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晋级国赛、专注机器人,他们是南工大创新创业弄潮儿!
他们的大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们的青春
斩获各类奖学金,挑战创新创业
他们从专业出发,瞄准社会需求
对于获得的荣誉
他们坦然看待
于他们而言
创新创业是青春最迷人的风采
也是最无悔的选择
他们
是南工大2020大学生创新创业年度人物
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钱家熠
2018级食品与轻工学院学生,食品1802班班长,曾获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挑战杯国赛铜奖,欧阳平凯奖学金一等奖,校一等奖学金两次。
问鼎挑战杯国赛
2020年12月9日
在第十二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
全国决赛中
钱家熠作为负责人的参赛项目
《谷丰利达——
土壤修复与植保增效的践行者》
荣获铜奖
是我校三支入围挑战杯国赛
并获奖的队伍之一
第十二届“挑战杯”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东北林业大学、共青团黑龙江省委承办。我校自去年10月启动项目选拔工作,先后组织500余支项目团队积极参与挑战杯专项社会实践、校级竞赛、省级竞赛、国赛直通车竞赛及深度培育,最终有3件优秀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
获奖项目:
谷丰利达——土壤修复与植保增效的践行者
项目成员:钱家熠、郑伟、张耀根、彭雯杰、胡毅、周庆、杨骏杰、张佳艺、赵友学、潘森皓
指导老师:徐虹、俞建光、曹国年
在农业增产增收和土壤保本复活的双重需求之下,团队充分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力量,借鉴中药处方式配方理念,采用“微生物分泌物+微生物”的生物思维,将聚谷氨酸与具有生防抗病效果的利迪链霉菌菌剂复配制成农用微生物菌剂——谷丰利达,其具有超长保质,增加肥料利用率,有效抑制病害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等功效。
初心缘于兴趣和探索
大一时,钱家熠从学院网站上了解到有老师发布课题,招募学生组建研发微生物菌剂的项目团队,解决目前全国频发的土传病害以及市场产品存在的诸多问题。缘于兴趣,钱家熠主动联系项目老师,通过面试后成功进入项目团队。“这是我竞赛实验开始的地方,没想到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回忆起自己与这个项目的初遇,钱家熠感慨万千。
刚进实验室时,钱家熠对实验室基本注意事项、相关的知识还很欠缺,开始时主要负责微生物培养条件优化、抗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等,实验室植株处理的时候需要每隔一天对实验室处理的植株叶片取样,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叶片中的水杨酸含量,并分析其含量变化。一开始缺乏相关经验,加上操作不当,固相载体吸附的抗原受到了污染,导致重复做了几次试验结果都和设想的偏差很大。
为了不拖团队后腿,钱家熠拼了命的努力。课余时间全都泡在了实验室,抓住一切机会向老师、实验室里的博士研究生们请教,查阅相关文献自学,无数个日夜的实验与奋斗,实验终于走上正轨, 在老师指导下自主研发出一款农用微生物菌剂——谷丰利达。
实验的过程很累、数据文献很难查,竞赛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但是我乐在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所收获。
将科研成功带到田间地
2019年,钱家熠和团队成员想利用暑假前往山东安丘、江西白水黑龙江等土传病害重点地区实地考察,但一个大学生团队在实验室作出的产品想要走进田间地头,还是遭遇了不少波折和困难。一开始,不少农民持着怀疑与不信任的态度,经过学院老师们的反复沟通和介绍,有些农民才愿意让出一小块田供他们开展田间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钱家熠团队研发的农用微生物菌剂有效实现了土传病害的治理与作物的增质增产,当地农民们的认可和感谢让团队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前行的决心。
不惧坎坷,冲击国赛
有了实验基础、产品和实际效果,钱家熠和同学们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带着他们的作品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他作为团队成员参与了第五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那一次,团队获得了一等奖,而他也在过程中主动学习,培养技能、开阔眼界。2020年,钱家熠带着他们的产品再次参加了挑战杯赛,而这次,他从队员变成了负责人,肩上的担子重了,与指导老师沟通,按专业特长统筹分配工作,组织项目讨论,带领团队不断对项目产品及材料精雕细琢。有时人手短缺,工作繁重,他就会主动承担,几个月里,每天一稿,从睁眼忙到深夜已是常态。一路过关斩将,从校赛省赛,他们最终从500多件校级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入围国赛的三支队伍之一!
参赛过程是一个考验和反省自身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它促使自己走出舒适圈,直面问题和短板,在团队不断讨论、打磨的过程中,我们一点点完善材料,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我们产品中用到的微流控技术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产品研发和在各地的试用是团队分工实现的,没有每位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毫无保留的付出,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李逸平
2018级海外教育学院机械工程(国际班)学生, 曾获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创办南京未知数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软件著作权一项,校特等奖学金三次、一等奖学金一次,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
太酷了!我也想让我们的机器人驰骋战场!
大一时,李逸平便加入了校创客协会,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老师,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科创竞赛, 2019年,受学长邀请,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组成南京工业大学Bluespace机器人战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 2020,由于疫情影响,这场比赛经历经数月,中间有些队员因为考研、毕业等原因选择了离开,留给继续坚持的他们更多的挑战。
“我主要负责的是机械设计和相关的调试工作,每天的重复工作其实非常考验毅力和耐心。”虽然是队里唯一的女生,李逸平一点也不敢放松。设计、加工、装配、接线、调试……她在实验室度过了2020年的整个暑假。“刚开始,我们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做设计,没有考虑可加工性,缺乏严谨性,结果很不理想。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以感受到自身能力欠缺,那段时间,是无限的自我怀疑与迷茫。”回忆起备赛的过往,李逸平很感谢时间的磨练也庆幸自己的坚持。
查阅大量组委会的教程,借鉴外校的方案,进行了无处次方案迭代,思考技术方面的“去耦合”实验方案,寻找机构的评价指标。在无数次的实验、尝试与失败过后,李逸平反而显得平静和坦然,“很多东西是没法一次做得好的,要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和总结后,再想着提升性能,去做创新。”最终,Bluespace机器人战队获得全国总决赛单项项赛一等奖,全国第4名的好成绩。李逸平也实现了她参赛的初心:让他们团队的机器人驰骋战场!
这个这过程夯实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也从学长和同伴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从那以后,我就会不断告诉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勇于探索,实践、思考,才能求实、求得真知。
探索未知,矢志前行
在接触到大疆公司给中小学生进行的机器人培训后,她意识到培养儿童科技和科学能力的重要性。“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应该尽早培养,和几个中学同学谈了自己的想法后,几个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业!
他们把务对象定位在了中小学生群体上,同时又希望和其他机器人教育有所区别,于是就产生了办线上机器人教育的念头。”谈及创业的经历,她坦言感谢父母、同学的支持,经过一些列的手续和工作,李逸平注资创办了南京未知数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他们将电路设计、机械设计以及编程调试的机器人制作过程,通过网页以图形化和仿真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智能小车作为一个课程,可以通过步骤的提示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小车的制作,以仿真技术展示小车的运动状态,还以此申请了软件著作权。
创业的过程并不简单,她的沟通力和领导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珍贵又难忘的,我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人,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宝贵的精神和品质,这些都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句话一直是李逸平的座右铭,她以此警示自己永远不要自以为是,要始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尝试。给公司起名“未知数”,也是类似的意思,希望自己能不断探索未知,矢志前行。”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
图片 | 本人提供
采写、编辑、封面图 | 韦苗苗
责任编辑 | 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