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女导演的神作,是它

前段时间,有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热搜—
#月薪两万,不配在国产爱情剧谈恋爱#
说的是,现在流行的爱情剧里,脱离现实的人物形象: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明明是职场新人,住的却是100多平的大平层,背几万块的名牌包包,开着跑车和朋友去蹦迪……
偶尔点开这些剧,我都会自我怀疑:
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吗?
过得起这种奢华生活,却还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到底在哪里?
学者戴锦华曾批评:很多导演,随着知名度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好像住进了「电影国」里,完全脱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他们拍出来的电影、电视剧,像是空中楼阁一般,遥不可及,不接地气。
每当被这样的影视剧气到哭笑不得,我都会想起一个鲜明的对比——
香港导演许鞍华
作为一个获奖无数,也是首位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的女导演,许鞍华的知名度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但她至今仍和母亲租住在香港一个几十平米的小公寓里。
在她的电影里,你也永远看不到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你看到的永远是市井小民的寻常生活。
她电影的豆瓣短评,最常出现的评论是:
这拍的不就是我妈/我爸/我隔壁家那谁谁谁吗?
但另一方面,更为难得的是,许鞍华从来不会居高临下,带着知识分子式的悲悯,来俯视她电影中的人物。
她电影中的人物,从来不是她表达社会诉求,传递价值观的工具。
她从不替电影中的人物说话,不用电影来讲道理,她只是单纯地讲故事
我认识这样一个人,她过着这样的生活。
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她的电影里,看到那么多熟悉的影子。
最好的例子,是她早期的代表作,1995年上映的《女人,四十》。
这部电影的主题,很明显,是讲一个40岁的女人。
如果是普通导演,可能会怎么处理这个主题呢?
一个到了更年期的女人,苦大仇深,仿佛全世界都跟她过不去。
但许鞍华把这个主题,拍成了一部清新脱俗的轻喜剧。
电影一开始,这个叫阿娥的女人,站在卖鱼摊前,盯着一条鱼看。
老板都不耐烦了:你到底买不买?
等鱼一翻肚皮,阿娥就说:我要这条。
因为死鱼比活鱼,便宜了不止一倍。
老板不干,这鱼明明还有气啊。
趁老板不注意,阿娥又拍了一下,这下彻底死透了。
本来150块的鱼,50块拿下。
回家,把鱼切成3段。
一家三口,一顿吃完,太奢侈,放一段到冰箱冷冻吧。
左想右想,放哪一段呢?
拿中间的好,老公、儿子看不出来。
短短两三分钟,全是细节。
把一个精明、节俭的40岁主妇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也明确传达出了这部电影的质地。
许鞍华的电影就是这样,开场3到5分钟,你就能确认:这电影绝对差不了。
没有对生活饶有兴致的仔细观察,拍不出这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
电影里,在家,阿娥最大的「克星」是她的公公——
一个传统大家长作风的男人,强势、固执、大男子主义。
一到儿媳家,孙子要给他换拖鞋,他说不行,让女人换。
吃完饭,碗筷往桌上一扔,走了。
又是两个细节,一个「难搞」的公公形象,立住了。
上有老,下有小的阿娥,不是一个全职家庭主妇。
在贸易公司上班的她,还是一个干练的职场女性。
乱如麻线的业务,经她一梳理,清清楚楚。所以老板很是离不开她。
但最近,阿娥遇上了两个大麻烦。
一是,婆婆突然过世,公公受了刺激,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
本来,阿娥寄希望于大家庭可以共同分担照顾公公的责任。
但丈夫的妹妹远嫁台湾,根本帮不上忙。
住进富人区的二弟,更是冷漠,为了照顾家里的狗,连爸爸也不愿意赡养。
窝囊的老公,不愿和二弟、弟妹起争执。
最后,照顾公公的重担,全都落到阿娥家。
另一方面,公司最近新来了一个年轻貌美,又会电脑技术的新雇员。
从老板到男客户,都围着漂亮的新雇员转。
阿娥在公司,一下就被冷落了。
家庭、职场都不顺心,面对这样的困境,阿娥会怎么做呢?
如果是一般的导演,又可能会怎么拍呢?
我们可以设想,家庭里鸡飞蛋打的争吵,职场上针锋相对的撕扯。
但在许鞍华电影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生活照旧过,班也继续上。
唯一不同的是,上班之余,阿娥还要照顾公公。
老公心疼她,劝她:要不你辞职,在家照顾爸爸吧。
她大发雷霆:放你的春秋大屁,上班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
看到这里,你会以为这是一个「独立女性」的宣言。
接下来,阿娥要开始变成「女超人」了吧?
——她如何克服种种障碍,既照顾好公公,又在职场上打败年轻女同事等等……
这是一般电影剧情的走向,主人公面对重重阻碍,不断发起挑战,越变越强。
但《女人,四十》一反常态,它的主人公,不仅没有变强,反而越来越弱。
不仅是得了老年痴呆的公公不断变弱。
从最开始的蛮横、固执、不讲理,到逐渐失去自理能力,越来越依赖儿媳。
而且,原来害怕、讨厌公公的儿媳,也在不断变弱。
刚开始照顾公公时,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多么不耐烦。
帮公公洗澡时,拿着刷子,衣服和身体都顺便一起洗了。
每天醒来,想到要照顾公公,都觉得烦。
但看着强势的公公,在她面前不断变弱,越来越像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小孩。
阿娥对待公公的态度也不断软化。
半夜公公不睡觉,跑到别人屋顶上大吵大闹,玩开飞机打敌人的「游戏」。
她没有发火,而是哄骗着公公:
敌人炮火太猛了,我们躲到防空洞里休息一下好不好?
因为她知道公公原来是空军,打过抗日战争。
这些他糊涂时做的梦,都是往日记忆的重现。
当公公被送到养老院,待了几天之后,委屈巴巴地看着儿媳,像个不愿意待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央求她:
我要回家,我想回家。
   
