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04:若持续觉得别扭,请就地放下

“ 放下始终觉得力有不逮的事情,生命就会豁然开朗。”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事情,主观上即使很想做好,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或者不能让他人满意。如果持续这样,就说明所求的东西不适合你,请勇敢放弃。

我经常会想起学生时代上体育课的故事。

我在体育课的短项,是铅球和跳远,几乎没有办法及格。但是又不是力量的问题。因为我虽然铅球投不远,但是,徒手击打测力时,测力器显示,我的击打成绩非常好。

跳远成绩虽然不好,但是我在工作的头十年内,在坐式蹬腿训练器材上,单腿可以比较轻松地蹬起400磅,更不要说状态更好的学生时代了!

在铅球投不远的同时,徒手(非持重)垂直击打测力器能够打出好成绩,投实心球(持重)也能投出好成绩。实心球成为每次铅球测验课时我的必然选择——体育课允许用实心球代替铅球测验。

同样,跳远成绩不好,但蹬地力量不弱,立定跳的成绩又很好,所以立定跳成为我跳远考试课时的合理选项。

老师说,就是投掷铅球、跑动跳跃那两个技术动作,始终掌握不好,当力量用其他动作来展现的时候,就能取得好成绩。

人不可能什么领域都擅长。如果持续觉得自己做起来别扭——无论怎么发心、怎么努力,都不能令自己满意,也不令别人满意,或者不能令考试规则满意,那就放弃,放过自己——体育课本身是不能逃避的,这是前提。那么在合理的规则内,铅球不行,上实心球。助跑跳跃不行,来立定跳。

一、别扭与否,只有自己知道

在老掉牙、却又时话时新的爱情、婚姻故事里,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桥段——继续相处下去,觉得不合适,就此断掉又割舍不得,且对过去的付出有所不甘。

事实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除爱情外的其他感情——诸如,友情、亲情,都有这种情况。你很看重、且竭尽全力企图维持的某种情谊,但无论怎么努力,哪怕把自己放低到尘埃里,收获的依然是责难,这就是持续别扭,就是不投缘。假如有朝一日,这类责难的力度足够大,超过极限,干脆放下,这就重生。

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也如此。没有人可以什么都懂,什么都通。

一个把墙砌得又直又快的泥瓦工师傅,把他放到一家以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为业务主攻方向的翻译社里去,这就要人老命。

这跟让张飞绣花一样,“难煞俺老张也”。

不说反差这样大的例子。

就算同为木匠,你让一个架梁起屋的木匠——他也是用斧子、锯子和刨子为工作器材——帮你打起一屋子家具来,恐怕也要他的老命。尽管他的吃饭家伙什儿,与打家具的木匠所用的,也是一样的。

二、认识到该放下,需要一个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应对和力有不逮的事情,不可能对什么事情都能得心应手。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有兴趣的事情,即使不是顺风顺水,甚至哪怕处于逆风逆水,也依然能够保持好的状态。如果不是自己擅长的,则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非常不得力。

一件事情对自己来说,是否得心应手,并非都是一眼就能看出的。

以跑步来说吧,很多人说,我跑1000米都要死了,跑步不适合我。

这句话对于身体基础条件没有问题的人来说,结论可能下得过早,就追求健康的跑步而言,在身体没有基础疾病的情况下,把步跑好,是完全可能的。

而对于无腿人士,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所谓“我不适合跑步”可能就是对的。

但是,即使“无腿”这个前提下,是否一定“不能跑步”?依然有例外!

对于有些强者,无腿也要搞成有腿——安上假肢去跑步。像早年南非残疾人田径运动员皮斯托瑞斯,人称刀锋战士,那叫一个猛。凭着一对弹簧钢片,不仅跑得拉风无比,而且跑得让地球上所有人(一个都没有例外地)汗颜。

昨天看东京残奥会的一个节目,一位没有胳膊的铁人三项中国运动员,令我感动落泪,练铁人三项之前,他主攻游泳。当然,铁人三项也包含游泳。

游泳——最基本动作是划水,划水要用手。没有胳膊的游泳运动员,而且成绩斐然,怎么不让我们敬佩万分?

