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家族:一族群星闪耀,两件事功卓著

人民出版社《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号11-20 13:43

  全文共3914字 | 阅读需7分钟

  在中国历史上,班氏家族可谓赫赫有名的大家族。班家自迁址至陕西扶风,不仅贵为汉之外戚,而且忠勇功高。

  东汉以来,一个不起眼的小姓“班”姓开始惹人眼球,班氏家族出将入相,频频登台亮相,编撰《汉书》,修辞作赋,北击匈奴,出使西域,建功边疆。在东汉历史的天空班氏一族可谓群星闪耀,蔚为大观。著名的有“三班”——班固、班超、班昭以及他们的父亲班彪。

  班彪(公元3年―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于汉代显贵儒学之家,先祖子文为春秋时期楚国楚国令尹,历代世祖励精图治,家底逐渐殷实,且有入朝为官者。祖父班况举孝廉为郎,汉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亲班稚汉哀帝时曾任广平相,还有姑姑班婕妤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才女。班彪家世儒学,自幼受家学影响极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造诣颇深。西汉末年,群雄并起,时班彪二十多岁时,始跟随天水隗嚣,勤于治学,感叹时局艰难,著《王命论》避走河西。后事大将军窦融,替其出谋划策,敬事汉朝,抗拒隗嚣。光武帝认为班彪很有才干,举他为司隶茂才作徐州令,又为司徒掾。班彪时有奏言,上书《复护羌校尉疏》《上言选置东宫及诸王国官属》《奏议答北匈奴》等。班彪学博才高,专力从事于史学著述。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去世。

  班彪画像

  班彪作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北征赋》《览海赋》《史记后传》等。范晔评价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彼将以世运未弘,非所谓贱焉耻乎?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班彪长子。在家庭的熏陶下,特别是受父亲的影响,九岁就能写诗赋文,十六岁入太学接受正规教育,班固博敏好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十分精通。班彪去世后,班固立志继承父亲之未尽事业。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写《汉书》,但是,当时有人向朝廷告发班固,说班固“私修国史”,篡改汉朝历史,班固因此被下狱。弟弟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上书汉明帝,替班固申冤。班超将父兄两代修史宣扬“汉德”的意向告诉汉明帝,明帝对其赞赏有加,下令立即释放,并召班固前往洛阳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与前睢阳县令陈宗、长陵县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等人专门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编撰东汉光武帝的《世祖本纪》,被升为“郎”官(校书郎),专门负责整理刊校皇家图书。班固继续撰成东汉功臣、平林、新市起义军和公孙述的事迹,共成列传、载记二十八篇。

  班固画像

  汉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年),班固完成了《汉书》的编纂工作, 前后历时25年。《汉书》叙事从汉高祖开始,到王莽被杀,共计230年的历史,十二代帝王。按照史记的体例,共一百篇,约八十万字。《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史书,并且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后世了解西汉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天文地理都提供了重要帮助。

  班固除了写作《汉书》外,还留下了了著名的文学作品《两都赋》,对长安和洛阳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留给后人对两都都市繁华的遐想。《两都赋》被萧统《文选》列为第一篇,可见编选者对《两都赋》的肯定。

  班固不仅善文,也尚武,希望建功立业。章帝时,北单于派遣使者来朝纳贡,意欲和亲,章帝讯问众官。班固分析两汉时局,建议通使匈奴,以宣扬汉德。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卒,汉和帝即位,朝廷便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将,出兵匈奴。班固随行,被窦宪任命为中护军,参与谋事。窦宪平定匈奴有功,一度威名大盛。但是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密谋叛乱,事发被革职自杀,班固因与窦固交好而受到株连被捕入狱,死于狱中,年六十一岁。

  蔡东藩说:“班固文人,党附窦氏,始至杀身;独班超能立功异域,终得封侯。大丈夫原应自奋,安能久事笔砚间?观于超之有志竟成,而固之无志可知,一荣一辱,优劣判焉乃知人生处世,立志为先,慎毋媚世谐俗为也!”

  那么班超又是怎样立志边疆的呢?

