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黄山那棵树(外一篇) 文/贺书棋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黄山那棵树
2010年10月19日黄山旅游归来以后,到现在能记住的只有光明顶、飞来石、西海大峡谷这些景点的名称和云海、怪石、奇树、山青、少水了,而且也仅仅是个轮廓。然而,对一棵树却记忆犹新。
这棵树是在光明顶去莲花峰的路上看到的,这棵树非常一般,仅仅鸡蛋粗细,一人来高,是平常的常青树。但是它生长的地方特殊,它长在我们下山石阶路的差不多中间位置,它的根好像在阶梯的平面和竖面交界处的石缝里,树身的下半部分,可能是人工让其顺着台阶的凹洼处到左边(下山)的山体上,再沿山往上长,树头也只有雨伞那么大。
这棵树确实非常平常,弯弯曲曲的不像样,也没有什么美的感觉,可是它在艰难的环境下坚强地生存着。无论它将来的命运如何——它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虽然没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它现在还在生长着。这样一棵成不了气候,别说在大森林,就是在我们平原地区,人们也不可能让它存在了。但是它却被黄山人保存下来,给较长时间见不到绿色的旅行者以希望。
这就是黄山人的执着,黄山人的美,他们爱护树木的美德。
黄山是一群石头山,尽管怪树是黄山四大奇观之一,但是,黄山的树木除大峡谷以外少的可怜,特别这棵弯弯树的附近,一般的植物也很难看到,何况树木啊!所以它的存在就是一个奇迹。正因为如此,我才喜欢这棵树,忘不了这棵树。
我决心要像那棵树一样,无论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也要顽强地奋斗到底,勇敢地生活下去,以享受更加美好的明天!
游歙县徽园
2010年10月17日6点,我们一家五口乘公交车到千岛湖客运码头,坐客船11点到达深渡。转汽车12点到歙县,午饭后乘出租车到徽园。我们老两口与孙女进去以后,看了几处古建筑,武侄两口每人要80园买门票。他们没有进去我们也出了景区。
我们顺着城墙随便走到了一个门,若进去门票10元(老年免票),武侄两口便购票进入。往前走迎面是大学士牌坊,又看了几条“古老”小街,来到“陶行知纪念馆”,入内瞻仰伟大的教育家事迹展览。前行不远来到古老的“斗山街”,参观了古井、古院、贞节牌坊等古迹。转来转去又经过一些小吃摊到了一个上书“幑园”的小门,里面竟是另外一番天地。进园来除了“斗山街”都是商业街。而“幑园”以内,虽然一楼是商店,上面却是古徽式楼厦亭阁,让我们大饱眼福。是否是原始建筑已无所谓,总算见识了大面积的古建筑群。楼房大部分是二层楼,到处是商店、茶楼,如恒源祥、徽州丝绸、春风茶楼、丽舒坊等。这对我重建禹城的构想有很大的启发。
我们一处一处参观,走到“仁和楼”时发现这座楼好像在哪儿见过,奥!原来是要80元门票的地方,是啊!检票员还在那儿呢!真费解,我们10元的门票怎么游到这儿呢?唉!反正已看完,疑惑地走出“仁和楼”,歙县“豫园”游“圆满”结束。
作者简介
贺书棋,禹城人.从2011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至今,在《德州晚报》《山东老年》《德州日报》《鲁北文学》《老年日报》《快乐老人报》《老年生活报》《诗坛》等报刊发表文章三百余篇。曾获得《德州晚报》《鲁北文学》小说征文优秀奖;德州宣传部、禹城宣传部征文三等奖。德州、禹城作协会员,禹城诗词学(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