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胁痛、黄疸

前贤医案赏析之胁痛、黄疸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叶蔚如兄胁痛便闭一剂而效。蔚兄来诊云∶病初右胁刺痛(按:有瘀),皮肤如烙,渐致大便闭结(按:热燥),坐卧不安,每便努挣,痛剧难耐,理气清火,养血润肠,药皆不应。切脉弦急欠柔(按:肝气强),谓曰易治耳,一剂可愈。蔚兄云∶吾病日久,诸药无灵,何言易治?予曰∶此乃燥证。肺苦燥,其脉行于右,与大肠相表里,方书论胁痛以左属肝,右属肺,今痛在右胁而便闭结,肺病显然。但肝虽位于左,而其脉萦于两胁,《内经》言邪在肝,则两胁中痛。今痛虽在右胁,不得谓其专属肺病已也。夫金制木,忧伤肺,金失其刚,转而为柔,致令木失其柔,转而为刚,辛香益助其刚,苦寒愈资其燥,润肠养血,缓不济急。订方用栝蒌一枚、甘草二钱、红花五分。蔚兄见方称奇,乃询所以。予曰∶方出《赤水玄珠》。夫栝蒌柔而润下,能治插胁之痛,合之甘草缓中濡燥,稍入红花,流通血脉,肝柔肺润,效可必矣。服药便通痛减,能以定卧,随服复渣,微溏两次,其痛如失。

家若谷兄乃郎胁痛感证已逾两旬,胁痛依然不愈(按:外感胁痛,病在少阳,内伤胁痛,病在厥阴;表里新旧之分别如此)。今外邪解经多日,胁痛何以不瘳。既无情志抑郁,定属动作闪力之伤,外邪引发耳。夫久痛在络,络主血。防其蓄瘀动红,从《金匮》肝着,例用旋复花汤一法。

《回春录》胁痛

单小园巡检,患右胁痛,医予温运药,病益甚,至于音喑不能出声,仰卧不能反侧,坐起则气逆如奔,便溺不行,汤饮不进者,已三日矣。孟英诊其脉∶沉而弦。与∶旋复、赭石、薤白、蒌仁、黄连、法夏、竹茹、贝母、枳实、紫菀,加雪羹。(按:寒凉、清润、通降)服之,一剂知,数剂愈。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

张(六五) 胁胀夜甚,响动则降,七情致伤之病(肝郁):橘叶、香附子、川楝子、半夏、茯苓、姜渣(按:可为逍遥丸的兄弟方)

陈 气热攻冲,扰脘入胁:川黄连、牡蛎、夏枯草、炒半夏、香附、炒白芥子。(按:治肝热炼液成痰)

徐(四九) 劳怒阳动,左胁闪闪,腹中微满。诊脉弦搏,左甚。当先用苦辛:郁金、山栀、半夏曲、降香末、橘红、金石斛。

汤(十八) 气逆,咳血后胁疼(金不制木):降香汁(八分冲)、川贝(一钱半)、鲜枇杷叶(三钱)、白蔻仁(五分)、杏仁(二钱)、橘红(一钱)。

丁 由虚里痛起,左胁下坚满,胀及脐右 大便涩滞不爽。用缓攻方法(湿热壅滞):小温中丸。

某 痰饮搏击,胁痛(痛兼痰饮):半夏、茯苓、广皮、甘草、白芥子、刺蒺藜、钩藤。

沈(三十) 左胁下痛,食入则安(营络虚寒):当归桂枝汤加肉桂。

朱(五二) 左乳傍痛绕腰腹,重按得热少缓(按:此处得病真迹),此属阴络虚痛。十一年不愈,亦痼疾矣:当归(三钱)、肉桂(一钱)、小茴(七分)、丁香皮(五分)、茯苓(二钱)、淡干姜(一钱)。

尤(四五) 痛从中起,绕及右胁,胃之络脉受伤,故得食自缓。但每痛发,必由下午黄昏,当阳气渐衰而来,是有取乎辛温通络矣:当归、茯苓、炮姜、肉桂、炙草、大枣。(按:治在肝脾)

郭(三五) 痛必右胁中有形攻心,呕吐清涎,周身寒凛,痛止寂然无踪。此乃寒入络脉,气乘填塞阻逆,以辛香温通法(寒入络脉气滞):荜茇、半夏、川楝子、延胡、吴萸、良姜、蒲黄、茯苓。

汪(六八) 嗔怒动肝,寒热旬日,左季胁痛。难外舒转,此络脉瘀痹。防有见红之事,静调勿劳可愈(血络瘀痹):桃仁、归须、五加皮、泽兰、丹皮、郁金。又 桃仁、归须、丹皮、桑叶、川楝子皮、黑山栀皮。又 络虚则热。液亏则风动。痛减半。有动跃之状。当甘缓理虚:炙甘草汤去姜桂。又 痛止,便难。液耗风动为秘。议用东垣通幽法:当归、桃仁、柏子霜、火麻仁、郁李仁、松子肉、红花。

