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篆刻大师邓石如的“一日之迹”
何震的弟子梁袠刻过一方印,内容是“一日之迹”,后世的大师们陆续都在仿刻,比如,邓石如仿梁袠,吴让之又仿邓石如,此后,黄牧甫又仿,陈师曾又仿……显然,这些大师们一致认为“一日之迹”这个词值得一刻。
(邓石如像及一日之迹)
苏东坡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是个很偶然的东西,人一辈子的成就也不过就像是飞鸿偶尔留在雪泥上的痕迹罢了,于是真正有成就的人,都在意自己的每一天能在世上留下些许的痕迹,当然,一日很快过去,往往了无痕迹。能留下痕迹的少之又少。永和九年,群贤毕集于兰亭,嵇康临刑弹《广陵散》于东市,杜工部望落木于江边,东坡月下泛舟于赤壁,都算痕迹,那么,艺术大师们刻此印的目的,就要时时的告诫自己,要争取让匆匆而过的日子,留下那么一点点痕迹,是谓:一日之迹。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最早的迹字写作一个足,一个责,就是足的责任,后来演变成一个足一个亦的“跡”,再后来又成了“迹”,越简化,原本的意思越少。
好了,闲话说完,看印,因为《印人传》系列刚介绍完邓石如,先放他刻的一日之迹,如图:
(邓石如的一日之迹)
1、章法上的三疏一密与对角呼应。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即一方印,拿至手上,第一件事除了看字法正误之外(有时甚至这个也可以放后),首先就是看印面的疏密对比,其实就是视觉冲突元素是不是够充足,而这些冲突又能和谐相处于同一个印面,这很重要,秦汉印里有,那时是朴素的审美,到了邓石如这里,提纯为“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可容针”的疏密理论,到了赵之谦,更是认为“疏密”是“无等等咒”,是一方印好与坏的分野。这方印里,一、日、之三字皆疏,只有迹字密些,这显然已经有了天然的疏密对比,邓大师做的安排就是让这个疏密对比更强烈,他拉大了日、之两字,形成对角呼应,压缩了迹字,让它占印面最小的位置,与本身就简单扁平的一字做对角呼应,如果把位置用色块标识出来,会看得更清楚,(1)明显缩小了的迹字,造密造疏。(2)在占地面积上的对角呼应。如图:
(疏密与呼应)
2、印从书出。讨论邓石如的印,不提这一点是说不过去的,那么,我们来看这一方印中的“以书入印”的元素:
(书法味在印中的表现)
我们看一字的起笔,日字的圆弧,之字的左弧线与下直线的收笔,迹的足旁转笔,亦处的收笔藏锋痕迹,这些都带有浓重的笔墨意味,不仅是邓石书法的体现,其实这是与纯工艺性印风决裂的标志。如果这样还不够清楚,我们可以拿这方印与梁袠的同文印放在一起,梁印给的印象一定是工稳典雅的工艺性印风,而邓印一定是笔墨厚朴而刀笔互见的文人性印风:
(邓与梁印的比较)
或者有人还是更喜欢梁印,这不算错,因为审美是主观感受,你刻得再好,我不喜欢也枉然,但公正地说,邓印的在一方印中体现的审美元素,要多得多。
当然,后来,邓的弟子吴让之(应当是再传弟子,吴是邓弟子包世臣的弟子)又刻了这方印,印蜕如图:
(吴让之刻一日之迹及边款)
吴大师更进一步,不仅保留了“印从书出”的味道,调整了四字占地面积,成均等占地,更增加了方圆对比的视觉冲突,将之字处理成方势,另外双将一字和日字的中横处理成波状且尾部卷收呼应,印面更活泼灵巧且装饰味更足。吴让之在边款里说:“完白有此印,让之屡效之,均不袭其貌也……”。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让之这方印的很多地方比邓石如更进一步了,设计感更足,但也正因此,稚质这味反倒不如邓石如,气势上完全不及邓印的坦荡大气,意境开阔。不过,还是那句老话,审美这件事,各取所好。
3、边界。还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邓石如这方印的边栏,梁袠的印边界是宽于文字的,吴让之的边界基本等同于文字,邓石如的边界却细于文字,甚至在多个地方,边界已经若有若无成了积点成线的感觉,或者,这也是邓印之所以有金石气,显得苍古浑朴的原因之一(一方印的边界有这个作用,但这方印的气息主要来源于邓石独具面目的篆书书法,因为若有若无的边界更增加了邓篆的气势)。更重要的是,这若有若无的边界正与印文的“一日之迹”的意境相合,人生不就是这样吗,若有若无的痕迹。因此,这个边界是这个印重要的审美元素。
(【布丁读印】之9,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