她一下就心软,什么也没想,就带着他回了家。
回家的路上,看到树上落下的白色花瓣,头发已经花白的公公,像个孩子似的雀跃:
下雪了,下雪了……
而站在一旁的阿娥,像个温柔的母亲一样,一脸包容,甚至宠溺地看着自己的公公:
是啊,下雪了。
因为她知道,在公公出生的那个北方,年年冬天都要下雪。
寄居在炎热的香港岛,他已经大半辈子没见过雪。
所以,她理解公公此刻的欢喜,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因为突如其来的疾病,我们看到两个原本势不两立的人,关系逐渐软化,开始真正成为彼此「亲近」的「亲人」。
原本阻隔在两个人之间的传统、威严、大男子主义、新独立女性等种种外在的标签、束缚,开始逐渐剥离,只剩下人与人之间,最单纯的相互依靠。
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公公作为一个老年痴呆患者,给一家人带来的麻烦:
比如,他忘了厕所在哪,把尿撒在了地主公的神龛里。
比如,他把肥皂当成黄油,夹在面包里吃。
比如,他把儿子当成小偷,打得他浑身是包。
他打着伞从二楼跳下来,以为自己在跳降落伞……
但是,另一些时候,他又像孩子一般可爱。
从田地里摘下花朵,送给自己的女儿、儿媳,告诉她们,你很漂亮。
又和儿媳说,自己今天遇到了仙女,待会儿要去和仙女去山头约会……
这就是许鞍华导演作品的特色,没有剧烈的戏剧性冲突,有的只是日常的琐碎。
但在这琐碎中,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简单的美好,也逐渐堆积起浓厚的情感。
电影最后,阿娥为了照顾公公,还是辞掉了公司的工作。
这在今天看来,或许要被很多「教条式的女权主义者」批评,甚至打一星。
为了照顾公公,放弃工作,这样的选择,显然不够「政治正确」。
但在许鞍华的电影里,没有这些所谓「三观正不正」方面的考虑。
她思考的方式是:当一个普通人面对这样的状况,她会怎么办?
对阿娥来说,她并不是基于抽象的价值观来做选择,也不会有所谓「家庭更重要,还是实现个人价值更重要」这样形而上的思考。
她所做的决定,不过是出于现实层面,做出的最务实的选择。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更像我们生活中那些活生生的人物,更像我们认识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
这种对宏大议题讨论的疏离,面对复杂现实的务实主义态度,正是许鞍华电影的重要特色。
在我看来,这样的电影,拥有一种叫做「得体」的品质。
没有一地鸡毛的撕扯,没有狗血的戏剧冲突,也没有上纲上线的「三观之争」。
有的只是对日常琐碎的朴素表现。
比起那些空中楼阁一般的甜宠剧,战斗檄文一般的撕X爽剧,这样的电影,难道不是更「得体」吗?
正如电影最后,公公对阿娥所说:
你知道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吗?

人生,是很有趣的。

能把这有趣的人生拍出来,不就已经很美好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