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慈航静斋为何被读者讨厌?只因站在主角对立面!

《大唐双龙》的慈航静斋,之所以在读者中极不受欢迎,甚至被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去污言秽语谩骂:【当了XX还要立牌坊】。其实根本原因,不过是站在原著主角对立面罢了。

而对慈航静斋的攻击,往往都是先有立场后有结论,然后再挖空心思去找论据,仅此而已。被许多反斋派论者所罗列的种种罪状,不过欲加之罪罢了。

对于慈航静斋坚决支持李世民成为天下之主,而不是寇仲这个男主角,如果跳出原著主角的立场来评判是非,不是理所当然的事么?

首先, 就凭寇仲在《大唐》原著中的那些不负责作为与心态,竟能获得虚行之等行政官僚的无限忠心、各方势力的支持,已经是金手指和主角光环开到极致的产物。

即使如此,和《大唐》原著中,相对于真实历史,已经被严重矮化弱化的那个李世民比,寇仲这种可以在天下争霸的关键时刻,扔下基业去塞外旅游一整年的奇葩,也完全不是个合格的政治领袖,一方之主。

扪心自问,不论换了谁身处《大唐双龙》世界,如果是选择一个主公追随,去打天下谋一个开国功臣,封妻荫子的前程,,如果是选择一个皇帝来平定乱世开创盛世,寇仲和李世民二选一的话,难道真有多少人,会去选择寇仲这种人当主公么?

很多古代历史背景的小说名家,都习惯用历史人物当背景,来衬托自己的原创人物,从金庸到黄易都不例外,然而金手指开得再凶,到真实历史的大英雄面前,心都不免有些虚,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就反应了作者的心态。毕竟成名作家都有各自基本节操,并非是今天那些秒天秒地的YY小白文可比。

所以, 张无忌即使在《倚天屠龙记》一书被开尽了各种金手指,也不过在少室山一战,带着中原武林除张三丰外的几乎所有高手,却被区区2万蒙古兵,直接逼入绝境,要靠《倚天》书中被丑化、弱化了无数倍的朱元璋去发兵救命。

而寇仲的那些重要支持者,从徐子陵、跋锋寒到宋缺们与其说是被静斋集体灌了迷魂汤,为什么不干脆说,他们就是看透了寇仲的本性和能力,根本不足以和李世民去争皇位,才相继放弃了对他的支持,认可了他的放手天下呢?

说到历史上隋末乱世的本质,就得从李世民的外曾祖父,西魏和北周的建立者宇文泰说起。他是历史上罕见的政治与组织天才,捏合出一个关陇集团,宇文家族在里面是最大股东,但自身连控股五成都做不到,所以当宇文氏的子孙倒行逆施,强化皇权失败后,被其他股东联手干掉就是必然了。

因此,隋文帝杨坚上位才能这么容易。此后的杨广也是如此,他三征高句丽失败后,三十万精锐机动兵力尽丧,自身信心尽毁,逃到扬州去等死,自动放弃了大股东地位,然后其他股东才会武力投票,集体拥护李渊取而代之。

杨坚八个月篡位代周,李渊半年多就从晋阳入长安称帝,自古得天下之易无过于此二人,就因为本质上都是关陇世家换了个新代理人。

李家进长安,就等于接收了关陇集团公司的控股权,不到一年时间,然后就占据河东+关中两大要地,巴蜀跟着不战而降,江山已有半数在手;占据关中形胜之势俯瞰天下,其余势力如李密、王世充、窦建德与之相比,