所以,究竟适合不适合自己,自己能不能把曾经向往的那件事情做好,需要反复试验和求证。

然而,经过反复努力,甚至数十年的努力,证明的确做不到(这个做不到,可以表现为达不到自己设定的目标,或者始终不能令他人满意)的事情,只有自己才能放下,才能放过自己。放过了自己,外界的一切——期盼也罢,责难也罢——就不再起作用了。

三、得不得解脱,都在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希望自己成为的那样:升官发财,子孙满堂,健康长寿,儿女龙凤,等等。谁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如果这个愿景,跟自己契合了,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整个人仿佛变成了永动机,力量无限,源源不断。如果不相契合,就怎么都觉得别扭。

人遇到与自己初心不同的境遇会很多很多,可能人生中大部分是由这样的片段组成的。这个命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肯放弃初衷的,一种是无法摆脱现状的。

不肯放弃初衷的。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譬如,一个刚出校门的职场小白,张三,不小心陷入一个诈骗机构,明摆着要去靠骗人做业绩,由于心地正派,所以对于骗人这个行当,无论如何不会觉得舒服,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逃跑,不逃跑就无法摆脱受良心的折磨。

有的人,李四,则天性就喜欢骗人,以不断地把人骗到而感到快乐,没有负罪感。在他的视角,就会奇怪为什么张三会傻到这样容易的钱都不愿意挣。世上做坏事的人不能根绝,就是因为做坏事的人,ta不觉得是坏事,ta觉得所做的事情很契合自己,一点没有感到勉强和别扭。

同样一件事,在张三看来感到勉强不安,力图逃避;在李四看来心安理得,乐此不疲。所以,好人坏人总在生生不息地同步繁衍。在这个例子里,张三因为现状与自己的初衷不相符,而摆脱现状,这是放过自己。

我们读历史,看英雄人物传记,在他们的故事里,流传后世最多的,是这样的段子:某个英雄,在家时就是孝子,也发心一辈子尽孝道,在父母膝下承欢。但命运把ta送到千里万里之外的疆场上,于是便有“以忠代孝”这样的说法,让自己放下,不再受不能尽孝的折磨,也就是放过自己。在这个例子中,英雄为现状而暂时搁置初衷,也是放过自己。

上述例子中,无论是英雄,还是张三,都有自己跟自己拧巴的时候。偶尔拧巴,可以调整,如果持续觉得拧巴,那就是这个状态不适合你,在导致拧巴的对立条件中,必须放下一个。

放下那个自己能力之外或者不能承受的东西,也就是放过自己。

昨天在看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时,女记者和她的朋友去墓地祭奠同学那场戏,有一段两人的内心旁白,大意是说:公平正义,亲情,都是我追求的,但是如果选一个,我首先选择公平正义。因为没有公平正义,亲情也就无法存在。

这对男女青年,都与剧中“亲情”所对应的主体贺女士有关:女记者是贺女士的外甥女,男青年被贺女士当做干儿子一样看待。

他们最终都放弃了亲情,而选择了公平正义。

顺着剧中“亲情”这个角度,多发一下感慨。

还记得年初那个“95后青年洛洛”的悲惨故事吗?她被所谓亲情逼得生无可恋,在微博里喊出,“如果有可能,我宁可买断你们的亲情”。最后,在精神极度苦闷的状态下,到江边散步,被卷入水中而去,豆蔻年华,从此凋敝……事后,其母亲向公司索赔,道,“我的女儿难道只值XXX钱吗?”

我实在不忍心把当初从她微博里截下来的图片再放上来,也没有勇气去看她的微博如今还在不在。但是在年初那篇文章里有截图。

从95后花季少女的悲惨故事说原生家庭温暖的重要性

前不久刚刚宣判的名校前学子弑母案,里面也掺杂着很多所谓“亲情”的因素。

“亲情”一词,是一具非常沉重的枷锁。很多冲突,到了亲情这道线面前,无论多大的委屈,大多要向这条线屈服,否则自己会背上道德的重压——特别是当这种道德十字架被恶意把持和利用的时候。正因为如此,“亲情”,有时候它也真的杀人!

