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损、被欺负”:想要内心强大,就先戒掉“被伤害感”

太容易被别人影响,就容易失去自己。

01

前段时间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哭着找我倾诉,说和男朋友吵架了。女孩说,两个人的感情一直很好,只是男朋友有一个缺点,总喜欢贬低她的自尊。比如这次吵架的导火索,就是她刚从外地回来,特地洗了澡换了漂亮衣服去见男友,结果男友上来就说她乱吃东西,脸上长痘痘了。女孩说:"基本上,他天天说我胖,说我能吃,说我是猪"。"我本来自尊水平就很低,用了很多方式才建立了自己的高自尊水平,结果总是被他打回原形。我受不了这样的状态,生气了,结果他也很生气,说我因为一些小事就生气,不值得"。女孩因此很受伤,哭着来找我倾诉。

女孩说"我想了很多,他的眼里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就算结婚,他也会这样一直嘲笑我,还会用这种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所以我想分手。",但是,她又说"我们在一起三年,除了这一点,其他的都磨合的很好"。

女孩是一个很聪明的姑娘,我跟她聊了一会儿之后,她没那么难受了,开开心心的走了。但是这个小案例却很值得深思。

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打击别人?为什么我们做什么努力都得不到对方的认可?这样的人,还有在一起的必要吗?

02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一个事实——"我们从来不是生活在真空罐里的,我们总要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各样的人"。而且"无论再怎么努力,伤害也不可避免。"

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是废话,其实一点都不。如果能深刻的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人生至少八成的烦恼都会很好的解决。

这里面,涉及到"关系"这个话题。

没有人不生活在"关系"里。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一个人的"人格"。

这句话什么意思?通俗的解释是:我们和自己的重要他人(一般来说是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会在人的早年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相处模式,这种关系的模式,会进入到人的潜意识,成为一个人内化的人格特征。

长大后,我们会带着这样基本固定的人格特征和其他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投射自己早年的关系模式到对方身上——即人格的展现。

但是毕竟因为我们实际面对的是不同的人(而不是早年的抚养者),所以,与"新的人"的关系会碰撞出不一样的内容,它们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人格,使之发生塑形和改变。

所以,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展现,在关系中改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残缺的,即使最优秀的父母,也无法养育出人格百分之百健全的孩子。所以,当我们带着这些残缺走向新的关系时,就会再次因为曾经的创伤被碰触,而再次受伤,并产生痛苦。正因为如此,所以"无论再怎么努力,伤害也不可避免。"

但是,我们又不能真的脱离"关系"独自生活。作为群居动物,人的"社会性"是人的必备属性,每个人都无法完全脱离关系而独立生活。所以,无论我们怎么受伤,还是要回到关系中去。

最重要的是,人格是具有可塑性的。虽然它在关系中形成,在新的关系中被展现,但是,它依然可以在关系中被疗愈和改变。

这才是人生的意义。

03

也许有人看了这么多云山雾罩的理论之后更晕了——我说的是亲密关系,谁让你跟我说社会关系?

其实,这两种关系一点都不矛盾。亲密关系也好,社会关系也罢,归根结底,都是"我"和"外界"发生的关系。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人格发展的更适应外界的关系,能在关系中疗愈、成熟,那也就同时意味着,我们在亲密关系里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所以,核心的问题不是"这个男的还能不能要?",而是"我该如何在关系中自我成长"?任何一个爱人我们都可以放弃,因为这是我们的选择权。但是区别在于,这个"放弃",是迫不得已(我没有能力处理与ta的关系,带着一身伤害,不得不放弃)的"防御性放弃",还是我经过慎重考虑,理性分析之后的"建设性放弃"?

