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53、254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53、254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发恶热也。”可见发热汗出,乃是阳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汗多”一方面说明里热亢盛,一方面也必然有汗多伤津的后果。
即使如此,也不可能只能见到“发热、汗多”,就用急下之法。若是阳明经热之发热汗多,则当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只有阳明腑实而见发热汗多者,才是里热郁结而津伤的表现。此时则不应犹豫,急用大承气汤泻下结热,以救阴液。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继252条阳明腑实兼“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以及253条阳明腑实兼“发热汗多”者当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后,本条讲述了阳明腑实兼“发汗不解”者,宜急下存阴。故而,此三条合称阳明急下三证,以与少阴急下三证并举。
阳明腑实结滞,故见腹中满痛。然此结滞由何而来?前文明言“发汗不解”,是知病本太阳,本当汗解。然或因汗不得法,或因汗之太过,则邪热未去,津液反伤,邪热因之内陷,阳明化燥,邪热与肠中宿垢相结成实,故而“腹中满痛”。
太阳误汗,而致邪热内陷之变证多矣,然诸般变化,必多迁延,不致于就成腑实结滞之证。本条“发汗不解”,随即便言“腹满痛”,病情变化之快,由之可见。这说明病人邪热较盛,非一般误汗证可及。
此证本由津伤化燥而致,现在肠中燥热反盛,则津液益伤。若不及时通腑泻热,则肠腑燥热煎竭津液,必有亡阴之虑,故当急下之。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字帖获取请点击:
现已更新至208条
从今天起“从头学中医新”开启《伤寒论》新板块了!
《伤寒论》怎么读,怎么理解?是很多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的痛点。
关于《伤寒论》条文解读、应用的名家著作众多,很多初学者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著作来学习。我们尝试对《伤寒论》条文进行逐条讲解,用尽量简单、精炼的语言,帮助大家理解伤寒论的字面含义,以做入门之用。
如果您对于条文的解读有什么疑惑或建议,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小编一定会回复。
希望中医学习路上,“从头学中医”团队能同广大中医爱好者一起“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