脏腑,发汗则解矣。乃当三日少阳之期,发汗不解,而反蒸蒸发热者,此不在经而在胃也。宜早以调胃承气调之,免后此之用大承气。此大承气之初证也。

〖调胃承气汤〗五十七 (方【13】)

【13】调胃承气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三合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温顿服之,以调胃气。/顿服。)

大承气证二 阳明二十一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二阳并病,太阳经证既罢,但有阳明腑证,潮热汗出,大便难而谵语,全是胃腑燥热,闭塞不通。下之泻其胃热则愈,宜大承气汤也。

潮热即日哺发热,按时发作,期如潮信也。

〖大承气汤〗五十八 (方【75】)

【75】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炙,去皮,半斤 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证三 阳明二十二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阳明病而见脉迟,是湿旺之诊。虽汗出,不恶寒者,表证已解,然而里热未成。以其土湿也,其身必重浊濡滞。迨至胃热已盛,燥夺其湿,肺腑壅遏,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证已欲解,可攻里也。再验其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胃热盛实,大便已硬也,宜以大承气泻之。盖四肢秉气于胃,胃寒则四肢厥冷,胃热则四肢气蒸汗泄,故手足汗出,是为胃热之极,大便硬也。若汗虽多,犹微发热而恶寒者,外未解也,不可攻里。即外已解,而其热不潮,尚非可下之时,未可与承气汤。若腹中大满不通者,急不能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通其大满而止,勿令大泄下也。

〖小承气汤〗五十九 (方【76】)

【76】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炙,去皮,二两 枳实大者炙,五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小承气证四 阳明二十三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吐、下、发汗,伤其津液,微觉心烦,小便数行,大便因硬者,此将来之大承气证。宜早以小承气汤和之,即愈也。

调胃承气证五 阳明二十四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不因吐下,而心烦者,胃阳原盛,所谓正阳阳明也。燥土耗伤津液则烦,心烦即谵语之根,甚则谵语,此亦大承气之初证也。

亡津便硬证六 阳明二十五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本自汗出,又重发其汗,热随汗泄,病已差矣,尚微烦而不了了者,此过汗亡津,胃中干燥,大便必硬。当问其小便一日几行,若小便前多而今少,则大便必不久出,以津液还入胃中,肠胃滋润故也。

蜜煎导证七 阳明二十六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本自汗出,若又发其汗,或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非胃热土燥可比,大便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结而不下,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土瓜根汁,入少水,筒吹入肛门,大便立通)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也。

〖蜜煎导方〗六十 (方【78】)

【78】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猪胆方〗六十一 (方【79】)

【79】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

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

麻仁丸证八 阳明二十七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阳明胃经,自头走足,行于足趺,动脉曰冲阳,故名趺阳。阳盛则脉浮,浮则胃气强壮也。血虚则脉涩,涩则风木疏泄而小便数也。浮涩相合,土燥水枯,大便则难,其脾气约结而粪粒坚小。此太阳阳明之证也。八章: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宜麻仁丸,麻仁、杏仁润燥而滑肠,芍药、大黄清风而泻热,厚朴、枳实行滞而开结也。

〖麻子仁丸〗六十二 (方【82】)

【82】麻子仁丸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炙,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厚朴炙,去皮,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大承气证九 阳明二十八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与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得病二三日,脉弱而无太阳、少阳表证,乃烦躁而心下硬满,是非少阳之证,而实阳明之证也。盖胆胃之经,自头走足,悉由胃口下行,少阳病则以甲木而迫戊土,阳明病则以戊土而遏甲木,经气不降,痞结胃口,皆有心下硬满之证。而此则无少阳表证,而见烦躁,故定属阳明,而不关少阳也。至四五日,虽犹能食,然腑邪已成,可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和之,令其烦躁少安。至六日,邪实之时,与承气汤一升以利之,则腑热泄矣。若不大便六七日,计期可下,而小便少者,则大便必不硬。便硬肠结,胃热不得下泄,浊气熏冲,必不能食。此证虽不能食,然胃非干燥,其大便初头结硬,阻浊气下泄之路,故不能食,其后必是稀溏,未至结硬,而遽攻之,必成溏泄。须小便利后,津亡土燥,屎定全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也。

小承气证十 阳明二十九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燥屎阻碍,滞气之郁遏者多,小承气泻其壅滞,隧道略通,故转失秽气,此当以大承气攻之。若不转失气,则胃无燥屎,攻之败其中气,必胀满不能食也。与水则哕,亦不能饮,虽其后阳回发热,大便坚矣,而粪必少也。以其不能食,故亦止可以小承气汤和之,不可攻也。

小承气证十一 阳明三十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一升,腹中转失气,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脉滑而疾者,血热而阳旺也。脉反微涩者,血寒而阳虚也。

大承气证十二 阳明三十一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耳,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烦躁之极,则循衣摸床。木燥风生,则惕而不安。气阻肺热,则微喘。血枯系结,则直视。弦则木气犹存,故生。涩则营血已槁,故死。