两者的区别在于,如果是前者,则意味着在"关系"中,我们无能为力,最终选择的"逃离"——带着深深的受伤害感。如果是后者,则意味着在"关系"中,我们互相平等,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分开,没有被伤害感。

这两者的区别巨大。

04

"被伤害感"是很多人绕不开的话题。

这两天还有另一个姑娘也哭着来找我,她是因为被别人构陷(客观的说,不是主动诬陷,而是对方的认知出现了问题,主观臆断的认定她犯了错误)而产生了浓厚的被伤害感。

在她给我的讲述中,她用了好多次"欺负"这个词。而且,在事件的后续发展中,她告诉我不少人支持她,同情她,这些让她觉得很温暖。

她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我能看到,她在这件事里的"受伤害感"始终没有消失,事情不是"过去了",而是"算了"。

和本文最初提到的那个女孩一样,她们在与外界相处时,都产生了很深的"被伤害感"——这种感觉,常和"委屈"、"欺负"、"伤心"、"愤怒"等感受联系起来。

与 "被伤害感"相伴而来的,是浓浓的无力感——我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对我的欺负/挑剔,那我"不玩了"。

05

如果仔细拆分"被伤害感"这几个字,我们会看到,它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被伤害",当一个人认为自己被别人伤害的时候,本质上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弱势的被动地位,它同时意味着,我们的感觉要依靠别人的态度来决定——比如,别人站队说我被冤枉了,那么我就感觉温暖,别人诬陷我,那我就委屈,而不是自我负责。

第二,是"感"。严格的说,受伤害感是一种感觉,所谓感觉,就是基于一个人的主观认知得出的感受和结论,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

换言之,被伤害感≠被伤害。两者的区别在于我们对"伤害事件"的认知。

举一个例子。对面一个人走过来看了我一眼。我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认为对方不怀好意,在挑衅我,于是我的反应可能是揪住对方的衣服,问他:你看什么看?!第二种是我对于对方看我这件事毫无感觉,根本没注意对方看我。第三种情况是,我很心虚的想,ta为什么会看我呢?是不是因为我今天早晨没洗脸被发现了?第四种情况是,我很自恋,我认为每一个人看我都是因为我漂亮,于是我感觉自己被看了一眼之后,更加得意洋洋…..

看到了吗?同一件事,因为我们对它的解读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感觉。而我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源于我们早年的经验。

可以简单的说:我们的认知,来自于以前的经验。

我感觉到自己被人伤害,和对方真实的伤害我,是两回事。而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被伤害感"引发的情绪体验。

06

我们为什么会有被伤害感?其实这是源于我们的自我价值受损的感受。

举个例子来说。本文中第一个女孩被男朋友说丑、胖、长痘,她就委屈的哭了,认为男朋友对自己太挑剔,并且产生了受伤害的感觉。

我们先不谈论男朋友到底是不是挑剔——事实上,是否挑剔,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评价他是否挑剔,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尺子",尺子不同,答案也不同。我们只来谈一下,为什么男朋友说自己胖、丑,会让自己觉得"好容易建立起来的高自尊水平,被他打回了原形"?

如果一个西瓜三斤八两。那它会不会因为张三爱吃西瓜,就增长为5斤,因为李四说西瓜又丑又难吃,就变成了1斤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其实,这和人的自我价值同理。如果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恒量,那么它还会因为对方喜欢就加分,因为对方贬损就减分吗?

当然不会。

但是区别在于,西瓜是一个客观存在,而自我价值则无声无形,我们好像无法衡量。

所以,这里面就涉及一个"实体自恋"和"虚体自恋"的概念。

07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科胡特认为,全能自恋是生命的一个基本动力,如果发展的好,极端的全能自恋就可以发展成为健康的自恋。

科胡特认为,自恋的作用是使破碎的自体碎片连成一片,形成完整的自体。自体,指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

实体自恋,就是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感觉"我很好",以至于这种感觉变成了一种很真实的东西,像是一种实体一样,它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受到较大的损害。

虚体自恋,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外界条件紧密相关,比如说容貌、金钱、权力、地位、别人的评价等等。当外在条件足够好的时候,自恋就会爆棚,反之,就会感觉到受到很大的损害。

如果把实体自恋比作"里子",那么虚体自恋就是"面子"。

说到这,我想很多人已经有所理解:为什么我们那么容易被外界伤害,产生严重的被伤害感,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的实体自恋很不充分,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自恋(自我价值感)都来自于外界的评判。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一个女孩很容易被男朋友的挑剔而委屈,也很容易理解第二个女孩为什么在遭到了她认为的来自外界的不公待遇而伤心,同时也为得到了别人的声援而温暖。

我们认同了别人的评价,并将其作为衡量我们自我价值增减与否的标准,这是不是很可悲?

