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刚渡过淮河,河水暴涨,国民党将领叹息,这是天意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在南下途中,最危险的敌人是什么呢?有人说了,当然是国民党的大军了,他们围追堵截,如影随形,阴魂不散。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刘邓大军南下最危险的敌人是几条横亘在前的大河。比如黄河,刘邓大军过黄河,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啊。后来邓政委回忆说,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心脏在怦怦地跳,那是一生最紧张的时候。

如果不能尽快渡过黄河,大军生死未卜,吉凶难测。过了黄河,还有很多大河,比如淮河。过淮河,同样是让人心跳到嗓子眼。过了淮河基本上就进入大别山了,这是最后一道关口。

刘邓大军选择在我们息县境内过淮河,那里至今还有遗址,我曾专门去瞻仰过。渡河的先锋部队是王近山的第六纵队第十八旅,旅长是王近山的爱将肖永银,政委李震。

肖永银发现淮河涨水,河面太宽,无法架桥,只搞到了十几条小船,一点一点渡河。这样太慢了,根本不行。刘伯承把肖永银、李震叫过来,问:

“河水真的不能徒涉吗?”

他们回答说,“是的”。

刘伯承再问:“你们实地侦查过没有?有没有找几个当地老乡问一问?”

(肖永银)

他们回答说:“先头部队已经侦查过了,情况确实如此。”

刘伯承不再问了,亲自带着大家来到淮河边,他拿着一根竹竿上了船。拿竹竿干什么呢?刘伯承行到河中心,用竹竿测了一下河水的深度,不深嘛,完全可以架桥。刘伯承批评肖永银、李震说,粗枝大叶害死人啊,越是关键时刻,领导干部越是要实地侦查才行,赶紧想办法架桥。

然后,刘伯承顺着淮河继续往上游走,继续侦查。不一会儿,他派人给肖永银、李震送来一封信,内容很简单,刘伯承看见上游有人牵着马过河,证明淮河完全可以徒涉,他命令大军迅速徒步过淮河。

经过刘伯承的亲自侦查,亲自指挥,刘邓大军很快渡过了淮河,钻进了大别山。6月27日他们刚过河,第二天,国民党的追兵就来了。真是好险啊。赶紧过河追呀,他们已经过不了河了。

淮河突然涨水,这是真的暴涨了,根本无法架桥,也无法徒涉,国民党军又搞不到船只,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在历史上,这样巧合的事情并不多见。以至于国民党将领吴绍周叹息说,刘邓大军刚过去,淮河就暴涨,这是天意啊。

没错,这是天意,天助我也。可是,如果不是刘伯承的细心,如果他只听下面的汇报,如果他不去实地侦查,发现淮河能够徒涉,再好的天意也抓不住啊。从来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此言一点都不虚。

(0)

相关推荐

  • 兵贵神速!刘邓大军多次成功运用,最大一次追击战让敌军无路可逃

    一.集中兵力,优势歼敌 乘隙捣虚,是为了创造更有利于歼敌的战机,而当这一战机出现之后,就应该及时把握战机,集中兵力速战速决.邓小平和刘伯承也是这样要求担任主攻的第六纵队的. 7月15日晚二十时二十分, ...

  • 刘邓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大别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背河反击(13):跃进 8月7日夜,正当坐镇开封的蒋以30个旅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部12万人兵分三路,突然甩开国军,向大别山挺进. 8月11日,中原局.野直.2纵在虞 ...

  • 高山铺战役:杨勇坚持要打这仗,最后以800人代价歼敌一万

    1947年,可以称之为战略转折最重要的一年,亦可以称之为改变战局,扬名天下的一年. 这一年的战争为之后很多年,人们回忆起来,都不得不提的便是刘伯承与邓小平于1947年的壮举.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2万人进最后剩下6万人,原因为何?

    前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战争的炮火总会弥漫在中华沃土之上,曾经的战争时木石,是为了争夺领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后来的战争就是刀光剑影,是为了君王的利益,是为了 ...

  • 刘伯承大别山历险记

    解放战争初期,南线局势的核心还是大别山.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一向与蒋介石不和的桂系白崇禧,此次却一改常态,对于执行围剿刘邓部队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坚决.因为华中地区是桂系经营多年的老巢,如果丢了华中,对于桂 ...

  • 刘邓大军过淮河,老天来帮忙,国民党军追兵惊呼:天意啊!天意

    原创2021-07-17 08:00·军史瞭望 蒋介石第一个目标是把刘邓大军阻击在汝河以北,用火车急运整编第八十五师吴绍周指挥所部和整编第十五师的1个旅,沿平汉线南下,赶到汝河南岸,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 ...

  • 司令部宿营偶遇18旅,以为隶属麾下6纵,半夜方知是敌头号王牌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南下大别山 1947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已经在大别山区转战3个多月,一度控制东起华阳镇.西至武穴的300里长江北岸,与江防重镇."江西北 ...

  • 黎明前的决战:序篇,义无反顾的前进

    黎明前的决战系列,并不是只写三大决战. 序篇是从1947年8月写起.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牺牲,换来了整个解放战争战局的转折.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里跃进大别山&q ...

  • 迷惑敌人,刺向蒋军心脏的利剑出鞘!

    三出陇海路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挺进大别山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了3路开进的路线和目标.为着更利于主力隐蔽地突然实施跃进,又令第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开展攻势活动 ...

  • 刘伯承都不敢打得仗,他却坚持要打,结果:800人的代价灭敌10000

    高山铺战役取得胜利至今已有七十余年,这场战役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可以说高山铺战役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以来,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不仅历代的军事家都会细细研究 ...

  •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出一条血路  打过汝河去 刘邓大军3路前进.8月23日,东路第三纵队到达淮河北岸:西路第一纵队到达汝南城附近汝河北岸:中路第二纵队主力在新蔡东南渡过了洪河,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军指挥部随第六纵队抵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