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存栏恢复8.4成,为何猪肉价格依然难降下来?是屠企责任吗

最近一年时间各种肉类食品的价格一直比较高,也就鸡肉的价格相对较低,猪肉和牛肉的价格都比往年提高了不少,就连早餐的包子都涨价了5毛-1块钱。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猪肉价格已经实现了连续50天下跌,目前全国农贸市场白条肉的平均批发价格是20.5元,可是据网友朋友在笔者文章下面留言,有的网友反映最近这段时间猪肉价格确实下降了,当地已经降到了19元,有的网友则反映猪肉价格根本没降,还是在28元甚至30元。据农业农村部统计,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了2017年末的84%,也就是恢复8.4成,可是猪肉价格依然难降下来,而且同样都是猪肉,为何各地的价格相差如此悬殊呢?

不少人认为是屠宰企业从中作梗,一边低价收猪,一边高价卖肉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对此笔者连续了屠企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表示,屠企真的是冤枉,自己企业不仅没有从中赚取高额差价,反而是在让利。正常情况下企业屠宰一头生猪的加工费要收40元,而为了让大家能吃上相对平价的猪肉,只要是当地的健康猪,屠宰费用减半至20元。导致部分地区猪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生猪调运相对困难

了解我国生猪养殖的都知道,我国生猪基本呈现北方是生猪产区,南方是生猪销区,正常情况下北方生猪供应相对充足价格就要低一些,而南方产能稍差价格偏高,一些屠宰企业就会从北方收猪调运到南方,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南方各地区的猪肉需求,还能缩小南北价格差,让全国生猪价格更平均。

2、终端零售“挟市提价”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虽然8月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7%,同比增长31.3%,但是到9月底我国生猪存栏量也仅3.7亿头,距离正常存栏4.4亿头左右还有0.7亿头的空缺,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猪肉供应依然是紧张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供应不足价格就会上涨,何况从生猪屠宰到猪肉上餐桌中间还需要经过多级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手,每一级有都需要利润

据笔者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当地的白条肉批发价格为20元一斤,可终端市场的零售价格为30元一斤左右,按照一天卖出去300斤白条肉计算,成本为6000元,毛利润为7500元,这其中有50元的猪肉运费,50元的摊位费,100元的加工费,400元左右的损耗费,这样算一下猪肉零售商出售一头猪至少能赚七八百元,零售商贩的“挟市提价”也是导致当前猪肉价格过高的重要原因。

如此来说,要想解决各地猪肉价格差过大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政府出面,放松生猪调运相关政策,让生猪或者猪肉流通起来。另一方面要求做好价格监管,缩减终端零售商的利润。,这样高价地区就会有所回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