凌 肝着。胁中痛。劳怒致伤气血:川楝子皮、炒延胡、归须、桃仁、生牡蛎、桂枝木。

沈(二一) 初起形寒寒热,渐及胁肋脘痛,进食痛加,大便燥结,久病已入血络,兼之神怯瘦损。辛香刚燥决不可用:白旋复花、新绛、青葱管、桃仁、归须、柏子仁。

王(二四) 左前后胁板着,食后痛胀。今三年矣,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当辛香缓通:桃仁、归须、小茴、川楝子、半夏、生牡蛎、橘红、紫降香、白芥子。水泛丸。

汪 痛在胁肋,游走不一,渐至痰多,手足少力。初病两年,寝食如常,今年入夏病甚。此非脏腑之病,乃由经脉,继及络脉。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瘀从便下。诸家不分经络,但忽寒忽热,宜乎无效。试服新绛一方小效。乃络方耳。议通少阳阳明之络,通则不痛矣:归须、炒桃仁、泽兰叶、柏子仁、香附汁、丹皮、穿山甲、乳香、没药。水泛丸。(按:活血化瘀法)

程(四八) 诊脉动而虚,左部小弱,左胁疼痛,痛势上引,得食稍安。此皆操持太甚,损及营络,五志之阳,动扰不息,嗌干舌燥心悸,久痛津液致伤也。症固属虚,但参术归芪补方,未能治及络病。内经肝病,不越三法。辛散以理肝;酸泄以体肝;甘缓以益。肝宣辛甘润温之补,盖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自臻效验耳:炒桃仁、柏子仁、新绛、归尾、橘红、琥珀。痛缓时用丸方:真阿胶、小生地、枸杞子、柏子仁、天冬、刺蒺藜、茯神、黄菊花。四两丸。

朱 肝络凝瘀,胁痛。须防动怒失血:旋复花汤加归须、桃仁、柏仁。

李(十九) 左胁痞积攻疼:生牡蛎、南山楂、炒延胡、川楝子、炒桃仁、归须、丹皮、桂枝木。

蒋(三六) 宿伤,左胁腹背痛:炒桃仁、归须、炒延胡、片姜黄、五加皮、桂枝木、橘红、炒小茴。

沈 暮夜五心热,嗌干,左胁痛,肝肾阴亏(肝肾阴虚):人参、生地、天冬、麦冬、柏子霜、生白芍。

黄 左胁骨痛,易饥呕涎,肝风内震入络(肝风入络):生地、阿胶、生白芍、柏子仁、丹皮、泽兰。又 照前方去白芍、泽兰加桃仁、桑枝。又 肝胃络虚,心嘈如饥,左胁痛便燥少血:生地、天冬、枸杞、桂圆、桃仁、柏仁,熬膏,加阿胶收膏。

程 胁下痛犯中焦,初起上吐下泻。春深寒热不止,病在少阳之络(胆络血滞):青蒿根、归须、泽兰、丹皮、红花、郁金。

《古今医案按》胁痛

张戴人治一人病危笃,自述曰,我别无病,三年前,隆暑时出村野,有以煮酒馈予者,冷冻饮料数升,便觉左胁下闷,渐作痛,结硬如石。至今不散,针灸摩药,殊无寸效。张诊之,两手俱沉实而有力,先以独圣散吐之,一涌二三升,气味如酒,其痛即止,后服和脾安胃之剂而愈。震按胁下结硬如石,的系积块,若宗养正积自除之说,而用参、术何异助纣为虐,幸遇戴人,以涌法起其沉疴,亦赖脉之沉实有力耳,因知善于切脉,则如礼乐与干戈,俱能戡乱致治也。

虞天民治一人,年四十余,因骑马跌扑,次年左胁胀痛,医与小柴胡汤加青皮、龙胆草等药,不效。诊其脉,左手寸尺皆弦数而涩,关脉芤而急数,右三部惟数而虚。虞曰:明是死血证,用抵当丸一剂,下黑血二升许,后以四物汤加减,调理而安。

震按橘泉翁治一老八十余,左胁大痛,肿起如覆杯,手不可近,谓有瘀血在脾中,而立斋治一人右胁胀痛.喜用手按,谓是肝木克脾土,而脾土不能生肺金,若内有瘀血,虽单衣亦不敢着肉,此可以树辨证之洪范矣。