08

也许很多人会有一个困惑:难道我被人诬陷/挑剔了,我还不能委屈了吗?再说,谁不喜欢被人喜欢,被人接纳呢?!

这么想当然毫无问题。我们说自我价值被损害——其实所谓的自我价值,最初的来源就是来自于关系中别人(主要是养育者)怎么看我们以及怎么对待我们的。

我们首先是从别人的"镜像"那里累积和建立最初的自我价值感,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提升,才又逐渐修正自我价值感,直到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评定体系。

如果最初父母对孩子施以的都是"有条件的爱"或者来自父母的肯定、欣赏很少,那么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构建的基础就很薄弱,就自然很容易发展处虚体自恋。

但是正如一开始我们说的那样: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展现,同时,也在关系中修正。

我们无法决定出身,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选择社会上的其他人,都是人格健康、心理成熟的人——而且,真实情况是恰恰相反,但是我们还有一种主动的选择权——就是是否愿意选择在关系中成长、强大和日臻完善。

09

回到最初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有的人总喜欢打击别人?"

原因很多。一般来说,这样的人,也是自我价值不够的人,他们会通过打击别人,来获得自身自恋的满足,是一种比较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

还有的人,通过"攻击"来表达亲密。生活中很多人说"要不是你是自己人,我才懒得说你",他们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亲密。

第二,"为什么我们做什么努力都得不到对方的认可?"

事实的真相是,如果真的得不到对方的认可,可能两个人早就分手了。之所以说"得不到对方的认可",其实是源于对方的态度激发了我们自身自我价值受损的被伤害感而产生的疑问。

如果对方的人格不够成熟,可能他会不断的"要求"你变得更好——事实上,他们常常也是自己这样要求自己的,只不过这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他们永远无法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完美自我"的水平,而对自己(当然更包括他人)本来的样子(尤其是所谓的缺点),他们也无法真正的接纳。

所以,确切的说,他们不是不认可你,而是希望你再好一点,直到完美——当然,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第三"这样的人,还有在一起的必要吗?"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最能够给出答案的人,是自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能区分,如果分手,那么到底是逃跑还是选择?

10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修行的场所,恰恰就在这烟火人生,在这一段段真实的"关系"里。

关系,不仅指人与人的关系——它只是最复杂的一种,也包括人与物的关系,比如一个孩子和数学的关系。

从来不是那个人或者那个物出了问题,而是"我与ta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途径只有两个:投入的去爱,和投入的做事。这意味着一个人和其他人或者其他事物建立深度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是最终,却因为建立了关系,增强了情感和能力,而使自己的"实体自恋"得以增长。

没有人可以离群索居,离开与外界的关系。所以,当我们遇到使自己痛苦或烦恼的关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心生恐惧,选择逃离。这样,我们就又错失了一个成长自己人格的机会。

有一句鸡汤叫做"那些打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实际上,我们如果换个角度,理解了自己的价值实际上不以别人的态度有所增减,理解了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其实内心也住着一个脆弱的、成长不够的小孩,理解了我们生而为人的主动权和选择权,那么我们的人生烦恼就真的能祛除十之八九了。

从这个角度说,人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我们一直活在过去的经验里,带着一身的伤痕不断的体验"被伤害感",那这一生就有些悲惨。正如一个人的才华需要配得上ta的野心一样,一个人的能力也需要配得上人格的水平,否则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格残次品。

在人格完善和自我修行的道路上,终有一天,我们能够不以物喜,亦不以己悲,不再因为别人的评价和眼色在黑暗中顾影自怜,而能够自由、轻松的行走在这精彩的世界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