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未来中心开幕,大众的野心再度暴露无遗!
2017年,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在全球共交付了1074万辆新车,创下其年度销量新高。其中,大众在欧洲市场售出432万新车,在北美地区售出97.6万辆新车,在亚太区售出450万辆新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贡献了接近420万辆。
当大众在2017年上海车展前夕宣布,未来将在北京建立亚洲未来中心时,轱辘哥毫不意外。亚太地区的市场销量占据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销量四成以上,如何设计和打造更被亚洲人喜爱的车辆是大众的分内之事。只是没想到,大众未来中心之亚洲未来中心已在1月24日开幕,大众的速度太快了。
关于亚洲未来中心的存在意义,大众集团中国区总裁兼 CEO 海兹曼阐述的更加清楚,“亚洲未来中心的启动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进一步开拓移动出行服务市场跨出的战略性一步。亚洲未来中心将成为一个创新智库,服务于区域及全球市场。最重要的是,未来中心将以我们现有客户和未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
前瞻性布局,亚洲未来中心透视后十年
区别于常规的汽车品牌设立的亚洲总部,大众建立的亚洲未来中心可以看做是“智库”,汇聚尖端人才,以前瞻性思维解决未来消费者的移动出行需求。
促使大众在北京设立亚洲未来中心,正是基于当前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尽管传统汽车还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但没有一个汽车品牌会否认,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是下一个汽车行业风口,要实现弯道超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都与这三大趋势息息相关。
大众在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三大领域并非后知后觉。根据此前发布的2025战略,大众已计划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引领者,最晚到2030年将旗下全部车型实现电动化。共享化方面的举措,大众已推出旗下第13个品牌“MOIA”,提供面向未来的汽车共享服务,并寄希望于该品牌在2025年能够成为共享出行领域的代表性品牌。
各大汽车品牌都在热火朝天的投入大量精力在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三大领域,谁能迅速突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依靠的只能是独立研发的核心技术。更别提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政策对整体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作为大众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大众必须要足够重视中国市场。
事实上,包括亚洲未来中心在内,大众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三大未来中心。其中加利福尼亚未来中心依托硅谷的尖端科技和人才储备,专注为客户提供顶尖的数字化用户体验;欧洲未来中心则专注于自动驾驶。与加利福尼未来中心以及欧洲未来中心有所不同,亚洲未来中心更关注中国和亚洲市场的设计理念,三者各有核心任务为大众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专注产品本土化,为亚洲消费者而来
在开幕日当天,亚洲未来中心负责人Torsten Schonert博士表示:“亚洲未来中心将关注前瞻性的产品和服务、突破性的技术、智慧城市理念、初创企业(项目)发掘和一流的客户体验,以满足亚洲客户的需求。”归根结底,是为亚洲客户的需求而服务,为中国消费者而来。
“中国特供车”曾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反感,但站在理性的角度,大众的初衷无可厚非。由于世界各地的用车环境和习惯不同,投放车型差异化是必然的。不仅大众这样做,本田、丰田等品牌也是如此。产品本土化的实质是为提供更适合的产品。
以大众为中国市场做出的改变为例,不难发现近年来大众旗下车型在保持大气、干练性格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更多年轻、运动元素。大尺寸的镀铬格栅就是一个极佳的体现,好评如潮的外观设计正是反映在这一个个细节上。又或者是大众即将在今年引入生产的T-Roc,设计师表示,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年轻化设计的需求,因此整体设计风格都朝着年轻、动感的方向走。
亚洲未来中心选择在北京落地生根,其立意也愈加明显。作为中国的首都,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能够帮助大众更好的了解亚洲消费者,了解年度销售420万辆新车的中国市场。
轱辘观点
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宴宾客。大众高调在京为亚洲未来中心揭幕,前瞻性透视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打造更加本土化的产品,势必会引起同行的极大关注。其实,不只是大众看到了亚洲市场的重要性,其它车企也早已熟知,唯一的区别是,谁将更快做足准备迎战,谁能更深入了解亚洲消费者。这一次,明显是大众再夺先机。
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