李渊称帝才三年,唐军就出长安破洛阳,一战擒两王,其余反王纷纷纳土称臣;如不那么严格算的话,李渊从起兵到统一速度比刘邦还快,四年不到,史上第一。

这里李世民和李靖两大战神的军事天才,固然起了很大作用,但即使没有二李,李唐及其背后代表的关陇集团统一,也是基本没有悬念的事,无非多花几年功夫而已。

理由很简单,李家输哪怕十次,都可以靠占据天下三分之一战兵的关陇河东府兵,无限回血;而其他势力一次大战都败不起,历史上基本是一战即亡。

只有刘黑闼这个散兵战天才,靠着李唐收降河北时举措大失关东民心,背靠突厥支持,多打了几个来回,还是一样只能胜,败即亡。

所以《大唐双龙》位面,岭南宋阀操控的川中独尊堡这种势力,已经是变相给李家开负面金手指了,否则其他势力根本完全没得争。

因此,慈航静斋的尼姑她们……与其说是什么选皇帝为苍生,不如直接干脆点说,就是代表李家出面,收编各路杂鱼,加快统一速度。

毕竟当时北方突厥人的威胁是实打实的,从河套可以长驱直入渭水之滨长安城下耀武扬威,李渊甚至都一度打算迁都襄阳了。

是以,从华夏民族整体利益出发,慈航静斋支持李唐这个最大势力,以最快速度和最小代价统一,是一件绝对伟光正的事业。

本身没有多大个人野心的寇仲,放弃自己基业,与李唐合作抵御突厥,更不愧有博大胸怀的民族英雄。

黄易先生真正要写的主题也就是这个,无非是他为了商业利益,把这部作品的创作周期拖得太长,给寇仲一方金手指开得过度,让代入感过深的读者们,产生了寇仲居然可与和李唐一争天下的错觉,因此才会对寇仲的放弃天下各种不满,可以说慈航静斋正是受了这些主角支持者的迁怒。

之前发表的《覆雨翻云》里静斋的行为其实与《大唐》并无什么不同,只因站在主角一方,就从无人会对其不满。

至于慈航静斋的另一大所谓“罪状”,其代表的佛门势力,不事生产鱼肉百姓云云,岂不知当时鱼肉百姓最厉害的,持续千年习以为常的便是那些世家大族,佛门的存在本身就是给了寒门精英一个上位的渠道,因此才会在南北朝时期大受追捧、盛极一时。

佛教本身就是印度反对种姓制度的产物。“众生平等”这个口号,针对的就是人生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几乎全部的政治资源,虽然还没有达到古天竺种姓制度那种程度,本质上并无不同。

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五胡乱华的推手之一,就是如张宾、王猛、王买德这样的寒门精英,因为体制内无法上位,宁可去投靠胡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孙恩、卢循的天师教起兵同理。

佛教之所以能盛极一时,同样也是迎合了寒门精英迫切上位这种需要。

杨坚之父杨忠是个从南朝归来的战俘,在北方根基卑微,虽然屡建战功,在关陇集团也只是十二大将军之一,不在真正的大股东西魏八柱国之列。

因为宇文皇族强化皇权,打击其他大股东的政治需要,杨坚父子才能后起居上,官居显位;北周武帝灭佛,早逝后,佛门残余势力更对杨坚大力造势,为其快速上位、篡周自立的重要幕后推手之一。

杨坚建隋后,大力崇佛,也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之后历史的唐武宗灭佛,而唐宣宗得佛门支持上位并崇佛;周世宗灭佛,而赵匡胤兄弟得佛门支持上位并崇佛;都可以算是历史的轮回。

宋缺代表的南方世家(谢玄部将宋悲风远涉岭南开创宋家),和新生的更具生命力的关陇世家比,更是尤其腐朽落后的存在,真实历史中后者能碾压前者,本身代表着历史的进步性。

后三国周齐陈分立,历史并非没有给过关东世家与江南世家同样的机会,但则最终是关陇世家赢得了这场持续数十年的竞争,开启了隋唐盛世。

黄易借梵清惠与宋缺之口的南北之辩,其实亦代表了作者对这一历史潮流的认同。

不论如何,从《大唐双龙》到《覆雨翻云》,慈航静斋选择并支持了四个中国历史稳居前十名,并可竞争前五名的伟大帝王,杨坚、李世民、朱元璋、朱棣,辅佐他们成就帝业。

这就是黄易先生在小说中的原设定。反斋派论者如果连这样的原设定也否认,那么索性干脆说寇仲云云都是作者捏造产物,那么根本不用争论了。

而一个辅佐了四大华夏历史伟人,协助开创了开皇、贞观、洪永三大盛世的组织,不论其本身有多少缺陷,当然都无愧于“造福苍生”这个评价。

(0)

相关推荐

  • 大唐人物志——高祖李渊

    公元617年,隋末乱世,7月李渊在太原骑兵,次年5月受隋恭帝禅让,在长安即皇帝位,立国号为"唐",改元"武德",自此开启了大唐300年篇章.同样作为大一统王朝开 ...

  • 关陇集团的最后一个权臣:大杀宗室,却为他人嫁衣,最后被赐死

    关陇集团是北朝后期关中陇右的军事贵族集团,其成员出将入相,先后建立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 关陇集团先后建立四个朝代 关陇集团里,权臣遍出.最早的权臣就是关陇集团的建立者,西魏的实际掌控人宇文泰 ...

