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擅用一贯煎的临床大夫谈谈自己的使用心得
导言:一贯煎是一好方,肝胃不合夹虚热的证,用此方疗效靠谱,本文是一些擅用一贯煎的医家的临证经验。
一贯煎
编者/黄煌
一贯煎出自《续名医类案》。原方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地黄、杞子、川楝。主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在被调查的医家中,有5位医家擅用本方。主要为北京、河北、江苏、陕西等地的内科医家。
一贯煎主要用于内科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胃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干燥综合征、心肌炎等。
本方的使用指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①肝胃不和征象:胸胁疼痛,或肝区隐痛,吞酸呕苦。②阴虚内热征象:口干舌燥,咽干,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骨蒸颧红,神疲乏力,或见胁肋隐痛,或鼻衄,或腰膝酸软。③舌脉征象:舌红,无苔,或苔薄少津;脉细数,或细弱、虚弦。
一些医家介绍了加减经验,有将川楝子改为白薇,以加强清虚热作用;有些加白芍、阿胶、龟板、天花粉、玉竹、五味子、川贝、百合等,以加强养阴作用;也有加太子参、生黄芪以达气阴双补的目的;或加丹皮、山栀、连翘等清热泻火药。
方中各药的用量情况:生地黄(或熟地黄)12~30g,沙参10~30g,当归10~15g,枸杞子12~20g,麦冬12~30g,川楝子9~10g。
关于本方的使用禁忌,有的认为肝胆湿热证、肝气郁滞证不宜;也有的认为里热炽盛、表邪不解,或脾虚便溏,或无阴虚证候者不宜使用本方。
汪达成
【适应范围】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见肝阴耗伤者。
【用方指征】肝病迁延日久,舌质较红,脉细数无力,肝区隐痛,神疲无力者。
【禁忌】舌质淡红,舌苔厚腻,纳谷不香,大便稀溏者不宜。
【体会】慢性迁延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肝阴已有耗伤者,使用本方可改善症状,增强体质,促使肝功能好转。
张崇鄯
【经验处方】生地15~30g,沙参10~20g,麦冬15~30g,当归10~12g,枸杞子12~20g,白薇15~60g,生甘草10~15g。
【适应范围】干燥综合征以及部分外分泌腺疾病(唾液腺、泪腺等),以及低酸性胃炎、胃窦炎、萎缩性胃炎、肝炎综合征。
【禁忌】无阴虚证候,病程尚短的实证不宜使用本方。
【体会】本方是用一贯煎原方减川楝子,加白薇、生甘草变化而来,保留了原方滋阴养血,补肝肾的作用,目的是强化原方对虚热、久病郁热、伏热、毒热的清解作用,使滋阴养血与清热凉血解毒的综合功效更为突出。退虚热,或退虚中夹实的郁热、毒热、伏热是本方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白薇、生甘草的加入可担当此任。因此,用好白薇、生甘草是用好本方的一个关键。高热时,白薇是退热的主攻手,最大量可用至60g,一般在15g左右为宜,而生甘草不低于10g,但也不要超过15g为宜,特别是久用本方时,生甘草更不宜剂量过大。
张瑞霞
【经验处方】沙参12g,当归15g,麦冬12g,生地30g,川楝子9g,枸杞子12g。
【适应范围】胁痛、发热、盗汗、血证。
【用方指征】胁痛隐隐不休,咽干口燥,腰膝酸困,潮热盗汗,乏力,鼻衄,舌红少苔,脉细弱。
【禁忌】肝胆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禁用。
【加减】气阴两虚,见右胁隐疼,咽干口燥,身倦乏力,本方加太子参、生黄芪;阴虚内热,见右胁隐痛,腰膝酸困,潮热,盗汗,鼻衄,舌红少苔,脉细弱,本方加丹皮、生栀子、连翘;肝血不足,见右胁隐痛,多梦,失眠,乏力,下肢转筋,头目眩晕,妇女月经量少,爪甲不华,本方加白芍、鸡血藤、桑寄生。
高忠英
【经验处方】生熟地各20g,枸杞子15g,麦冬12g,当归12g,北沙参30g,川楝子10g。
【适应范围】肺炎恢复期、急慢性乙肝恢复期、心肌炎后期、热病后期、干燥综合征。
【用方指征】阴虚证。症见口燥咽干,潮热盗汗,骨蒸颧红,五心烦热,舌红无苔少津,脉细数。
【禁忌】里热炽盛,表邪不解,及脾虚便溏者忌用,误用可致滋腻恋邪。
【加减】肝阴虚甚,加白芍、枸杞子;累及肾阴,加女贞子、旱莲草;肝肾大伤者,加阿胶、龟板;心阴虚,加太子参、五味子;肺阴虚,加川贝、百合;胃阴受损,加玉竹、花粉。
【体会】全方滋阴养液,有纵贯上下之功,配伍得宜,应用广泛。
谢远明
【经验处方】北沙参30g,麦冬30g,当归10g,生地黄12g,枸杞子15g,川楝子10g。
【适应范围】肺癌、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慢性肝炎等。
【用方指征】胸胁疼痛,咽干口燥,吞酸呕苦,疝气瘕聚,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符合肝肾阴亏,肝气不舒所致之上述证候,用之必有效。
【禁忌】阳虚者忌用。
【体会】本方重用沙参、麦冬各30g,意在滋补肺阴,多用于肺阴亏损所致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曾治部分肺癌,其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