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真是风出来的么?

黄土风成说是黄土成因说之一。1877年由李希霍芬提出。

认为黄土来源于大气粉尘降落。粉尘受到雨水、霜雪、生物活动等作用,发生次生碳酸盐化、碳酸盐与粘粒物质构成微团粒或集合体,附着于堆积物根孔或虫孔内,形成大孔构造;又与氧化铁、锰等一起包裹粉尘颗粒而呈黄色而成为黄土并被搬运到沙漠以外的附近地区堆积而成的。风成说观点被多数学者所接受,是黄土形成的主流学术观点。

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究竟是哪来的?“风成说”提出如下证据

①不管地表起伏状况,黄土覆盖的厚度是差不多的。

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

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黄土风成说最有力的证据是黄土分布在沙漠和戈壁的下风区。因此,黄土高原正好形成在蒙古高原南缘是最好的证据。北风送土,填山没壑,由今天黄土层底下出露的红土丘陵区和突起黄土高原上的石质山区看来,黄土层未沉积前,地面已是被流水侵蚀成破碎丘陵区地貌了。今天不少峁顶,虽然仍有黄土层保存,但是峁身却是个孤立的丘陵,可见黄土层是起着填平山谷的作用,因为在半旱区仍有小河流和雨量,故一次大雨即可把山坡、山顶的松散黄土冲下山沟,成层堆积。这也是多年前有人提出的“多源异相沉积说”。

风成说的证据多见于上层即马兰黄土层中,把马兰黄土砂粒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出风蚀的形态,如次圆状、碟形坑、冲击麻点等;而未见水流滚动形态。其次,是离蒙古沙漠越远,颗粒越细小,但成分不变,且和本地岩性不同。如陕北耀县石灰岩山坡上黄土层中,砂子成分即占50%。在山地顶部也有黄土层堆积,更显出不是流水带来的。甘肃华家岭顶上就广泛分布着黄土层。在鄂尔多斯还可见黄土层和沙层相间出现。

“多源异相沉积说”是因为黄土层中夹有不少古土壤层、古沙丘层、古河系砾石层,尤以下层黄土层(离石黄土层)为多。由宝鸡到天水沿线,即可见到。古土壤层(或埋藏土壤层)有褐色土层(即红层),它是在森林草原环境下形成的。马兰黄土也有2~3层“黑护土”层,因土层灰黑色得名,是草原、草地灌丛条件下形成的。红层更可多达20层以上,顶面常被切蚀去一部分,表示原地面受过侵蚀。古沙丘亦为蚀余沙丘、沙地、草丛沙堆等所成;河床砾石层更可见于离石附近剖面中,且多是暴流冲积相型。这就说明我国厚达200米的黄土层各层成因,各地区黄土成因都有它不同的历史。虽然风成黄土是黄土主要来源,但是黄土高原和黄土层的沉积是具有水源、风源、风化源、沙丘源等等沉积相组成的。还有,黄土层形成后,还可在当地起沙,把黄土吹送远处,即黄土不定都来自蒙古高原之上。例如不少千年古墓披上1~2尺黄土,即查明为当地起沙所致,不是“土雨”从北方吹来的风成黄土,吐鲁番即常有“下土”现象,每次可积上黄土2~10毫米厚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