又李士材治李明奇,素雄壮,忽左胁痛,手不可近,用左金丸、泻肝汤,至月余,痛处渐大,右胁亦痛,不能行动,神气如痴,惚惚若有所失。面色黄,两关脉促,谓其蓄血已深,非快剂不下,用桃仁承气汤,一服不动,再加干漆、生大黄五钱,下血块十余枚,遂痛止神清。惟见困倦,先与独参汤,再用八珍汤调理,三月而康。此与橘泉之用承气加归、芍、柴胡、黄柏、黄连者,微有不同,但连、柏苦寒,何以瘀血亦下也?(按:体质素因寒热虚实有别)

《顾松园医镜》黄疸

黄疸多属太阴脾经,脾不能胜湿,复挟火热,则郁而生黄,譬如 酒曲相似,以湿物而当暑月,又加覆盖,湿热相搏,其黄乃成。经所谓湿热交攻,民当病疸是也。故疸病必先溺赤目黄。经曰∶溺黄赤安卧者黄胆。溺赤为热之症,安卧为湿之症。又曰∶目黄者黄疸,目为宗脉之所聚,诸经有湿热,则上蒸于目而为先黄矣。然湿与热,又自有别。湿胜之黄,色暗不明,热胜之黄,色光而润。治之大法,挟表者脉浮,汗之而愈,葛根、薄荷、秦艽、淡豉之属。

《金匮》云∶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又云∶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是也。挟里者腹胀,下之而安,茵陈蒿汤之属。

《金匮》云∶黄家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是也。因食伤者,则为谷疸。

《金匮》云∶谷疸之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是也。宜消食化滞,而佐以清热利湿之药。因酒伤者,则名酒疸。

《金匮》云∶心中懊 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是也。宜解酒毒,消食滞,而佐以清热利湿之剂。有脉沉有力,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粪硬易解,其色黑者,此为瘀血发黄。宜犀角地黄桃仁承气汤之属。亦有脉沉细迟,身冷自汗,泻利溺白,此属脾肾虚寒,名曰阴黄。宜遵茵陈四逆汤之属。然疸病多属湿热。惟罗谦甫则谓有因寒凉大过,阳疸变阴之症,此千百难逢一、二也(按:彼医家当年较常见的病症此医家甚少遇上,其中有精义)。若夫因房劳伤肾而疸者,其症《金匮》云∶额上黑,微汗出,手足热,薄暮即发热恶寒。(肾阴虚也)膀胱急,少腹满,小便自利,大便必黑时溏,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嘉言谓夫男子血化为精,精动则一身之血俱动,以女劳而倾其精,血必继之。故因女劳而尿血者,其血尚行,犹易治也;因女劳而成疸者,血瘀不行,为难治矣。故膀胱急,少腹满,小便自利,大便必黑时溏,种种皆膀胱蓄血之验。甚者血瘀之久,大腹尽满,而成血盅,是先后天之根本俱败矣。故曰腹如水状,而实非水也。观仲景硝、矾二石,以消瘀除浊为主,用大麦饮调服。引入肠胃,俾瘀血分从二便而出(按:另有攻邪先护正之意,如叶天士说“先安未受邪之地),盖非急去其膀胱少腹之瘀血,则万无生理,然不用虻、蛭者,恐其过峻,不可以治女劳也。

虞天民云∶若此症肾精久虚,元气惫极者,必当壮水之主,佐人参以培气之原,随症以加行湿热之剂,则标本同治,或可收功。统言疸症,清热除湿利水为主,兼养胃气。因食伤者,消其食积;因酒伤者,解其酒毒,因瘀血者,行其瘀血。虽有汗下之法,而汗法固难轻用,即下法亦在所慎施。所以古人云∶治疸忌大汗大下,及温补燥热,并破气闭气等剂,不可不知。

《金匮》云∶黄家从湿得之(湿挟火热,则郁而生黄)。又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此方加减。茵陈、黄芩(清热除湿)、黑山栀、滑石、茯苓、车前(水利则湿自去。但用一味,连根捣汁饮,神效)、橘红(气化则湿自行),引用茅根。热甚加黄连,渴加麦冬、花粉,因食伤加山楂、麦芽,因酒伤加煨葛根、甘蔗浆。此方清热除湿,化气利水,宗仲淳治疸之法也。

经验治疸汤:生地(三钱),当归(润其血燥)、红花(行其血瘀)、橘红、枳壳(各一钱),浓朴(消其积滞,八分),黄芩(二钱),黄连(清其湿热,五分,热甚量加),车前(利其小水,二钱)。鹅毛菌陈、摇铃茵陈(各五钱)煎汤一碗,白酒一碗,入药同煎。加炒砂仁(四分)冲服。此方滋阴、活血、清热、利湿之剂。数剂之后,黄自渐退。

