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两个兼职,你还会惧怕和纠结吗?
所谓花钱如流水,赚钱如吃shi,太难了。
李尚龙老师在新书《当你又忙又累,必须人间清醒》说到一件事,原来他在新东方,最怕的人不是董事长,而是排课表的小姑娘。有人也许会说,前台的小姑娘,至于怕她么?应该怕董事长才对。
龙哥说,董事长半年也难得见一次,但负责排课的小姑娘,决定你的生死。上午一节课在北五环外,下午给你整到南六环,让你三四多小时都在路上奔波,你说要命不?不上课或者上课少,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或者那点收入不够交房租。
什么时候才不再怕了?龙哥说,当有了第一笔稿费收入的时候。
教师的工资低,你却不能随便逢人就说。跟别人说,说出来人家都不信,传说中的工资倒是大家认为是真的,新闻上听说涨工资,八字没一撇,连卖衣服的人都知道了。听说老师工资又涨了,平均每人五百多。你会不会一听就想急,哪有那么多?
可是,跟人家抬杠,有意义吗?有人不识趣,非要问我工资多少?年年都要问,我就说,不到两万,或者说四位数。我发现她在悄悄数手指头,个十百千万,数了两三遍。我说了,你不信,那就没办法。
我的大舅是村里的会计,那时候,小舅是一个民办教师,每月工资很低,刚刚成家,花销大,我常常偷看见大舅在磨道圈那里,塞一卷钱给小舅,小舅转身就走。大舅回头看见我,嘱咐我不能跟妗子说。妗子的确问过我几次,我都没敢说实话。
其实,大舅那是兼任了好几项工作:村会计、几家煤窑的会计、信用社的信贷员,还有阴阳师,给人看坟地,看宅基地。每月收入多少,除了大舅,其他谁也说不清。所以,大舅常常接济完小舅,二舅就去找他,同样大舅会从抽屉里取一点钱给二舅。
现在想来,那是多亏大舅有这几项收入,妗子不清楚,要不然家里还不闹翻了天?
作为老师,大多来钱的渠道就这么一条——工资,可是花钱的地方有无数个。这样下来,难免入不敷出。每次到超市,想买点水果,不是想吃什么买什么,而是先看看什么比较便宜,今天打折没有。手里的钱,如同手里攥着一把沙子,必须抓紧,稍微一放松,沙子就从指头缝溜走了。
信用卡办了好几个,不敢轻易使用,万一工资推迟发,怕还不上。
所以,我们要有个兼职,节流的同时必须开源。工作之余,让自己忙起来,不赚钱那就赚经验,要么就去做中学,干中学。教育圈待久了,你会发现自己跟不上时代节奏。
教师也有职业病,认死理,说话冲,爱较真儿,抠字眼儿。
这些在生活中会很不适应。我就是如此,看到卖西瓜的牌子,有错别字,心理就不舒服。谁要给我发的信息标点符号错了,也想帮他改一下。跟自己人说话,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冲,这是病,需要治。
认知思维的确限制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走出教育,接触社会,看看如何和气生财,看看做生意的朋友如何推销产品,看看其他人如何利用时间。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家装水电工。有几次家里灯坏了,他都是晚上下班抽空过来修。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他晚上十点去安装,干到十二点,去了两晚上把活干完安装好。
他的时间安排可以说分秒必争。他说,干水电安装,只有干活快,多干几家活,才能赚到钱。的确如此,别人安转一套房子的水电,需要三四天,他最多两天就搞定了。如今房子三套,车子两辆,商铺都有。
跟他相比,我们的时间概念不行,工作效率太低,放不下自己的架子。
当你还在纠结去工地搬砖还是送快递,去一对一补课,还是夜市摆地摊时,你已经输了。
我们担心顾虑太多,也没有规划好生活。兼职无非两种,要么舍得出力流汗,要么靠自己的智慧,用知识赚钱。假如你有两项兼职,你还回惧怕和焦虑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