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Queen's Gambit
可这年头大女主戏还少吗,凭什么它豆瓣一开分就是9.3。片名The Queen's Gambit(后翼弃兵),是国际象棋中一种风险极高的开局。
△ 记住这个演员,安雅·泰勒-乔伊
他们面前分别摆着一副棋,12双眼都盯向同一方向——小女孩回到孤儿院,啃着刚赢回来的巧克力,吃得满嘴都是。要知道,这剧本曾经是多少“天才”抢着都要拍的IP。改编自沃尔特·特维斯(Walter Tevis)1983年的同名小说,讲述天才棋手伊丽莎白·哈蒙的故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末代皇帝》)、迈克尔·艾普特(《人生七年》),还有,生前就很喜欢国际象棋的希斯·莱杰。主角原型据传女版鲍比·菲舍尔(Bobby Fischer)。一样少年天才,一样经历坎坷,作为第一个非苏联选手,拿下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此荣誉曾经长年被苏联垄断)。
△ 菲舍尔(右)1976年击败前苏联国际象棋冠军斯帕斯基(左)
天才故事到处都有,真正拍出成为天才所付出的代价,寥寥无几。9岁的哈蒙,母亲车祸去世,父亲弃养,被送入孤儿院。数学测验提前交卷,她被老师使唤到地下室清理黑板擦,遇到社工萨贝正在下棋。
上高中不到一个星期,她就像被猫挠了似的想去找人比赛。真正天才与凡人最初的区别:凡人要追梦,天才只需跟随直觉。多机位拍摄,凌厉的剪辑,辅以棋子落子时的声音、现场人物反应……把沉闷棋局拍成一次次紧张的对战。
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还是该剧的顾问,他要确保这里头的棋盘能“经得起推敲”。
初入赛场,哈蒙连赛场上的棋钟、计步本都没见过,没有等级,没有社团,背景一片空白。等全场唯一的女对手热心地科普完规则后,哈蒙开挂了。胶着过后,高发际线男落黑子,按钟和记录棋步时嘴角上扬。初见的震撼,让她连坐下的动作都比往常轻柔好多好多。
△ 谁能想到哈利·波特的表哥长大了竟然这么瘦
拿到第一名的奖金后,她一路小跑地到百货商店买来盼了好久的棋盘。
△ 放棋盘跟放书本力度都不一样,生怕摔了棋
哈蒙在棋局上大开杀戒,可当她想在现实中追寻什么,却永远都不能得手。妈妈躺在地上,哈蒙在不远处,身体因为劫后余生不住地起伏。哈蒙自小颠沛,和母亲从小生活在一个破旧的房车里,父亲几乎隐形。从小就被排斥,孤儿院唯一的好友是个黑人姐姐,却在被领养后断了联系。
剧中出现三场哈蒙成年后的床戏,具体Sir就不描述了。
无论何时,都在努力隔离着外界可能给她带来情绪波动,以及任何一丝被伤害的可能。是孤儿院里发的绿色镇定剂,帮她屏蔽了噩梦,也让她得以在脑海里打开棋盘。和小绿丸一样,它能帮她屏蔽痛苦和焦虑,在夜晚专心沉浸。象棋之外,她只能通过药物和酒精麻痹自己作为正常人的欲望与眷念。更因为棋局之上,只有“黑与白”,“赢与输”,它不像人生那般复杂。那个跌跌撞撞不服输的小女生,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自己。在哈蒙9岁时那场一鸣惊人的1v12里,仔细看,现场还有一个女孩。她是棋艺社老师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但对外身份,只是棋艺社的会计。进门前,老师都要给她们套上珍珠发箍,整齐地别在头帘后。上高中了,女孩们总爱聚集在一起,议论班上最土的几个女孩。借口去上厕所,然后……偷了女孩她爸的一瓶酒,回家躺在床上,猛灌一口。
她走上了一条在别人眼里看起来艰难,但自己却从未犹豫的棋手之路。一路上,从脾气差没礼貌的小野猫,成长为利落、自信的世界棋手。打碎刻板的“不可以”“应该”,走出你的“我可以”“我应该”。
坏掉的嗓子只能沉默,眼泪等于软弱,女孩子就该安安分分,边界就不要去探索。
“黑与白”装的切换间,光线尤其亮,表示内心正在选择和自我审视。24秒时的画面一暗,周迅身形一转,完成由白到黑的转换。当再次面临选择,在镜前确认过自我,她坚定地走入下一个赛道。这途中,她的武器,是一支完美日记小细跟口红,为当初的那抹红再添一笔。配上周公子声线特别的嗓音,这60秒Sir刷10遍都不腻。因为总有那么些瞬间,让Sir以为不是在看广告,而是电影预告……色调搭配跳脱,还有那么点韦斯安德森的味道。(绝对不只是因为模特漂亮
)
Sir还记得有个和中国国家地理联名的幻想家十六色眼影盘。题材、类型、画面,甚至细到模特选择,每次都有创新和探索。不堆砌华丽的镜头,舍弃空洞的独白,丢掉了广告的吆喝叫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