正因为它是最难被放下的一种情感。因此,当真的放下它时,产生的功效也是巨大的——

一念放下,便是天堂!

四、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在《论语 子路篇》里,子贡和他的老师孔夫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孔子讲学图    图片来自网络)

这段话意思很容易懂。

一个人,如果让同乡人(引申为周围的人)都赞美你,或者都厌恶你,这样都不算圆满,让那些善良的人赞美你,不善的人厌恶你,这样才可以。

基本的词法和修辞,还是要说明一下,免得因此而把文章看走样了,这样的交流就可悲了。

“好”和“恶”在这里是动词,分别是赞赏、赞美,和讨厌、厌恶的意思,不是“说你好”和“说你恶”的意思。要是这样解释,不仅与古文中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吻合,也把意思缩小了。否则对方讨厌你而没有“说”出来,心里厌恶而嘴上不说,算不算在里头呢?

世人之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总希望所做的事,所说的话,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要有人表达异议,就会难受不忿,就会起抗辩之心。一起抗辩之心,就会用心用力来维护,或通过语言表达,或通过身体用行动表达,这样人就会很累。

这方面,似乎在网络世界里,比现实生活更加明显,因为网上的受众更广泛,发表观点更容易。在网上发表一个观点,肯定是赞美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其中尤其不可避免的是杠精-----杠精者,抬杠成性也。你说什么,ta都有话来反驳你。举个例子说,你家隔壁邻居王老二家的二小子,小伙子身体倍儿棒,你很佩服,拍下了王小二挑起200斤重担的视频,发到网上,杠精见了,非得给你留言,说是假的。你用了很大力气去证明是真的,等到ta无法再坚持说假了,不得不承认你的内容是真实的。

但是ta又说,就这么点能耐有什么好晒的,人家还有挑1千斤的呢,这样来跟你抬杠。总之,一定有话压倒你。

这种就是无论你如何做,都不能让ta满意的例子。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微型的媒体,只要是媒体,一露面就要做好承受各种批判的准备。

生活中也是如此。杠精,顾名思义,就是抬杠,擅长的是动嘴,而不是出力出手。用嘴把别人激动起来,上述例子中,说你拍摄的王小二挑起200斤担子是假的,你就要不断地找例子证明给ta看,要ta信。结果ta只是动嘴,你要让隔壁王小二不断地挑担,把200斤的担子挑了500遍,直到把王小二累得气绝身亡,杠精说,这下我信了。可是——最可恶的是这个“可是”——可是,不就挑200斤担子,这有什么好晒的?

孔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导我们了,人生在世,不必让所有人满意。

正经的,让自己满意,让将与你共同走最长人生路的妻儿满意,他们是最与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人了。不能以妻儿的快乐为代价,而去让其他人满意,更没有必要寻求那些压根就不会对你满意的人们满意。君不见,每当有新妇出嫁,其长辈都会说一句“把女儿托付给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呵护妻儿,实际上也是对上一辈的一份尽责。这种认知,固然要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而缓慢沉淀,但只要有生之年,这种认知能真正确立,这种行动能真实到来,终究还是圆满的人生。

人,不必为了让所有人满意,而去“不断反复地挑起200斤担子证明给人看”。正如上面例子所说的那样,那些不断用言语挑动你去用行动做各种证明的,本身就是孔老夫子口中的“乡人中”之“不善者”,何必在意?

历史同类文章:

健康生活01:除了健全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情绪

健康生活02:简化社交,首要避免用群聊讨论正经事

健康生活03:拥抱“不如意”,生活才会阳光普照

努力与善良,是最靠谱的“风水”

与阳光灿烂者同行

享受即是消耗,福“薄”的人更要警惕

儿女说话令人如沐春风,是家长最大的面子

“业报”、“活该”与广结善缘

十不善业之口业四种

交易心重的人无福,甚至连快乐亦不可得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健康地活着,才是头等大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