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备专栏】低吟高歌总是春——《春》1 X阅读教学设计
【文本编组】
《春》(朱自清)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迟子建)
《醉春风》(丁立梅)
【设计意图】
一、文本简析
《春》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四季美景”主题中的第一帧图景。这幅图景清新、优雅、温婉,诗意盎然,如一首纯净欢快的轻音乐,流淌着对生命和自然的礼赞。朱自清描绘的是江浙一带的春天景象,更是对春天诗化美化的感受。祖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春天有不同景象,不同作者的心灵有不同感触。迟子建《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就展现了北极村寒冷的春天,这样的春天来得艰难却笃定、迂回而坚韧。这结满霜花的春天温暖而充满力量,如一支进行曲,质朴、明朗,理性从容。丁立梅《醉春风》则用女作家独有的细腻和感性笔触描绘春风、春花,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春天的热烈赞美,浓情蜜意,反复咏唱,就像一首咏叹调。
三篇写景抒情散文都描绘了春天,都选取了春花作为描写对象,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景物,但表现的春的特征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抒写的感受也不同。《春》用语清丽、活泼,“用笔如舌”,多从孩童视角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语言凝练、生动,富有张力,赞美春天的沉着果敢、顽强拼争;《醉春风》用词精致,用语亲切,抒发对春天的沉醉和热爱。把三文放在一起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完善学生的认知。
二、学情分析
关于春天,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写春天的诗文,学生在小学也学过一些。这三篇文章基本没有生僻字词,易于理解。把不同作者笔下不一样的春天放在一起阅读,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初步建立比较阅读的意识,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整合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三、目标确定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重视朗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节课是初中阶段第一次多文本阅读课,基本要求是能在规定时间内读懂多篇文章,初步学习整合信息,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在此基础上,比较文中景物特点的不同,揣摩并比较语言风格,能用合适的比喻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整合信息,把握景物特点;比较三篇文章的异同。
四、学习过程设想
本节课的学习应放在《春》的第二课时进行。在学生充分朗读了文本并了解文章内容之后,引入其他两篇写春天的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课堂的着力点在于引导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春”;课中提出的问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阅读课文、读懂课外文本,以丰富学生的认知。问题是为学生的“多读”服务的,多读、读懂、有思考地读是课堂教学旨归。
01
教学设计
02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编辑:孔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