亡津谵语证十三 阳明三十二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热在里,则脉沉。胃气壅遏,则肺阻而为喘,气滞而为满。误汗亡津,表阳虚而里热实,久则神气烦乱,而为谵语。

大承气证十四 阳明三十三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汗多耗其胃津,糟粕失润,结为燥屎,阻塞胃气,胃热不泄,消耗心液,故作谵语,此为木燥而风生也。胃热宜下,俟六日之外,已过经期,而后下之。下之若早,里热未实,语言必乱,而为郑声。以其汗多津亡,表虚里实,经中清气不敌腑中邪火之旺,原有谵语之根,里实未至,而遽下之,故实家之谵语,变为虚家之郑声也。

调胃承气证十五 阳明三十四

【105】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十三日,已过再经之期,而作谵语,是有内热,当下。若小便利者,其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而脉又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内热未泄,非其治也。若内虚而自下利者,脉当微厥而不调,脉法:厥者,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也。今反调和者,此为内实也。内实宜汤不宜丸,当服调胃承气汤也。

大承气证十六 阳明三十五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下之而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再攻也。平人燥屎俱在大肠,阳明病,热盛津枯,糟粕在胃,已成结燥,不须至肠,故曰胃中有燥屎。内无燥屎,胃气未至郁遏,故腹不大满也。

大承气证十七 阳明三十六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硬耳。

燥屎结塞,浊气上冲,则不能食。

大承气证十八 阳明三十七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者,有躁屎也,宜大承气汤。

土燥水枯,则小便不利。气有通塞,则大便乍难乍易。胃热内燔,则肌表时有微热。胃气郁遏,则喘阻昏冒,不得寝卧。此有燥屎堵塞之故也。《素问·腹中论》: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脉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大承气证十九 阳明三十八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胃气郁遏,无下泄之窍,故绕脐作痛。

大承气证二十 阳明三十九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本有宿食未消,被胃火炼成燥屎,阻碍肠胃之窍。胃气以下行为顺,下窍不通,胃气壅遏,不得降泄,逆为上行,故生烦躁而满痛也。

大承气证二十一 阳明四十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胆经郁迫,胃气壅遏,失其受盛之职,故必下利。甲木为贼,土气未败,则脉不负,不负为顺,负则木贼土败,是之为失。负者,互相克贼之名。宿食阻碍,经气浮荡,故脉滑而数。胃主受盛,脾主消化,水谷入胃,以脾土之湿,济胃土之燥,燥湿互济,阴阳交蒸,是以消烂腐化,中无宿物。阳明病,胃强脾弱,燥夺其湿,未及腐化,已成结硬,是宿食者,虽太阴之咎,而实阳明之过也。

三阳合病证二十二 阳明四十一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太阳传阳明、少阳,阳明腑病,而太、少之经邪未解,是为三阳合病。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胆气候于左关,胃气候于右关,胆胃不降,二气逆行,故脉上关上。胆热则甲木克土,土气困乏,故欲眠睡。平人寐则阳气内蛰,三阳合病,阳盛于外,寐时阳气不敛,郁蒸而开皮毛,故目合则汗也。

汗多亡津证二十三 阳明四十二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多出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脉阳微(寸为阳)而汗出少,是阳不亢而津未耗,故为自和。阳脉实而汗出多,是阳既亢而津又泄,故为太过。阳绝于里者,极盛而无其匹也。

胃热阳绝证二十四 阳明四十三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浮者,阳盛而不藏也。芤者,阴虚而内空也。(外实中空,谓之芤)。浮芤相合,阳亡阴枯,是以胃气生热,其阳独绝而无伦也。

大承气证二十五 阳明四十四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是非表证,乃胃气之实也,汗之愈亡其阴,燥屎阻其胃火,伤及太阴,故腹满而痛。阳亢阴亡,则成死证,故当急下之。

此下三章与少阴急下三章,彼此互文,是阳明之阳亢而伤阴者。阳未盛而下早,则亡其阳,阳已亢而下迟,则亡其阴,故有缓攻之法,又有急下之条。

此与少阴六七日,腹胀,不大便章义同。

大承气证二十六 阳明四十五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肾主五液,入心为汗,发热汗多,木枯土燥,伤及少阴,故当急下。

此与少阴口燥咽干章义同。

大承气证二十七 阳明四十六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肝窍于目,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是胃火伤及厥阴,血亡木枯,目系干硬,是以睛直。无表里证,表无寒热,里无满痛也。身热虽微,而腑热则剧,故当急下。

此与少阴自利清水,色纯青章义同。

阳明之病,胃家实也。篇中脉实者下之,以表虚里实故也。此为内实也,此为实也,皆发明胃家实之义。

阳明瘀血证 三章

阳明瘀血抵当证一 阳明四十七

【237】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必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方在太阳四十五(方【49】)。

