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发送【目录】
送你200篇独家Excel精华教程
编按:
根据考勤机数据统计考勤表是每个考勤人员的磨难之一。有的考勤机导出的数据打卡时间在一个单元格里,有的考勤机导出的数据日期和打卡时间在一个单元格里。如何由这些数据快速生成考勤统计表?
考勤是每个公司主抓制度之一,每个公司都会安排1~2个人,甚至更多的人来负责考勤。考勤也和每一个打工者息息相关,准确的说是和打工者的工资有着密切关系。早上总会看到为了不迟到而奔跑的人,晚上快下班的时候,大家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看时间。无论是迟到还是早退,其实它的衡量标准很简单,就是“打卡时间”,如果打卡时间晚于上班时间就是“迟到”,早于下班时间就是“早退”。在EXCEL中,我们用函数或者VBA按这条标准进行判断,可以智能地、快速地依据考勤机数据得到考勤统计表。笔者E图表述接触过多种考勤机数据,发现考勤机导出的数据依据打卡时间的记录方式主要分为三类:打卡时间独立型、日期和打卡时间混合型、同一单元格多个打卡时间型。我们分别来说明一下。说明:以下数据统一按照上班时间8:00,下班时间17:00来计算迟到、早退情况。每一行就是一次打卡记录,而且打卡日期和打卡时间是分开的两列字段。这种考勤应该是最常见,也是处理最简单的一类数据源。首先增加上午/下午辅助列,并用公式自动判定填写上午或下午。E2单元格输入函数:=IF(D2<=VALUE("12:00:00"),"上午","下午")VALUE("12:00:00")将12:00:00转化成时间格式,然后与D列的时间进行对比,得到记录条中打卡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向下填充函数到E2:E12单元格区域。F2单元格输入函数:=IF(E2="上午",IF(D2>VALUE("8:00:00"),"迟到","正常"),IF(D2早退","正常"))通过IF函数,判断打卡是迟到、早退,还是正常。如果打卡记录是“上午”,那么判断是否大于8:00:00,是就是“迟到”,不是就是“正常”;“下午”,则判断是否小于17:00:00,是就是“早退”,不是就是“正常”。最后这样处理源数据后,我们就可以使用“索引函数”将这些内容匹配到《考勤统计表》中,如下所示:在K2单元格输入函数:=LOOKUP(1,0/(($B$2:$B$12=$I2)*($C$2:$C$12=K$1)*($E$2:$E$12=$J2)),($F$2:$F$12))多条件索引的方式有很多、很多,笔者在这里采用的是LOOKUP。LOOKUP(1,0/…)是一个很常用的多条件索引方法,之前的教程中也有涉及,这里就不再赘述。给大家一个公式以后可以套用。=LOOKUP(1,0/((条件1)*(条件2)*(条件3)*…*(条件n)),(被查询目标列))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错误码#N/A,那些就需要其他的判断了。例如L2单元格应该是“上午漏打卡”,O2和P2单元格则是“公休”。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也不算难点,无外乎用IF函数判断条件再返回需要的说明即可,我们就不介绍了。日期和时间在一个单元格中,导出的数据基本都是文本格式。日期有两种常见格式:一种带分隔符,如2020/09/01;一种不带分隔符,如20200901。日期都是双位数显示,如1月——01,12月——12;1日——01,8日——08。处理这样的内容,完全可以先将打卡记录处理成常规的【独立时间型】之后,然后再来处理考勤。以“打卡记录2”为例,如下:在E2单元格输入函数:=--LEFT(D2,10)用文本函数Left直接提取日期部分,再用两个符号【--】转换为数值,最后调整单元格格式为日期就可以了。在F2单元格输入函数:=--RIGHT(D2,LEN(D2)-11)用文本函数Right提取文本右侧的时间。LEN(D2)得到文本的总长度, 11是日期长度10加一个空格长度,差值就是时间部分的长度。G列、H列的处理同上例,索引到《考勤统计表》中也和上例一样,是不是融会贯通了?对于考勤统计来说,这种数据是最难处理的。而且我们上图是模拟数据,实际情况中,一个单元格中可能不止一两条记录。处理这样的数据,笔者的总体思路还是先将其转化成第一种数据类型那样的表,然后再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