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我的前半生(21)
第四章
02安庆武斗 庐山文静
徐光学,一个十七八的孩子,着一身红卫兵服装,独自一人踏着尚未消融的积雪,在凄凉的晨风中从鲁谼的魏家畈出发。他怀里揣着十几元钱,肩上背着一包衣服,手里提着一罐炒米。他的第一站是吕亭,这是无疑的,可是第二站是哪里,徐光学不知道。到了吕亭汽车站,他不知道是该北上合肥呢还是南下安庆呢。他不能向父亲征询,因为头一天晚上父亲已经同他说过,去哪里由他自己决定,千万不能把行踪告诉家里人。经过简单地思索后,徐光学毅然决然地登上南下安庆的汽车。汽车到桐城时,天色大亮,桐城县已十分热闹,街上之人皆行色匆匆,有许多带袖章的红卫兵在街上集会,徐光学看了看他们,想了想自己,又不禁为家中的老父担忧起来。可是他必须遵照父亲的指示,尽快地离开家,离开桐城,尽管徐光学很不情愿离开桐城,但他又不得不离开。
徐光学到达安庆时,发现安庆也很乱。安庆城内到处是行色匆匆的红卫兵,到处贴的都是大字报。一辆辆载着红卫兵的卡车开过来又开过去,有的车上的红卫兵高喊着口号,有的车上的红卫兵高唱“革命”歌曲,还有的卡车上红卫兵押着“犯人”在游行,那些“犯人”头上都被戴着高高的纸筒帽子,帽子上写着“牛鬼蛇神”“叛徒”“特务”“走资派”等字样,其脖子还挂着白色牌子,那牌子写上“犯人××,叛徒、特务、内奸、走资派”等。徐光学年内也参加过一次大串联,但是把“犯人”押上街头游行示众他还是第一次看见。
徐光学毕竟只是一个初中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真正内涵并不了解,本以为“文化大革命”挺好玩的,可是当他的父亲陷入这场运动的“旋窝”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这场运动不是儿戏。但是他对文化感兴趣,至于“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要大“革”文化的命,他还是搞不明白。他在安庆的一家小旅馆里住了两天,本想到安庆的风景名胜地转一转,看一看,因为安庆有名闻天下的迎江寺和寺中的振风塔,还有风景很不错的菱湖与莲湖,可是,安庆的形势太乱,文攻武斗愈演愈烈,派系冲突不断发生,不断升级。有的红卫兵竟然佩带枪支,真枪实弹,形势异常紧张。徐光学觉得安庆不是久留之地。可是,下一步该往哪里去。他到红卫兵接待站去看看,,在那儿,他发现有许多红卫兵正准备外出搞串联。有的“红卫兵造反团”要北上合肥,因为那是省会;有的要西去庐山,因为毛主席在那里召开过著名的“庐山会议”;还有的要顺江东下,往南京、上海,因为上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搞得最有特色,在全国也影响最大。合肥与上海徐光学年内都去过了,于是他选择了庐山作为下一个目的地。
于是,徐光学购买了船票,同一批红卫兵上了船,驶向九江。徐光学与其他红卫兵一道在九江下船。下船后,徐光学发现九江的情形不比安庆好,码头上有红卫兵在巡逻,好几处都竖着旗子,旗子上写着“××红卫兵接待站”。徐光学到一个叫“匡庐山红卫兵军人接待站”的红旗下报到。在接待站里,徐光学有吃有喝也有住。从船上走出来后,徐光学要好好地休息一晚,第二天准备到九江各处看看。休息前,徐光学拿出笔记本把到过的地方像记流水账一样把自己沿途的见闻一条一条地记下。第二天,徐光学弄到一张九江地图,看看上面的旅游向导,发现有甘棠湖、能仁寺、锁江楼宝塔等。徐光学便决定先到能仁寺去走一遭。
能仁寺原名叫承天院,是九江城内最大有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502-547),后毁于兵燹。在唐代大历年间,白云端禅师重建承天院,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再次增建,弘治二年(1489)更名为能仁寺,以后又多次扩建。古代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是在清同治九年(1870),现在保存的大部分建筑为清代样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徐光学来到能仁寺,发现能仁寺的大门无精打采地开着,寺内也没有什么游客,显得冷冷清清。但徐光学还是认真地观察了全寺的各处,看了看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可是宝殿里的雕像有的被弄毁,地上散落着部分残片,楹联被一些“革命”标语覆盖着,彩色挂幅大多被扯去,大殿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佛前的香炉里不再有袅袅的香火,更没有虔诚的香客敢来上香祈祷。徐光学看过大雄宝殿后又看了看金刚殿、铁佛殿、禅房和藏经楼以及双阳桥、雨穿石、雪洞等。给徐光学留下记忆最深的是大胜塔,该塔为砖石结构,整个塔呈六角锥状,高有七层,高高地耸立在能仁寺中。左侧底层有一块石碑,碑上记有《重修大胜宝塔碑记》。徐光学登上大胜塔,俯瞰能仁寺,俯瞰九江城,俯瞰千里长江。在徐光学的眼里,能仁寺显得凄清严肃,九江城显得浮躁不安,长江水显得幽秘深沉。
从能仁寺回到“庐山红卫兵军人接待站”后,徐光学便不想再玩九江市了。他觉得九江市的政治氛围让人感到太压抑,并且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徐光学不太关心九江的文攻武斗,于是决定上庐山玩玩。
