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共同价值观上的人才强国

10月28日,上海市侨联邀请部分侨界政协委员、侨联委员、专家学者来到上海理工大学,考察创新团队和项目,专题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就做好相关建言献策等工作进行座谈。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市侨联领导率队即刻深入基层进行认真调研,宣传侨界系统中的杰出人才,弘扬侨界人才创新敬业精神。通过系列调研,为本次座谈会做了充分准备。

座谈会上市侨联领导和9名专家的发言,给与会者有着深刻的启示。如何实现新时代下的人才强国战略?当前需要高度关注人才需求、人才结构和人才评价这三大要素。

人才需求

当前,我们面临的是海内外人才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对接和作用发挥的瓶颈。一方面,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状况在不断变化,影响海外智力回国效力的因素也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另一方面,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如何平衡和有效满足这两方面的因素,实现资源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和作用发挥,是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环节。

面临新时代,新挑战,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相结合的紧缺型人才,需要有敢于担当持续推动人类和平发展责任和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相结合的急迫性人才。经济全球化衰退呼唤共同美好梦想的人才全球化新情怀,战争与和平纠缠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全球化新责任,人类价值观共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人才全球化新空间。

毋庸讳言,我们当前最紧缺的是创新型人才。10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称,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42.6(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4%。2020年我国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投入继续增加,创新产出较快增长,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不强,人才发展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上海市侨界正不断涌现充满激情和创新创业的卓越人才。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的上海市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徐家汇街道侨联副主席、上海大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向导说:新时代的海归创业者,要将创新创业与实现社会价值相统一。“我们致力于技术研发,打造以求职者为中心的智能化微信招聘平台,把求职者与就业机会快捷、精准地匹配起来。”“85后”王向导介绍:“回国后,我发现很多海归在就业中对行业、企业情况不够了解。借助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为填补国家在红外热成像领域的空白,回国后我一头扎进这个行业,一干就13年。”

海归专家、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巨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憧棐介绍:“目前,在红外热成像领域已全部自主国产化。抗疫过程中,我们捐赠和销售的产品有效发挥了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向仪器设备硬件研发领域进军,努力在破解'卡脖子’技术方面有新作为。”

善于加强国际交流和沟通的人才也是当前我国十分紧迫的。98岁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10月23日的外滩金融峰会上指出:各国政府和私人机构应该尽力加强沟通,特别在那些并不存在争议的非政治议题上,包括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商业活动等,以此在各国之间重新发展出一种共同体意识。这一举措在当下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当前人类史上首次面对这样的情况——每个地区都与其他地区相连,每个地区发生的事件都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这是因为高速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上海融媒体领域,一批年轻的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俊才团队正在崛起。澎湃新闻旗下英文新媒体Sixth Tone (第六声) 2016年创办以来,坚持“小而美”的“普通中国人的日常故事”这一定位,将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特色融入“有人情味的报道”中。区别于以宏观时政报道为主的中央外宣媒体,第六声着眼于普通中国人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以低调和“浸入式”的策略,避开意识形态鸿沟,让报道具有超越国界的穿透力和冲击力。

人才结构

座谈会上,市侨联委员、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劳帼龄说:“人才队伍像金字塔,有处于顶层的战略科学家,有大量普通科研工作者,要通过产学研融合,激发各层级人才的能量。”这话揭示了人才结构的的稳定性和重要性。

现实是,我国的顶尖型人才目前处于紧缺状态。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1月1日至3日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本届论坛参会科学家规模再创新高,成为疫情之下国际科学家交流合作的现象级平台。本届论坛共邀请到131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参会,其中包括68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日本京都奖、科学突破奖、盖尔德纳奖、世界粮食奖、菲尔兹奖、麦克阿瑟天才奖、埃尼奖、阿贝尔奖等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其中,包括14位诺奖得主在内的26位顶尖奖项得主首次参会。此外,28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国内外顶尖青年科学家、未来“小科学家”代表,以及来自国际组织、国际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界的嘉宾代表及其他各界嘉宾数百人,将参与论坛的各项活动,跨越全球23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和14个时区

其实,目前不少高校都引进了海归人员。上理工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副部长樊小军介绍:“人才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制胜因素,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工作思路,通过以优势学科吸引人才、推行'带头人+执行人’团队引进模式等举措,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接待参加座谈会人员参观的机器智能研究院团队,就是学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方式相结合的成果。既有'为我所有’,也有'为我所用’,提高了人才工作效能。

人才评价

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侨联原主席、计算机学院博导、教授吴悦说:“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重镇,应重视人才引进后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帽子’后面的贡献如何科学评估,以及如何对待一些人才频繁流动带来的问题等。”

市侨联委员、上海理工大学侨联主席、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马立新认为:“揭榜挂帅,能者上。人才工作需要'能进能出’,以成果论英雄,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

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委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评价研究中心课题组长刘珉宇建议,从关注“中段”科研人员着手,促进领军人才涌现,带动青年科研工作者成长。

“人才工作应处理好'热’和'冷’的关系,现在有的热点领域人才引进存在跟风和过于集中的现象,一些相对受关注度不高的领域缺乏人才,这可能会影响长远和整体。”

这就需要建立和健全对海归人员的使用和培养的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引进海归智力,不能走形式,更要注重人才的使用效应。

在先进制造大楼,上理工机器智能研究院季云峰博士介绍了团队科研成果:全球首个续航里程超过百公里的双足机器人“行者一号”,仿真机器人能通过面部表情表达十余种情绪,创造乒乓球机器人人机对战击打次数新的吉尼斯记录……

机器智能研究院团队由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专家、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领衔,成员都有海外研修经历。

市侨界有着广泛连接海内外人才和智力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海外华人有5000万。市政府参事、市侨联顾问蔡建国说,在人才工作中,各相关部门需要从不同角度协同发力,侨联组织应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用好“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机制,促进海归优秀人才引进和使用。

座谈会在上海理工大学召开,适逢该校成立115周年。上海理工大学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从1906到2021,上海理工大学历经百年风雨,拥有百年工程教育历史的她,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

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一定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道路。

2021年10月31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