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处暑
今日处暑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原义,即暑热已经消退了。
在北方确实如此,每每风雨过后,总能感到丝丝凉意,所以会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但在南方,还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所谓处处有暑,炎热的中午依然要做好防暑。
处暑是一年之中由热转凉的一个节气。此时养生,当根据当地的温度和湿度来决定具体的养生方法。
若地处南方,湿热仍重,则当按暑天养生,重在养脾化湿,兼清暑热;若身居黄河流域,天气渐凉,则当按秋天养生,重在养肺润燥,兼以养脾。
中医强调: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治病如此,养生亦如此。
处暑 Chu Shu
综合来说,处暑养生注意事项如下:
进入秋高气爽的好季节,本应是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时节,可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反而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简称“秋乏”。
这是因为,在夏季,人体消耗了过多能量,到了秋季,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肌体会产生疲劳感;再加上秋季主燥,耗气伤阴,气虚会导致四肢乏力,精神疲惫。而且处暑时,虽然早晚温凉,但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暑湿较重,中医称暑湿困脾,人体容易感到困乏。
综合上述,这就和春季气候变化会发生“春困”一样。秋天,肌体产生的这种莫名的疲惫感就是“秋乏”。
产生“秋乏”,不要惊慌,这是人体随自然气候变化所表现出的正常反应,是人体内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种生理现象。
尽量做到: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防秋乏的一个最重要方法。良好的睡眠不仅能恢复体力,保证健康,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
“春捂秋冻,不得杂病”是民间传统的养生之法。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初秋暑热尚未退尽,不宜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
但秋冻也要因人而异,要根据情况灵活判断穿多少衣服,要冻得适度才行,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便使身体逐步适应凉爽的气候。
特别注意:由于肚脐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一旦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人会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不适,因此“秋冻”的同时要注意肚脐保暖,尤其女性不要穿露脐装。
处暑后燥气明显,人们往往开始感觉皮肤紧绷,甚至起皮脱屑,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皴裂、大便干结……秋燥的表现。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少辛增酸为宜,注意少食辛味食物,如辣椒、花椒、葱、酒等。
可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芹菜、菠菜、豆类、蜂蜜等食物,不宜多食油腻。
保护脾胃是一年四季都要注意的,夏天解暑的寒凉食物,这时候也是要少吃了。容易秋季腹泻。民间有句俗语叫作“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提倡吃的水果。水果的原则是:适当吃当地应季的皆可。
节气推荐饮食:
俗语说:“夜不食姜,秋不食姜”
生姜是辛散的。如果夜里吃生姜,那就是天地之气都关闭时,还在拼命地去发散,就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我们常用的煮姜汤治感冒的方式,在这个节气要慎用,姜枣茶也最好停掉。但“醋泡姜”是可以继续吃的,这就是有收敛作用的醋,将原本辛散的姜性变得平和起来。(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如果晚上受凉了,生姜也还是可以吃的)
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心悸、烦躁和失眠颇有好处。银耳性平味甘淡,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因处暑之后温度湿度等原因,极易造成气阴两虚,气不够便会出现乏力、元气不足等现象;也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头痛身热等问题。
此时常艾灸肺俞穴、太溪穴、涌泉穴三大穴位,可使经络中的气血循环加快,从而补充人体阳气、清肺护肺,以达到预防秋燥的目的。
【肺俞穴】有宣发肺腑脏热、调补肺气、补虚清热、止咳的作用。
【太溪穴】有滋阴补阳、清热生气的作用。
【涌泉穴】有泻热宁神、滋阴益肾、调节阴阳的作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就有许多文人用笔墨诗句描写悲秋情怀。
为什么秋天里人们都容易“悲秋”呢?
在中医理论里,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而肺对应的情志是悲。
中医认为,肺主气,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素问》里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与肺共同完成对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
秋季是抑郁症高发的季节,抑郁症是很常见的心理疾病,出现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下降、自我评价低等表现。
如何应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意思是说,秋季要保持精神上的安宁,以减缓肃杀之气的影响;注意收敛神气,不使神志外驰,以保肺之清肃之气。
最简单的是“笑”,“笑”是诸多养肺方法中最廉效的一种。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人在笑中会不自觉的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且对呼吸器官、胸腔、腹部、内脏、肌肉等有适当的协调作用。
这也是中医五行火克金,即喜克悲的体现。
暑去秋来,愿君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