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本】 赛双清的由来
赛双清的由来
——新邵地名传说之八
张步瑜
赛双清,位于新邵县城酿溪镇资江右岸,悬岩峭壁,突兀江心,下临深不可测的井口潭。此处滩险水急,水流直奔峰底,折转向西,路过的木排、船只,稍有不慎,便造船破排散。清末县人黄则有,屡见此景,以古诗《井口潭所见》记之:
江水滔滔往北注,石壁障之使西去。
石势鸱张水势横,彼此争持声若怒。
上流诸舟杂沓来,如箭离弦挽不回。
水窄舟多难容受,忍看舟与舟相摧。
一舟受困如旋磨,一舟触石头已破。
后舟方从水上横,前舟早向波底卧。
狂潮激荡如山裂,人声水声难分别。
岸侧喧呼可奈何,溺人波际那堪说。
渔舟飞来救恐后,人多艇少但招手。
一半已入鬼门关,生者排比卧沙阜。
开眸知道尚为人,各吐胸中水数斗。
一身以外更何求,留得残生见父母。
略高于井口潭之处有一洞,洞中常年不断流出一股冬暖夏凉、清芬可口的清泉,附近居民都乐于饮用此水,1983年,我居住在离此百来米的地方还常来取水。,据清道光《宝庆府志》载:“山下有洞,直穿潭底,乾隆年间,有人秉烛探之,约行三里许,忽闻鼓楫声,骇而返”,后无人问津,晒谷滩电站建成之后,洞被淹没。十里平湖,万顷清波,风平浪静,辛酸的往事,一去不复返了。
明万历年间,在井口潭上之峰建有南岳殿,其峰称之为南岳殿峰。峰下有一突出江心的小石山,建有一小庵,供奉一个菩萨,住一位僧人,庵内有一石臼,传说石臼每夜出一升米,供僧一日之需。后僧感不足,将石臼凿大,结果第二天出二升谷,再凿大,出一斗糠,警示贪心不足的人。
本来,在邵阳市的资江与邵水汇合处,北宋时在此建有“双清亭”,明代湖广巡抚赵贤书“双清胜览”,且在资江砥驻叽上建有“亭外亭”,明朝刑部尚书顾璘亲题“砥柱矶”三字。亭上有清末诗人徐小松写的一幅楹联:“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素为宝庆十二景之一。而赛双清之名乃清康熙三年进士车万育所题。他到此游时,见此亭与邵阳城北双清亭相似而险峻过之,特书“赛双清”于亭额,当时的亭、坊于1942年已倒塌,赛双清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后建成“赛双清公园”,引游客览胜观光,成了休闲佳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