庐山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在九江之南,是驰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也是徐光学早已向往的地方,他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就学过一首由李白写的关于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徐光学还在中学课本上读过宋代文坛巨匠苏轼写的哲里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更由于1958年的“庐山会议”而在当代中国人的心中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在1969年7月1日,即“庐山会议”的前一天,以一个诗人的视野和领袖的怀襟,同时融入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李白和毛泽东的诗,这更增添了徐光学游玩庐山的兴趣。
徐光学同一小批红卫兵一块乘汽车上庐山,汽车在牯岭山城停下,徐光学同其他人一道下了汽车,再步行上山。一上庐山,徐光学就被这庐山美景吸引了。徐光学的家乡鲁谼也是山区----桐城龙眠山区,徐光学对山是熟悉的,也是有感情的,家乡山区风光已经是美不胜收,但是,一个人对山的喜爱不仅是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更由于山本身的文化内涵。龙眠山的文化已相当丰厚,但与庐山相比,龙眠山的文化又逊色了许多,再加上陌生的风景总是更吸引人,所以,徐光学一上庐山就被庐山的无限风光吸引,是完全可以理解了。
庐山之上也有红卫兵接待站,徐光学以红卫兵的身份到接待站报名,然后就在庐山上住下,想把庐山的各处都看看。他随同一批人去了小天池,这一批人当中大多是红卫兵。小天池在牯岭街东北1公里处。小天池山上长满茂密的松林,人们拾级而上,登上山巅,可见山顶有一圆形的泉水池,此池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天池,又由于庐山之西北有大天池,故给它命名为小天池。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与陈友亮大战于鄱阳湖时曾在小天池边饮马,这又使小天池多了一点历史韵味。徐光学来到小天池边,徘徊池岸,望着碧绿的池水和水中蓝天白云的倒影,引起他万千遐想。之后,他登上天池亭,抬眼四望,这里视野开阔,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立于此亭之上,向北向西可见万里长江,向南可见波翻浪涌的鄱阳湖。
徐光学走过的景观很多。他依次游玩了花径、仙人洞、东林寺、西林寺、文殊台、龙首崖、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芦林大桥、含鄱口、五老峰和峰下的白鹿洞书院等。徜徉在“花径”之上,徐光学自然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并情不自禁地轻声背诵《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徘徊在仙人洞中,徐光学自然会想到古代仙人吕洞宾的传说,即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徐光学又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毛主席的诗词《七绝·仙人洞》: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东林寺,徐光学慢慢地品读着寺庙里的文化记录,了解中国佛教在庐山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东林寺里的一些故事,像东林寺的创始人慧远和尚及其白莲社,像诗人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常到东林寺与慧远和尚在一起谈佛论道。特别是被传为文坛佳话的“虎溪三笑”就更引起徐光学的兴趣。慧远和尚潜心修行,深居简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次送客从来都以虎溪为界,虎溪之上有桥,名曰“虎溪桥”。慧远送客从来都不送过虎溪桥,如果送过了虎溪桥,寺后山林的老虎就会吼起来。有一次,陶渊明和陆修静来访,谈得很投入,最后送行的时候慧远一不小心就走过了虎溪桥,后山的老虎果然吼起来,三人恍然大悟,相视而笑。后人于是就称这次送的趣事为“虎溪三笑”。
徐光学又到西林寺去,特地要看一看“西林壁”上苏轼的题诗。可是在西林寺里,徐光学没有找到那片西林壁。据了解,那片墙壁早已坍塌,徐光学怀着怅惘的心情在西林寺里转了一圈。