《金匮》猪膏发煎:通治诸黄(疸病皆由湿热郁蒸,日久阴血必耗,不论气分血分,皆宜兼滋其阴)并治女劳疸,及黄汗病(汗出如柏汁,此由汗出入水,水从汗孔入所致):猪膏(通二便,除五疸)、乱发(消瘀血,利小便,洗净)各四两(发和膏煎,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女劳疸加生地、牛膝、鳖甲(补阴消瘀)、花粉(除热疗疸)、女人经衣灰(取类相从,气相感,能导邪热)皆应用之品。此润燥、消瘀、利水之剂,而治湿热也。猪膏借血余之力,引入血分而润其血之燥,并借其力,开膀胱瘀血,利其小水以除湿热。黄胆湿热,洪数偏宜,不妨浮大,微涩难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疸而渴者,其疸难治。寸口近掌无脉,口鼻冷者死。疸毒入腹喘满者死。一人病疸,腹大如鼓,百药不效,徐忠可用猪膏发煎,一剂而愈。

按:前贤经验心法,各有所得,缘于所处时代不同、所遇病人有别。业医者,当博读以广见闻、圆通医理,慎不可挂一漏万,执一二家心法以治天下病,还口口声声说“我学习的是经方,走的是经方路线”、“我遵从的是火神,某大师就是这样用药的”!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0)

相关推荐

  • 胆宁片:清热化湿疏肝利胆/大黄的功效

    胆宁片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在服用至症状消失以后,再服用一到两个疗程. 中成药,具有清热化湿,疏肝利胆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导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像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的胆囊炎出 ...

  • 《审视瑶函》前贤医案

    前贤医案 <云麓漫抄>云∶淮南杨吉老,儒医也.有富翁子忽病目,视正物皆以为斜,几案书席之类,排设整齐,必更移令斜,自以为正,以至书写尺牍,莫不皆然,父母甚忧之,更历数医,皆不谙其疾.或以吉 ...

  • 《本草精荟》:通腑泄浊:大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因其有"斩关夺门"之力,故称将军,产于四川者为佳,故又叫川军.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炮制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异.有生用. ...

  • 抵当汤—肝实质弥漫性损伤、脑梗死、盆腔肿块

    肝实质弥漫性损伤 患者,男,39岁.经B超检查确诊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几经治疗,ALT和AST仍在200 U/L以上,黄疸指数常在120U以上.腹胀,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胁痛固定不移,夜间疼痛加重,烦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上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上篇) 王东海 <顾松园医镜>论不寐:不寐之故,属心血不足,有热所致.故仲淳曰∶治不寐当以养阴血,清心火为要.然亦有因肝经血虚,气滞而不寐者,则当疏肝养血.有因胸膈痰壅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下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不寐(下篇) 王东海 <邵兰荪医案>不寐案 安昌娄,阳不交阴,寤不成寐,脉数右劲,舌尖赤,咳嗽气逆,胃馁.姑宜清肺.安神.化痰(三月七号壬寅十九日):北沙参(三钱).霍石斛(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前贤医案赏析之耳病 王东海 <曹仁伯医案论> 卫道观,前头鸣,右盛,头为天谷藏神者也.面无精彩,头苦常鸣,岂非天谷内虚,神色无华乎?然头鸣右盛,痰火必多,不得不兼顾之.用:大熟地.天冬.党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方竹坪翁,头痛质亏烦劳证,经多日诊脉,虚弦带急,精神欠充,夜寐少逸.询其病初,并无寒热,知非外因.惟头痛乍轻乍重,推求其故,东坦云:内伤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原创 衡阳王东海 罾事物语 2021-09-26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方竹坪翁,头痛质亏烦劳证,经多日诊脉,虚弦带急,精神欠充,夜寐少逸.询其病初,并无寒热,知非外因.惟头痛乍轻乍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中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中篇) 王东海 <张氏医通>头痛门 茸朱丹 治肾虚火炎头痛,必先眼黑头旋:辰砂(另研),草乌头(一作川乌头).瞿麦穗.黄药子(各一两).上除辰砂,以三味为粗末.用瓷碗一 ...

  • 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下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下篇) 王东海 <冯氏锦囊秘录·头痛头风大小总论合参> <内经>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又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总之 ...

  • 周末分享:与运气学有关的前贤医案(举例)

    与运气学有关的前贤医案(举例) 王东海 运气学所讲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一是<内经>有明训:二是很多的大名医确定过,并进行了阐释解读:三是临床中常可验证.当然,也有一部分名医认为" ...

  • 周末分享:一则前贤医案的思考

    一则前贤医案的思考 末流郎中 晏鹏程先生,四川南充名医,擅以瘀血论治怪病. 兹举一例:1976年11月,晏老治一女西藏患者,胎病流产后恶露,突遭坏人强合,败精瘀血凝滞为患.七日后,始则头昏胀痛,手足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