  • 简述唐史:李轨败亡,大凉覆灭记

    关键词:李世民平定陇右.李世民征讨刘武周 前因:李世民平定陇右 618年,李世民打败薛仁杲,平定陇右地区. ▲陇右地区 后果:李世民征讨刘武周 620年,刘武周在山西地区骑兵作乱,李渊派李世民前去平定 ...

  • 李世民为啥放心唐僧一人去取经,难道不怕他有去无回?看老唐咋说

    (蜗牛看西游第5771期) 文/蜗牛 唐僧从东土大唐出发,耗费14年的时间行走十万八千里才抵达灵山,这么漫长的时间,如此遥远的距离,为何李世民放心唐僧一个人去取经呢? 唐僧取经路上不止碰到妖怪,还有万 ...

  • 唐太宗李世民不杀功臣?没那么简单,我们需要挖掘历史的深层逻辑

    唐太宗李世民不杀功臣?没那么简单,我们需要挖掘历史的深层逻辑 原创2020-10-19 09:31·说文说事 在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往一些主要历史人物身上贴标签.比如唐太 ...

  • 《大唐双龙记》中的李倩,惊艳了不少观众

    本文由明星粉丝团作者虾米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李倩是最近热度再次上升的一位演员.其实不少观众也熟悉她的长相,看过她演的电视剧,但是她的热度不怎么高,所以知道她的人并不多.直到这次<我就是演员 ...

  • 关陇门阀衰亡史

    文字校对:内阁大学士兼参知政事 图文编辑:昭文殿大学士同平章事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称之为"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所占据的是一块风水宝 ...

  • 玄幻武侠剧《大唐双龙传》,“慈航静斋”以及四大奇书“慈航剑典”来历

    <慈航静斋>由地尼所建立,初步估计成立于东汉年间,因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是佛教传入中土之年. 地尼在[白马寺]研习佛法时,遇上[魔门]第一代"邪帝"谢朓,两人曾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九)

    [秦梦瑶]说: 早知如此,却还心存妄念--〈螓首低垂,泪花在美眸内滚动,凝聚成两滴清泪滑落〉妾意如丝绵,郎心似金铁,终南山间帝踏峰,此后一别无绝期. [谢衡]说: 梦瑶!天下大势,列国纷争,鼎之轻重,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八)

    [秦梦瑶]说: 〈神情恬静淡雅,声音有若天籁〉本门"剑心通明"的最高意境,以"静极之守""虚无还本"之心为本,终至'无念胜有念,无迹胜有迹'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七)

    [谢衡]说: 恕我唐突,〈探手过去,握住佳人一对玉掌,静心细察,陷入沉思〉「这脉息紊乱--竟似被伤及心脉?不好!」 [秦梦瑶]说: 〈神色平和,并无丝毫惊骇,美目明眸,深深注视着[谢衡]〉「他究竟有什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六)

    〈良久,突闻湖上一声长啸,一片风帆破浪而前,疾冲至白马桥边,一行形状怪异的男女,已纷纷弃舟上岸,如临大敌之势〉 [厉工]说: 〈面色紫红,皮肤滑如婴儿,双目威电闪,白衣如雪,身材瘦削,骨格极大,一声阴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五)

    [秦梦瑶]说: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消没在湖水下.几片小舟的帆桅处,挂在孤独的灯火,一位佳人俏立桥头,仰观天边明月,丽影仿若超然于尘世〉 [谢衡]说: 梦瑶在此间赏月,真是相请不如偶遇.且让我敬你一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四)

    [秦梦瑶]说: 〈玉颜微绽,笑容清美〉谢居士果然有心怀天下之念.如今赵宋大厦将倾,你若肯与我佛门各宗联手,支持一位明主去挽狂澜于既倒,令蒙古铁骑无机可乘,使天下万民少受少受战乱之苦,岂不是功德无量之举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三)

    [谢衡]说: 「若非表妹得了前代斋主的记忆,怕是多少智能高士,穷尽一生心力,也难寻得此间妙处.」『家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好意境! [秦梦瑶]说: 〈温柔娴雅的女声响起〉谢居士,为何望匾额而兴叹 ...

  • 《金书红颜录》慈航静斋特别篇(二)

    [谢衡]说: 今得此玺,足见天意属我,天命在我!〈将『和氏璧』高举掌心,雄心壮志,意气风发至于无极,纵声长笑〉哈哈--『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