魂知来,魄藏往,以肺主魄而生水,肾水蛰藏,阳神下秘,故往事藏蓄而不忘。燥热伤血,瘀结不流,阻格阳神下蛰之路,阳泄神飞,水精失藏,是以喜忘。此必有瘀血在下,伤其冬藏之气。热在血室,不及大肠,是以便易。(血海热结,不归于下,故不及肠)。黑者,水气之郁,肾水下郁,故粪见黑色。宜抵当汤,下其蓄血也。

抵当证二 阳明四十八

【257】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方在太阳四十五(方【49】)。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病人无表证之恶寒,无里证之满痛,乃发热至七八日之久,是必有里热,虽脉见浮数者,亦可下之。盖浮数虽是表脉,而外无表证,则不得作表脉论也。假令已下,而脉数不解,表里合热,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此非胃热,必有瘀血也。缘脉数系有里热,下之而脉数不解,里热不清,是里热不在中焦气分,而在下焦血分,宜抵当汤下其瘀血。若服抵当,脉数犹然不解,而加以下利不止,此血分伤深,必将协合外热而便脓血也。

热入血室证三 阳明四十九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濈然汗出则愈。

心藏神,而神之魂藏于血,血热则心神昏乱,而作谵语。但头汗出者,阳盛于上,而表不能闭也。身上无汗,则热郁血分,不得外泄,宜刺期门,以泻血热,随其实处而泻之,令其濈然汗出则愈也。期门,肝脉之穴,在于乳上,肝藏血,故刺厥阴之期门。此妇人病,《金匮》入妇人杂病中。

阳明解期 一章 阳明五十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申、酉、戌,阳明得令之时,故解于此。

手阳明大肠经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记述,手阳明大肠经所属穴计有:商阳穴二间穴三间穴合谷穴阳溪穴偏历穴温溜穴下廉穴上廉穴手三里穴肘髎穴手五里穴臂臑穴肩髃穴巨骨穴天鼎穴扶突穴口禾髎穴迎香穴
    手阳明大肠经交会穴有:大椎穴(督脉),水沟穴(督脉),地仓穴(足阳明),秉风穴(手太阳)。

(0)

相关推荐

  • 经方:大承气汤(阳明腑热,大肠便秘)

    大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 ...

  • 谵语门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也,大承气汤.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同方.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但发热谵语者,同方. ...

  • 收藏 病机版《伤寒论》(二),开启伤寒论奥秘的一把新钥匙!!

    张胜兵中医 2021-08-25 ↑ 点击上方 "张胜兵中医" 关注 长按图中二维码,关注"张胜兵中医",每天为您分享精彩中医文章和医案! 上一篇文章是关于太阳 ...

  • 《伤寒论》读书笔记226、227--大小承气汤的使用的辩证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226,阳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 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这一条是讨论小承气汤的治疗范围 小承气汤具有泻下的力量但是 ...

  • 《伤寒悬解》——阳明经上篇

    伤寒悬解卷六 阳明经上篇五十章 阳明实证 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阳明者,胃之经,胃者,阳明之腑.阳明病,有经有腑,经主传输而腑主受盛.病在太阳之经,若胃阳非旺,则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六日经尽汗解,不 ...

  • 《伤寒悬解》阳明经下篇——阳明之阳虚

    伤寒悬解卷七 阳明经下篇三十三章 阳明虚证阳明入太阴去路 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为燥土,太阴以湿土主令,是为湿土.脾胃以膜相连,<素问>语.感应最捷,胃家实则燥土司气,而湿土以化燥,胃中虚则湿 ...

  • 《伤寒悬解》阳明经腑病之来路与汗下总纲

    来路四章 阳明八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热,大便难是也. 1 阳明之病,或自太阳传来 ...

  • 《伤寒悬解》阳明篇——阳明经病

    伤寒悬解卷六 阳明经上篇五十章 胃 阳明实证 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阳明者,胃之经,胃者,阳明之腑.阳明病,有经有腑,经主传输而腑主受盛.病在太阳之经,若胃阳非旺,则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六日经尽汗解 ...

  • 《伤寒悬解》阳明总纲——阳明经病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一章 阳明十二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时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发汗宜桂枝汤. 1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时发热者 ...

  • 《伤寒悬解》阳明篇——阳明病来路

    阳明七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濈然微汗出也. 1 伤寒,脉浮而缓,太阳表闭之浮,太阴 ...

  • 《伤寒悬解》阳明腑病——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阳明腑病二十七章 阳明病,自经传腑,腑病宜下,其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汗而后下.经证已解,恶寒不作,而潮热汗出,全是腑证,当相其缓急而用下法也. 1 此处黄师又一次提示,经证未罢,犹见恶寒,则宜先 ...

  • 《伤寒悬解》阳明胃腑——承气汤证

    阳明二十九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 ...

  • 《伤寒悬解》阳明篇——三阳合病

    阳明四十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  阳明与少阳合病,必见下利,此太阳表病不解,木贼克土,胃腑不容而下利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