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窩和孟津口
黄河从三门峡以下,主干流上最惊险最浪漫最有特点最有看点的地方是打捞窩。打捞窩,又名打捞渦、大捞渦、老大窩,古人还称这个地方为孟津口。打捞窩和孟津口相连,黄河水先到打捞窩,再到孟津口,两地相距不足四百米。所谓孟津口,是指这个地方是新安县、济源市(县)、孟津县三个县的交会处。打捞窩这个地方面向正西方,正对着黄河水流来的地方。打捞窩处在一挂石壁下方,这挂石壁高约200多米,长约300多米,石壁犹如刀劈斧削,整座石壁浑然一体,全是由一层一层重重叠叠的黄砂岩组成。人站在石壁上往前方望去,湍急的黄河水自新安县境内汹涌奔腾而来,向着脚下这挂百丈高的石壁一头撞过来。黃河水咆哮着,激起十几丈高的漫天水雾,又绝望地跌入河中在打捞窩旋转成巨大的漩涡,满河的涌浪裹着泡沫利箭般地撞上石壁,由西流来的黄河水折而向北,浩浩荡荡涌入孟津口。自打捞窩以下,黄河水由新安县境内进入孟津口,孟津口的黄河南岸是孟津县,黄河的北岸就是济源。站在打捞窩的石壁上俯瞰脚下,旋转的黄河水黑濛濛地在眼下飞转,仿佛整个世界都要顷刻崩溃。远处,新安县的云坡山山头被一团团乌云笼罩,王屋山脚下的一道道山脊像一群群巨鳄伸出利爪,争抢着扑入河中争食。相传,孟津口是大禹开凿。《史记河渠书》中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数千年来,凶险的打捞窩一直是穷人们守望着“捞河财”的地方。夏秋之际,百川灌河,黄河岸边被淫雨泡塌房屋上冲下来的大梁、檩条、木椽,山沟煤矿中冲出的碳块、落水的牛羊、失去家园的驴骡猪狗、断了缆绳的小船,门板、木盆、窗芯、木床、荆筐……满河浮沉的灾难涌向打捞窩。暴雨皮鞭样劈头盖脑抽打着男人们的脊梁,峭壁下黄河岸边的青壮年男人们赤身裸体,青铜色的腰腹间系着葫芦,男人们有的用抛钩、有的用竹竿、有的用渔网,随便捞住什么死物活物无不两眼放光,即便失足落入水中也无所畏惧。从打捞窩顺河往下游不远处就是妯娌村,妯娌又称竹里、仇里。妯娌,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妯娌村和寨根村相互依偎,位于黄河水中的一座孤島上。妯娌村和寨根村的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6500年前。1995年,为抢救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的古文化遗产,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郑州大学考古系、孟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了联合考古队,对妯娌村和寨根村进行抢救性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妯娌遗址的发掘面积3450平方米,寨根遗址的发掘面积1000余平方米。两个遗址内发掘的新石器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层次清晰各不重复。妯娌遗址和寨根遗址出土的石器部分为半成品,部分为成品,成品石器以网坠居多,另有石刀、石铲、石斧、石凿、石矛等。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居多,也有少量的黑陶和红褐陶。纹饰除素面外,流行附加堆纹,另有篮纹、方格纹、弦纹、划纹、绳纹等。器类计有:凿形足鼎、夹砂罐、泥质罐、带嘴罐、高领瓮、大口缸、壶、甑、盆、碗、豆、杯、器盖等。妯娌遗址和寨根遗址属于山区新石器遗址,这类遗址在洛阳地区属于首次发現。以河南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文化距今约6500年左右,与中国传说中伏羲女娲的生活年代相当。寨根遗址和妯娌遗址发掘出的器物中有鼎,鼎是古代政权的象征。鼎的出現从一个侧面证明,妯娌遗址和寨根遗址在当时不是一般的部落聚居地。孟津只黄河南岸凤凰山上有一处高耸的台地,形如桃叶状,面积约1200平方米,实测海拔高度为465米,这里是北邙山西部平逢山的制高点之一。当地百姓称这块台地为:天台。天台就是天坛,是远古帝王祭天的场所。《遁甲开山图》一书中说:“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仇里和“仇夷”音同。仇里的地形地貌也是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就是伏羲的国土、伏羲的统治中心、伏羲诞生的地方。妯娌——仇里——仇夷是同一个地方。妯娌遗址、寨根遗址的发现发掘证明:这里是新石器后期伏羲女娲的重要活动居住地。孟津口附近凤凰山麓有唐建佛教圣地三佛洞、和尚洞,三佛洞东北方有红崖山、红崖头渡槽等人文胜迹。黄河自打捞窩和孟津口以下,有历史文化名村妯娌、寨根、大柿树、柳树滩、尚家庄、郭家庄、桑树园、赤河滩、大禹沟、清河等,如今沿黄河旅游通道即将开通,山光水色辉映着滔滔不绝的神奇故事,彰显着打捞窩不朽的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