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气功站桩太极五行拳的站桩静功意念桩
预备势:与站桩调息功同。
(一)三调:除调息是自然呼吸外,调形、调心均与站桩调息功同。
(二)意念桩(有为桩)转腰腹和周身:
1.意念桩转小腹(转下丹田)。
动作:身体站桩,双手拇指和食指合成圆圈。两手拇指在肚脐下沿处相接,食指在小腹下端相接(或似接非接触)。形成圆圈后,用意领气(想象有股红色气流),自拇指(即肚脐下沿处)引着这股红色气流顺时针转,速度尽量放慢(最快每小圈不能低于10秒钟),共转9圈。接着用意领气,自拇指逆时针转,共转9圈,见图8。
2.意念桩(有为桩转腰、转带脉)。
动作:站桩姿势与转小腹功同。用意念领气循腰带顺时针旋转,即循带脉旋转,自肚脐上沿腰带处顺时针转,如由肚脐上至右胯,由右胯至腰部,由腰部至左胯,最后由左胯转回肚脐上(复原处)。为一圈。顺时针共转9圈。
用意念领气循腰带逆时针旋转,自肚脐上至左胯,由左胯至腰部,由腰部至右胯,最后由右胯转回肚脐上,为逆时针一圈,共进行9圈,见图9.
注意两点:(1)用意念领气转圈时为什么速度放慢,是因为随领气转圈要搜寻小腹周围反应,有无热、麻、虫爬等感觉。(2)随领气转圈,要进行内视。不管微微睁眼还是闭眼,都要练眼睛内视小腹部位的圈,好象看见了气在小圈内或循腰旋转,每天坚持练功、练内视,日久天长便可不断提高功力、功效。
3.有为桩转臂内(双手胸前抱球)。
动作:身体站桩(同上),双手抬起在胸前环抱、成圆形;两手高不过肩,手心对着两乳间(中丹田膻中穴),距离约25-30厘米,双手中指距离10厘米左右,双手指间徽微分开,眼平视或微闭;自然呼吸,见图10。接昔用意念领气自左手心向右,顺时针到右手心上,由右手心至右胳臂内侧,由右胳臂内侧至胸部,由胸部至左路臂内侧,最后由左胳臂内至左手心,为顺时针一圈,共进行9圈。紧接着用意念领气,逆时针运行。自右手心向左至左手心上,由左手心上至左胳臂内侧,由左胳臂内至脚部.由胸部至右路臂内侧,最后由右胳臂内至右手心上为一脚,共进行9圈、
以上系转臂内侧、用意领气先顺时针转9圈,,后用意领气逆时针转9圈,为一遍.站桩功要求最少作一遍,多作不限。
4·意念桩(有为桩)转臂外(双手胸前抱球)。
动作:同转臂内的姿势与动作同,只是用意领气运行在双臂的外部.用意念领气顺时针转,由左手背向右手背上运行,接着由右手背上向右胳臂上转,由右胳臂至右肩,由有房部至左肩,由左肩至左胳臂外侧,鼓后由左胳臂外侧转回左手背上为一圈,共运行9圈.接着用意领气逆时针转。由右手背上向左运行至左手背上,由左手背至左胳臂外侧,由左胳臂外侧至左肩,由左肩至右肩,由右肩至右胳臂外侧,最后由右胳臂外侧转回右手背上,为一圈。共进行9圈。
5.意念桩(有为桩)转周身(意念大、小周天)。
动作:身体自然站立,头顶悬,上体含胸拔背,两腿屈膝,双脚站立同肩宽,或站成马步、双手与胸同高〔与两乳平)拇指在上。掌心向里,中指相对成圆圈(图11).意念在小腹(下丹田),意想有股红色气流,用意念带领向大腿两侧走。由两胯向下至踝骨,再至脚心。由脚心向大腿内侧走.引气向上至会阴穴,自会阴穴至尾闾穴,由尾骨向上引气至命门穴,由命门穴向上引气至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引气向上至玉枕穴(在后脑勺处),由玉枕穴向上引气至头顶百会穴。由百会穴引气向前至两眉之间上丹田,由上丹田引气下行至膻中穴〔中丹田),由脑中穴下引至小腹部(下丹田).如此引气运行9圈。
提示:
(1)作此桩功要松、静、慢,引气运行要循身体中线走不可偏离。
(2)作此桩功可与前四种(转小腹至转臂外等)功法调换,可先练此功后练那四种功法。
(3)作此桩功要先从下丹田起,向腰两侧,由两胯向下至两腿外侧至踝骨.由踝骨至脚心涌泉,由涌泉至两腿内侧上行至会阴穴.经尾闾向上行经脊骨和颈椎骨到头顶。再用意领气由头顶向前到上丹田(两眉之间),由上丹田向下运行,经中丹田(两乳之间)到小腹(下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