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知意的苔藓植物——短颈藓 /刘胜祥/湖北苔藓植物故事30/20210928

颈为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亦称“脖子”。在我的家乡,似乎对“短颈”与“长颈”都不喜欢,对没有担当的人,称为“缩头乌龟”,乌龟的颈其实不短,当它捕食时,缩在体内的颈会伸得比较长。对有长脖子人的称为“吊井鬼”。在那封闭的年代,人们不知道,远在万里之遥的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地方,有一个长颈族。长颈族人以脖子长为美。孩子从5-6岁起,就在脖子上套铜圈,一年一个铜圈,使脖子拉长。据说最长颈者脖子达70厘米。其实脖子的长度并没有太多变化,这些环的作用是靠重力把肩膀压低,显得脖子长。
1803年,短颈藓属被建立( Diphyscium  Mohr),属名由Dis(二)+physk(水泡)组成,指孢蒴膨胀时内有气室形成双层囊状构造。如果直接翻译过来,实在难以搞明白。陈邦杰先生注意到此植物孢蒴小短柄,隐没在苞叶之中,故称为短颈藓属。
湖北短颈藓科有二个种的记载,短颈藓与东亚短颈藓(Diphyscium formosicum),但是短颈藓的标本一直没有采集到。2021-09-04,我们在湖北五峰北风桠采集到一份短颈藓属的标本,经仙湖植物园张力研究员鉴定为短颈藓(Diphyscium foliosum)。之后,湖北短颈藓科所有的标本经张老师鉴定后,确定湖北分布有以上两个种。借此机会,感谢张力研究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鉴定湖北苔藓标本。张力研究员对湖北苔藓植物研究的指导与支持深表谢意!
东亚短颈藓(何钰拍摄,张力研究员鉴定,神农架)
短颈藓(刘胜祥拍摄,张力研究员鉴定,湖北五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