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字,真是唐明皇亲笔吗?
我个人认为,《鹡鸰颂》是难得的好字,且不管是谁写的,就只看他的运笔精到,轻入重收,笔实墨沉的劲头,看了就让人觉得爽,唐代的法书里面,除了那些楷书大家的楷书,行书里边,还真找不到这样既丰厚沉静,又疏散洒落、既妩媚飘逸,又神完气足的字来。
据说《鹡鸰颂》是唐玄宗李隆基书,一代风流皇帝,当然有条件在书法上有很深的造诣(因为他有时间呗),因此,最初看到这个帖子时,就扎扎实实地认为这是唐明皇的真迹,毕竟,这个帖子里的字迹,如果细寻摸,还是有点晋人的影子的。这个帖子316行, 每行7-8字,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馆。后来翻看启功老人的《论书绝句》,才对他的来源有了点认识。
我们先看启功老人在《论书绝句》第四十七首里面的记述,原诗是:
翰林供奉拔灯手,素帛黄麻次第开。
千载鹡鸰留胜迹,有姿无媚见新裁。
先把这个诗,从头到尾理一遍。
第一句,翰林供奉,这里指为皇帝起草诏令的词臣。翰林这个词,也是起源于唐朝唐玄宗(就是我们本文说的唐明皇)时,当时唐明皇决定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哪些是极端机密呢,比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啊这些。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讨论的又是军国大事,因此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也就是没有实权,但又影响有实权的宰相命运的人。供奉,原指祭祀神佛,后来用来指以某种技能伺候皇帝的人,也是个官职。翰林、供奉都是有才华的人,皇帝就把他们留在身边,随时商量个事儿,起草个公文啥的,因此这些人还是有点斤两的。
把谓的“拔灯手”,指的是书法高手。过去练习书法,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练字的方法,说是用绳子在手臂上吊一重物,然后悬空练手臂的力量,以便在写字的时候,运笔自如,写出来的字遒劲有力。这种说法,如果真正实行,我认为有点效果,至少是可以提高对笔的掌控力的。只所以说书法高手是“拔灯手”,是因为过去,灯一般设置在高处,要去技灯芯,一般需要提肘悬腕,而书法书写,也需要同样的功夫。
第二句,素帛,指的是素绢,也是指的用素绢为材料书写的书法作品。黄麻,一般是指黄麻纸,过去临摹使用向拓法时,常常为了保持纸张透明,把黄麻纸用融化的蜡烛浸泡,这样的纸张一般发黄,发硬,但透明度非常好,适合双钩填摹,也叫“硬黄”。次第开,就是上文所说的那些供奉啊,翰林啊,纷纷替唐明皇写字,材料不一。
第三句,千载鹡鸰留胜迹,就是书法史上千载以来《鹡鸰颂》都算是不错的书法字迹。
第四句,有姿无媚,指的是《鹡鸰颂》的书法漂亮但不侧媚,就是有媚而不俗。见新裁,这里的见新裁当是跟晋代法书相较而言,是有自己的新风格的。
《鹡鸰颂》因为文章是唐明皇撰写的,而且文后有敕(所谓的敕,原来是指自上告下的意思,就是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传达意思,到了南北朝以后,这个字就专指皇帝的诏书)字,因此,大家一看到这个帖子,就认为是唐明皇真迹无异,启功先生提出了他的见解:《鹡鸰颂》不是唐明皇亲笔写的。
证据是:现在西安碑林里存有《石台孝经》,这个碑上面书写的正文是《孝经》,文后有明皇的批语,再有唐明皇书写的字迹还有裴耀卿奏记的批答,这两处的笔迹笔势相同,而这两处的笔势与《鹡鸰颂》不一样。
既然有疑问,那么疑问的走向又出来了,有人认为是米芾临写的,这个我们可以拿米芾的字来看,比如米芾的《弊居帖》:
(米芾《弊居帖》)
米芾是个生性跳脱的人,他的书法风格跟《鹡鸰颂》的风格相差太远了,因此,肯定不是米芾临写的。
第二种看法是,米芾曾经见过《鹡鸰颂》的原件,写得很清楚是绢素本,而我们现在的见的版本是硬黄本,既然是硬黄本,肯定就不是真迹,米芾说过,真本是绢素本,这肯定假不了。并且,这一说里认为,只要是硬黄本,就一定是摹写本,不是原迹。
这样就出来两个问题,一是,这肯定不是唐明皇写的,那么是谁写的?二是,这个墨迹本是书写原件呢,还是临摹出来的呢?
(硬黄墨字的局部放大本)
启功老人针对这件事,细细做了考证。
先是认真地审看过所谓的“硬黄本”的原迹(现在要见这个真迹已不容易,得去台北),认真审对过字迹的墨痕轻重,判定完全不是钩填的书法,而是正常的书写。其次是仔细查对宋代诏敕、告身(就是古代的委任状)这些文字的墨迹。上面的话,当然是皇帝的话,而且文字后面有皇帝的敕字,但没有一个版本是出自宋帝的亲笔,这可以证明,皇帝有专门的签写敕文的人,也有专门的写诏文的人,这些人近侍皇帝,职责就是替皇帝写字。又再次审看清代翰林奉敕写的文字里面的精笺录御制的诗文,同一首诗文,可能有好多的版本,而都说是皇帝写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
米芾所见的绢素本,和现存的硬黄本,同真同伪!
同真是指,这两个版本,都是人书写的,就连现存的硬黄本,也不是临摹,而是手写真迹,他们的作者都是皇帝的近侍翰林或供奉;同伪是指,这两个版本,都不是唐明皇本人书写。启功老人还明确地指出,硬黄本的书迹,有些也是直接写出来的。
(《启功论书法》原图及诗解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