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周访平定杜曾之乱,王敦刻意打压,二人交恶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70篇
前面说到郑攀等人为陶侃鸣不平,领兵抗拒王廙入主荆州,但这些人想法不一,退散至横桑后,准备归附杜曾。
对于他们的悖逆之举,王敦很生气,派出武昌太守赵诱、襄阳太守朱轨等前往讨伐,郑攀害怕了,向赵诱和朱轨投降。
这时,杜曾也提出要向官军投降,还自请袭击襄阳的第五猗赎罪。王廙大喜,想要亲赴荆州接受杜曾的归降,让长史刘浚留守扬口壁垒。
竟陵内史朱伺劝说道:“杜曾是狡猾之徒,他表面上宣称投降,实际上是要诱使官军西进,然后突袭扬口,应增强兵力部署,不能贸然西进。”
王廙立功心切,不以为然,觉得朱伺是年老懦弱,坚持率军西进。果然,王廙出发没多久,杜曾率军前来攻打扬口。
王廙火急火燎的派朱伺回援,刚至壁垒之中,就被杜曾团团包围,刘浚自守北门,朱伺守南门。
跟随杜曾前来攻打扬口的有一个名叫马俊的人,他本是陶侃部将,因为陶侃鸣不平而加入了杜曾部下,妻子儿女还留在垒中。
有人建议剥了马俊妻子儿女的面皮向他示戒,朱伺不肯:“杀了他们并不能解围,只会增加马俊的愤怒。”
一番强攻之下,杜曾攻陷了北门,壁垒失守,朱伺受伤,退走上船,然后打开船底入水,在水底潜行了五十步,才得以幸免。
杜曾派人游说朱伺道:“马俊感激您保全了他的妻子儿女,我现在已把您全家老小百十口人交托给马俊,马俊尽心照看,您可以回来。”
朱伺回答道:“我已年过六十,不能再和你同做叛贼,即使死也要回到故乡,我的妻子儿女就交给你处置吧。”于是前往甑山投奔王廙,最终伤重而死。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八月二十八,赵诱、朱轨以及陵江将军黄峻与杜曾大战于女观湖,赵诱等人都兵败而死,杜曾乘胜直抵沔口,威震汉沔。
至此,王敦主持的平叛算是彻底失败,他上表自请贬职。无人可用下,司马睿只好启用周访,让他前往平叛。
平定杜弢之乱时,周访和陶侃通力合作,居功至伟,威名素著。接到命令后,周访率领所部八千人,进抵沌阳。
此时的杜曾刚刚赢得一场大胜,士气正盛,锐不可当,主动迎战。
双方对阵之时,周访将部众分成三个部分,将军李恒督左翼,许朝督右翼,自己坐镇中军。
杜曾先攻左右两翼,周访在阵后发箭以安军心,命令士卒说:“一翼兵败,呜鼓三声;两翼都败,鸣鼓六声。”
赵诱的儿子赵胤统领父亲残部从属左翼,奋勇作战,失败以后又聚集起来,骑马禀告周访。周访大怒,让他继续进击,赵胤大哭,返身作战。
这是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战斗从早上持续到下午申时,周访军阵两翼都战败,军破在即。
关键时刻,周访挑选精锐士兵八百人组成敢死队,亲自斟酒劝饮,令他们不得妄动,听到鼓声再进攻。
最后,杜曾发起总攻,当他的军队距离中军不到三十步时,周访亲自击鼓,八百将士踊跃赴敌,杜曾因此大败,被杀一千多人。
周访想要连夜追击,众将请求等到明日,周访道:“杜曾骁勇善战,我们好不容易以逸待劳战胜了他,现在应当乘其衰败之时歼灭之。”
在周访的鼓舞下,全军鸣鼓而进,平定了汉沔流域,杜曾逃至武当。
经过这场大胜,王廙终于到达荆州,周访也因功升任梁州刺史,坐镇襄阳。之后的一年里,周访和杜曾屡有交战,始终没能彻底平定。
太兴二年(公元319年)春,周访再次大破杜曾,马俊等人抓住杜曾向他投降,周访斩之,历时数年的杜曾之乱终于平定。
随同杜曾一起被抓获的还有第五猗,周访认为他是司马业任命的荆州刺史,将其送到武昌,并建议王敦不要杀他。
王敦没有听从周访的建议,径直杀了第五猗,两人由此有了嫌隙。当然,这只是小事,更大的矛盾还在酝酿之中。
当初,王敦派周访前往平定杜曾时,为了激励他,曾对周访道:“如果能擒获杜曾,我将按照功劳让你坐镇荆州。”
如今,杜曾已被周访所平定,王敦却将这事儿抛之脑后。
王廙代替陶侃为荆州刺史后,杀死了不少替陶侃鸣不平而叛乱的将佐,又杀死了陶侃所敬重的荆州名士皇甫方回,导致荆州士民百姓对王廙很不信任,人心惶惶。
司马睿听说这些情况后,为了稳定荆州,征调王廙为散骑常侍,而以周访为荆州刺史。王敦忌惮周访的威名,动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百般阻挠,任命半途而废。
这时,从事中郎郭舒对王敦道:“荆州虽然荒弊,乃用武之国,不可以假人,宜自领之,访为梁州足矣。”
王敦以为然,上表司马睿,力陈荆州乃险要之地,他要亲自坐镇。
六月初七,司马睿下诏加了周访一个安南将军的名号,梁州刺史的职务如故,而以王敦领荆州刺史。
周访大怒,认定是王敦从中作梗。为此,王敦亲自写信劝解,并赠送玉环、玉碗安抚他的情绪。
周访更加生气,将玉环、玉碗全部扔在地上,恨恨道:“我又不是商人和小孩子,用这些破玩意儿就能打发我?”
和王敦公开决裂之后,周访开始在襄阳务农训兵,大力提升自己的实力,麾下官员出现空缺,自行任命,然后再上报,视王敦如无物。
对于周访的所作所为,王敦深为忌惮,却毫无办法。他已经逼走了陶侃,如果再逼反周访,两个人联手,够他喝一壶的。
周访虽有割据之嫌,却在客观上制约了王敦,让他不敢妄动。对于司马睿来说,这未尝不是好事,故而对周访的拥兵自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