  班超画像

  班超(公元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幼子。班超少年大志,孝敬恭谨,审察事理,博览群书。每日伏案挥毫为官府抄写文书,但常叹息说:“身为大丈夫,当该效仿傅介子和张骞建功立业,封侯晋爵。”旁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来果然投笔从戎,终于干出一番大事业。当时北匈奴控制西域诸国,实力大增,并屡次进犯河西诸郡。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随窦固出兵攻打北匈奴,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一职。班超一到军中,就显示了勇敢果断的才能。汉明帝十分赏识他,派他带领36人一起出使西域。这是班超第一次出使西域。到达鄯善之后。鄯善王嘘寒问暖,礼敬备致,但是后来突然又变得疏远冷淡。班超一打听,得知北匈奴有使者也来到鄯善,于是果断对部众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天黑之后,率众将士直奔北匈奴使者驻地。放起一把火之后,猛敲战鼓,一时间前后鼓噪,声势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班超和众将士杀死全部匈奴使者。鄯善王闻听后表示愿意归附汉朝。

  窦固上奏班超机智勇敢,明帝也欣赏班超的韬略,提拔班超担任军司马,班超等人再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于阗王广德刚攻破莎车国(今新疆莎车),称雄天山南道,北匈奴派使者驻于阗,掌握着于阗的大权。班超见于阗王态度冷淡。巫师又对于阗王说:“天神发怒了,你们为什么想去归顺汉朝?汉使有一匹嘴黑毛黄的好马,你们赶快把它弄来祭祀天神!”于阗王派人向班超讨要马匹,班超提出要巫师亲自来。巫师到达后,班超将他杀死,将首级送给于阗王,并说明利害。于阗王早知班超在鄯善所为,颇为惶恐,当即下令杀死北匈奴使者,重新归附汉朝,班超成功镇抚于阗。

  班超投笔从戎

  当时匈奴人扶立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城东郊)国王,派兵攻破疏勒国(今新疆喀什市),杀死国王另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春天,班超到了疏勒,把文武官员全部集中起来,向他们陈说龟兹种种不合理行径,宣布另立被杀疏勒国君侄儿“忠”当国王,疏勒平定归汉。班超两次出使西域,凭借智勇,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西域与中央中断了六十五年的关系至此恢复。

  建初五年(公元80年),班超上书章帝,提出了“以夷制夷”的,平定西域各国的主张。朝廷命平陵人徐干为代理司马,率兵一千辅佐班超。建初九年(公元84年),朝廷又派和恭为代理司马,率兵八百增援班超。永元三年(公元91年),龟兹、姑墨、温宿等国投降。朝廷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史。截止永元六年(公元94年)秋天,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附汉王朝,班超终于实现了立功异域的宏伟理想。

  永元七年(公元95年),朝廷为了表彰班超的功勋,下诏封他为定远侯(驻守或出使西北边疆地区的使者和大臣),食邑千户,封地陕西汉中镇巴县。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大将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至西海(波斯湾)而还。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班超上书朝廷请求回乡,妹妹班昭也请求把班超召回,奏章送达后,班超回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后,被任命为射声校尉。同年九月,班超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班超出击北匈奴,两使西域,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民族融合,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班超出使西域

  蔡东藩在《后汉演义》中曰:“西汉有张骞,东汉有班超,皆一时人杰,不可多得。吾谓超之功尤出骞上。”

  班超墓

  班昭(公元45年—117年),亦名姬,字惠班。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后汉书》说班昭“博学高才”,家庭的文化底蕴,为其后来的学术造诣打下来坚实的基础。长兄的去世,对班昭打击可想而知,由于长期受到父兄史学素养的熏陶,她有意要完成班固未竟的事业,这时正好和帝下诏班昭,让她到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藏书阁书籍浩瀚,资料十分丰富,班昭经年累月,对《汉书》进行了整理和修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进行了通俗易懂的修改,又增写了《八表》和《天文志》,终于使得《汉书》完整的呈现于世。其功莫大焉。

  班昭画像

  其后汉和帝又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除了续写《汉书》外,她所作的《女诫》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是后世要求女性“三从四德”的主要行为准则。班昭七十多岁去世,邓太后都身穿素服表示哀悼。

  在中国历史上,班氏家族可谓赫赫有名的大家族。班家自迁址至陕西扶风,不仅贵为汉之外戚,而且忠勇功高,文采出众、班婕妤善诗赋,有美德;班彪才名显赫,造诣颇深;班固著《汉史》,彪炳史册;班超投笔从戎,建功西域;班昭文采斐然,教育大家。总之,班氏家族在维护边疆稳定,编纂《汉书》这两件大事上功勋卓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