给徐光学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五老峰和白鹿书院。五老峰在庐山的东南角,远看似五个老头并坐,人们按其形状给它们命名为“五老峰”。五老峰从不同角度看去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或如诗人吟咏,或如猛士高歌,或如渔叟垂钓,或如老僧参禅。五老峰下还有五小峰,五小峰不远处为青莲寺,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隐居过,有诗为证: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由于对青莲居士李白的仰慕,想象诗人的风范,徐光学特地去青莲寺游览,体味古代诗人的遗韵。徐光学还在白鹿书院里逛了半天。对于一名正在读初三的中学生而言,游玩白鹿书院似更有意义。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山中书院之首,与后来的睢阳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四大书院。宋代大学问家朱熹在此开坛,陆九渊、王守仁也曾在此讲学。白鹿洞书院四面青山环合,当中一水长流。泉清石秀,古木参天,环境优美,是一个读书的绝佳之所。书院里有很多文字说明,徐光学慢慢地走着读着,仿佛读着一本本的历史书。他读到明代紫霞真人写的《白鹿洞歌》,觉得诗歌很优美,有一种清新爽逸的感觉;他还读到朱熹亲手创制的《白鹿洞书院教规》,觉得这个《教规》十分特别,于是动笔记了下来: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为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于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于左:
言忠信,行笃教,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很明显,朱熹的教育相思是以孔孟之道为基础的。他认为“三纲五常”的等级制度和家长的宗法制度是天经地义,不可更改的。他平时讲学,口不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儒家的经典,绝力为封建制度鼓吹。不过,他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修身、处事之序,现在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初三学生且语文水平还不错,徐光学觉得这个《教规》挺有意思,便抄了下来,尽管还有些地方不能全部搞明白。
徐光学在庐山上整整玩了一个星期,基本上看完了庐山上所有的景点。小天池边,府仰天地;大天池上,江流去海;仙人洞里,石松横空;五老山峰,姿态奇异;龙首崖如苍龙昂首;含鄱口似鲸吞鄱阳;东林寺有三笑遗踪;西林塔有千佛悟禅;白鹿洞中,夫子风范似犹在,观音桥畔,总理笑容更可亲[1961年9月17日,周恩来开完“庐山会议”后,在观音桥上同农家女孩周桂花微笑着合影留念。]……庐山美景一一地印在徐光学的脑海里。
看完庐山风景后,徐光学从牯岭乘汽车下山,返回九江“庐山红卫兵接待站”。在九江城里他又开始思索着下一站该往哪里走。在接待站里,徐光学看见许多红卫兵正商量着去江西南昌和井冈山搞大串联。去井冈山革命圣地,徐光学心中又是一阵兴奋,当时就决定随他们一块前往。当晚,徐光学随大家一同去火车站看了看,在窗口订了一张免费去南昌的车票。之后,他又回到“匡庐山红卫兵接待站”。在接待站里,徐光学匆匆地给父母写了封信,并连夜送往邮局,向家人报平安。
【作者简介】徐峰,真名徐光学,诗人、作家。1949年10月生,安徽桐城鲁谼山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有23年军旅生涯,曾荣立三等功。历任合肥军分区军械仓库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合肥军分区军械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开发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安徽日报社审计处处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经营总监。
另曾任《中华讯报》记者;《市场了望》编委;安徽日报主办的《适用专利技术》主编。
曾获“江淮十杰”,军队青年企业家、安徽省军区“四有”干部称号、安徽日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诗协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理事、安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安徽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会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中国会员。先后在《诗歌报》《安徽文学》《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的故事、诗歌、散文、论文1500多篇(首),110多万字。合作出版大型摄影画册《中国三峡》,著有诗集《月影花情》;散文集《心语足音》《爱与人生》;长篇人物传记《奔驰人生》(上、下)。其个人传略载《中国企业家大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六部辞书。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